陶家山,又名“十里陶家冲”,位于县城西北的苏山西麓,南北贯通,全长5公里,是一座千古名山,也是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记》的生活原型。
陶家冲两侧,奇峰秀岭,绵亘蜿蜒:东面峰高涧深,与苏山形成一脉;西面山低林密,连罗城山、团峰山、曾家山诸峰,盘亘在彭蠡湖边。冲内涧水成溪,石土成径,狭窄处方可通人,宽阔处可筑舍建楼。冲底先有栈道,后逐渐辟成道路,是先前冲南冲北两地村民密切往来的必经之路。途中建有3座凉亭,供过往行人歇脚躲雨。陶家冲南端山口位于今左里镇清辉村,北端山口位于今苏山乡徐港村。出西边牧业巷,是苏山乡土目村。沿罗城山脉西行2.5公里,山嘴止于鄱阳湖畔,与庐山五老峰遥首相望。山嘴上有一山坡,坡上翠竹成林,独领灵秀。陶侃祠,也称“桓公庙”,当地人称“老庙”。老庙南边300米处,是陶侃府邸和子孙聚居成村的秆林的十里陶家冲。这是千年陶家村的历史见证。
出入陶家冲的是3条与鄱阳湖相连的水路。按照《桃花源记》中的故事情节,武陵渔人撑一条小船,任意走哪条小路都可以沿着小溪(港郡是小溪)捕鱼,两岸可见桃花林(港西边有村庄,有桃树林),到了林尽水源之处,但见一山(陶家冲),舍船从山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家冲即两头狭,中段宽,出口处开阔)。渔人见到的桃花源中的桃林、房屋、田地、池塘、桑竹、小路、鸡鸣狗吠等景物,在各出口处的村中,应有尽有。(www.xing528.com)
《桃花源记》所述景致与陶家冲的自然景物天工巧合,绝非偶然。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陶侃故里陶家冲一带在陶渊明时代属彭泽县五柳乡,后来,彭泽县的部分土地被分割出来用以设置都昌、湖口两县。明朝万历庚戌年(1610年)的《陶氏会宗谱序》云:“我祖自鄱阳往五柳乡,其处也彭泽,则我祖故所。令次子侯止焉。”陶侯是陶渊明次子,居秆林陶林,是继陶侃之后的秆林陶氏之祖。由此可见,秆林与陶家冲是陶渊明故所。现在,陶家冲满山林木葱郁,花果飘香,两座水库大坝耸立在陶家冲南北两端。明镜似的水库映照着蓝天、白云,波光粼粼。游人穿行在两边的树荫道上,寻幽探古,别有一番情趣。陶家冲林场和水库管理所若被扩建成休闲度假村,开设登山、钓鱼狩猎等娱乐活动,必能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