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茶马互市恢复与官方推广

明代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茶马互市恢复与官方推广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恢复了唐宋以来的茶马互市,同时继承了元的驿站制度。官方的推广、道路交通的完善,使茶马古道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虽不称茶马司,但官职设置和职责与茶马司等同,所不同的是,茶马司大使、副大使品秩比其它茶马司高。先由四川军夫运茶至四川、陕西接壤的褒城茶厂,再由陕西军夫运抵洮州、河州、西宁等茶马司交收。其次,明政府组建了一支巡茶缉私队伍,以加强对各关隘走私活动的打击。

明代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茶马互市恢复与官方推广

明代恢复了唐宋以来的茶马互市,同时继承了元的驿站制度。官方的推广、道路交通的完善,使茶马古道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官方茶马机构的沿革

为了确保榷禁和易马政策的贯彻执行,明代朝廷建立了一套庞大的组织管理机构,包括巡茶御史、茶马司、茶课司、茶局、茶转运司等,分别负责茶马的管理、交易茶叶的征收、加工、储运等。其中茶马司是主持茶马贸易的最主要机构。

1.茶马司

洪武五年(1372年),在西北地区,首先设置了秦州茶马司收四川巴茶,易买西宁、洮、岷等处番马。洪武七年(1374年),设河州茶马司。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洮州茶马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设甘州茶马司(《明会要》作嘉靖四十一年)。洪武十六年(1383年),“岷州设卫,番人岁以马易茶,马日蕃息。”岷州卫初虽不是正式的茶马司,但曾扮演茶马司的角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式设岷州茶马司。

随着交易状况的变化,部分茶马司亦有所调整,如洪武十六年(1383年),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秦州茶马司为西宁茶马司,迁其治所于西宁。永乐九年(1411年),重设洮州茶马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甘肃茶马司于陕西行都司地。万历十一年(1583年),增设庄浪茶马司。

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西南地区置永宁茶马司,后革。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雅州茶马司和碉门茶马司。洪武七年(1374年),于广西置庆远裕民司,设大使一人,从八品,副使一人,正九品。“市八番溪洞之马,后亦革。”虽不称茶马司,但官职设置和职责与茶马司等同,所不同的是,茶马司大使、副大使品秩比其它茶马司高。

茶马司在中央由兵部统领,在地方由各司所在的卫、府、行都司管辖。茶马司初设时设长官令、丞各一人,令为正六品,丞为正七品。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设大使、副大使各一人,大使为正九品,副大使为从九品,掌市马之事。成化以后,设监收(牧)厅一员、大使官一员。“每年榷茶中马,各厅员实掌其事。”茶马司的主要职责是:收贮来自川陕产茶区的茶叶;每年在规定时间开市,以茶为支偿物收购“西番”马匹;配合钦差参与“招番纳马”活动,并为此提供货茶;在所收马匹尚未调配以前,负责马匹的牧养。此外,还为朝贡“番僧”支取朝廷赐茶。每年岁终,茶马司要将一年所得马匹总数向兵部汇报,兵部再向皇帝奏报。

《明实录》所录明朝设立的茶马司列表如下。

表1.2 《明实录》所录明朝设立的茶马司

2.茶课司

茶马司除负责易马外,还是易马之茶的收贮机构。为了储放茶货,朝廷还在产茶地区设置了相应的茶叶收购与贮存机构作为茶马贸易的配套组织。洪武四年(1371年),朝廷对四川、陕西茶户订立茶课,榷茶征税,并在“诸产茶地设茶课司”。由于以茶易马的主要茶源是陕西汉中茶和四川巴茶,故各茶课司便成为茶叶的主要收贮机构。洪武五年(1372年)十二月,“碉门、永宁、筠连诸处所产之茶,名剪刀、粗叶,唯西番夷僚用之。自昔商贩未尝出境,既非茶马司巴茶之比,宜别立茶局”,因此,国家“设永宁茶局一,曰界首镇,岁收茶一十八万八千斤;雅州茶局一,曰碉门,岁收茶四十一万一千六百斤;成都茶局三,曰灌州,岁收茶七千四百三十斤;曰安州,岁收茶万三千一百七十斤;曰筠连州,岁收茶三十九万六千二百七十斤,既收则征其什一于官”。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又在四川新修茶仓四座于成都、重庆、保宁三府及播州宣慰使司,“命四川布政使司移文天全六番招讨司,将岁输茶课仍输碉门茶课司,余地方就近悉送新仓收贮”。

3.茶叶运输机构

为了保证各茶马司易马之茶货,朝廷因地制宜,建立和调整了易马官茶的运输机构。洪武五年(1372年),设置四川茶盐都转运司,负责输送川茶。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批准四川按察司佥事郑思先的建议,将开、达、巴三州茶叶从汉中运至秦州,“道远难致,人力多困,即令汉中收贮,渐次运之”。

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茶盐都转运司,由川、陕都、布二司直接管理茶运,由二司各派堂上官管理具体运输事务。先由四川军夫运茶至四川、陕西接壤的褒城茶厂,再由陕西军夫运抵洮州、河州、西宁等茶马司交收。这种运输方式一直沿用至金牌信符停止的正统末年。为了方便茶叶运输,洪武年间在陕西境内设有骆驼巷梢子堡、高桥火钻峪、伏羌、宁远四个茶运所。茶运所又下设十一站。“自汉中府至徽州过连云栈,俱系递运所转行。徽州至巩昌府,中间经过骆驼巷、高桥、伏羌、宁远,各地方偏僻,原无衙门,添设四茶运所官吏管领,通计一十一站,每处设茶夫一百名。”“巩昌府至三茶马司,复由递运所三路分运,计三十站,每处设茶夫三十名。”

4.巡茶机构

打击茶马走私和防止边将舞弊,是官营茶马贸易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明政府除了立法禁私以外,还建立了严密的巡茶机构。

首先,明政府建立了行人巡茶机构,用以例行检查各地对茶叶禁私政策的执行情况。洪武年间,从每年三月到九月,每月派遣行人四人,巡视河州、洮州、碉门、黎州、雅州,半年共派二十四人。行人司设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行人,秩正九品;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又设行人三百四十五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升品秩,司正一人,正七品左、右司副各一人,从七品行人三十七人,定行人司官四十员,都以进士为之,非奉旨,不得擅遣,行人之职始重。

其次,明政府组建了一支巡茶缉私队伍,以加强对各关隘走私活动的打击。洪武三十年(1397年),敕右军都督曰“迩因私茶出境,马之入互市者少,于是彼马日贵,中国之茶日贱,而彼玩侮之心渐生矣”,于是令秦、蜀二府,发都司官军“于松潘、碉门、黎州、雅州、河州、临洮及入西番关口,巡禁私茶之出境者”。嘉靖十五年(1536年),根据刘良卿建议,洮州、岷州、河州责边备道,临洮、兰州责陇右分巡,西宁责兵备,各选官防守,失察者以罢软论。万历十三年(1585年),御史钟化民以“私茶之阑出多也,请分任责成。陕之汉中,关南道督之,府佐一人专驻鱼渡坝;川之保宁,川北道督之,府佐一人专驻鸡猴坝;率州、县官兵防守”。

最后,为强化对茶马走私的打击,防止边将监守自盗,从洪武年间开始,政府便定期选派巡茶御史。由于行人职卑言轻,无法威慑边将走私活动,因此,选派朝廷命官巡茶便十分必要。洪武三十年(1397年),太祖遣佥都御史邓文铿等察川、陕私茶。

永乐三年(1405年),加派巡按监察御史。永乐十三年(1415年),特遣三御史巡督陕西茶马。景泰时不派行人,改派巡茶御史。至成化三年(1467年),“番人不乐御史,马至日少”,于是调回御史,仍派行人,并由按察司巡察。不久兵部因“巡察不专”,行人“职轻难以革弊”,遂又派巡茶御史,定为一年一换。至弘治十五年(1502年),以都御史杨一清督理茶马。弘治十六年(1503年),不再派巡茶御史。“十七年,令陕西每年拣宪臣驻扎临洮府,巡禁私茶,一年满日交代。”

正德二年(1507年),重设巡茶御史,或三年或两年一换,兼理马政、茶法,陕西行太仆寺、苑马寺皆听巡茶御史约束。从此一切茶马事宜归巡茶御史督理。巡茶御史由皇帝任命,设有专门机构,即巡茶御史衙门。

(二)明代驿站沿革

元代站赤制度在明代得到继承和发展,明代驿站同样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通过各个站点把各个地方串联起来。

1.云南驿站

杨正泰在《明代驿站考》中列出明代云南驿站74处,加上已废除的汤池驿与宁番驿(永胜)2处驿站,和当时《明会典》未载的云南18处驿站,云南明代共有驿站94处。其分布如下。

滇阳驿,属云南府,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原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南,后移置今昆明市南。

板桥驿,属云南府,弘治九年(1496年)建,在今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板桥。

杨林驿,属云南府嵩明州,在今云南昆明市嵩明县南杨林。

晋林驿,又名儒林驿,属云南府晋林州,在今云南昆明市晋宁区东北晋城,有土官。

禄脿驿,属云南府安宁州,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在今云南安宁市西禄脿。

安宁驿,属云南府安宁州,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在今云南安宁城东,有土官。

禄丰驿,属云南府安宁州禄丰县,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在今楚雄州禄丰县城内。

洱西驿,属大理府,在今云南大理市内。

定西岭驿,又名定西驿,属大理府赵州,在今云南大理州祥云县红崖附近。

得胜关驿,又名得胜驿,属大理府赵州,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镇,有土官。

云南驿,属大理府云南县,在今云南大理州祥云县东南。

邓川州驿,属大理府邓川州,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在今云南大理市上关镇。

新建驿,属临安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在今云南红河州建水县城内。

通海驿,属临安府通海县,在今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城内。

曲江驿,属临安府建水州,永乐元年(1403年)建,在今云南红河州建水县北曲江。

宝秀驿,属临安府石屏州,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在今云南红河州石屏县西北宝秀。

罗台旧驿,属临安府阿迷州,在今云南文山州砚山县西北落太邑。

江川驿,属澄江路江川县,在今云南玉溪市江川区东北江城。

和摩驿,属澄江府路南州,在今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东北和摩。

板桥驿,属景东府,在今云南普洱市景东县北文龙,有土官。

景东驿,属景东府,在今云南普洱市景东县城内。

曲部驿,属广西府维摩州,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在今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北。维摩隆庆三年(1569年)官革,支应照旧。

维摩驿,属广西府维摩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建,在今云南文山州广南县西南旧莫,隆庆三年(1569年)官革,支应照旧。

阿母驿,属广西府维摩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建,在今云南文山州砚山县东北阿猛。

南宁驿,属曲靖军民府,在今云南曲靖市沾益县城内。

白水关驿,又名白水驿,属曲靖军民府南宁县,在今云南曲靖市沾益东北白水。隆庆三年(1569年)官革,站银照旧。

阿迷驿,属临安府阿迷州,在今云南红河州开远市内,隆庆三年(1569年)官革,站银照旧。

矣马洞驿,又名矣马驿,属临安府阿迷州,在今云南红河州开远市东北逸马邑,隆庆三年(1569年)官革,站银照旧。

峨碌驿,属楚雄府,在今云南楚雄州楚雄市内。

吕和驿,属楚雄府楚雄县,在今云南楚雄州楚雄城西北吕和。

新田驿,属楚雄府定边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建,在今云南大理州南涧县南无量。

路甸驿,属楚雄府广通县,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在今云南楚雄州禄丰县西敦仁(即广通镇)。

舍资驿,属楚雄府广通县,在今云南楚雄州禄丰县西舍资。

沙桥驿,属楚雄府镇南州,在今云南楚雄州南华县西北沙桥。

沾益驿,属曲靖军民府沾益州,在今云南宣威城内。

倘唐驿,属曲靖军民府沾益州,在今云南宣威城北倘唐。

炎方驿,属曲靖军民府沾益州,在今云南曲靖市沾益区东北炎方。

松林驿,属曲靖军民府沾益州,在今云南曲靖市沾益区北松林。

普陀驿,属曲靖军民府陆凉州,在今云南曲靖市陆良县东北旧州。

马龙驿,属曲靖军民府马龙州,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建,在今云南曲靖市马龙县城内。

多罗驿,属曲靖军民府罗雄州,在今云南曲靖市富源县西多乐。

普朋驿,属姚安军民府姚州,在今云南大理州祥云县东南普朋。

在城驿,属鹤庆军民府,在今云南大理州鹤庆县城内。

观音山驿,属鹤庆军民府,在今云南大理州洱源县东北上站,有土官。

环州驿,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在今云南楚雄州武定县西北环州,隆庆元年(1567年)移置今武定县南,确地待考。

和曲驿,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在今云南楚雄州武定县西南。

姜驿,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在今云南楚雄州元谋县北姜驿。

虚仁驿,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在今云南楚雄州武定县西北,确地待考。隆庆元年(1567年)移置今武定县高桥镇。

易龙驿,属寻甸军民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建,在今云南昆明市寻甸县西易龙。

在城驿,属丽江军民府,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在今云南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城内,隆庆二年(1568年)官革,支应照旧,设土官。

因远驿,属元江军民府,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在今云南玉溪市元江县城内,隆庆三年(1569年)官革,支应照旧。

样备驿,属蒙化府,在今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城内,设土官。

开南驿,属蒙化府,在今云南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内,站银、马头照旧,无官。

金齿驿,属永昌军民府,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在今云南保山市北,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沙木和驿,又名沙水驿,沙木和驿,属永昌军民府,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瓦窑镇附近,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驿丞,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蒲缥驿,属永昌军民府,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蒲缥镇,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南甸驿,属永昌军民府,万历十三年(1585年)移镴底地方,在今云南德宏州梁河县境,确地待考,设土官。

罗卜思壮驿,属永昌军民府,在今云南德宏州梁河县南罗岗村,万历十三年(1585年)移愠木地方,今地待考,同年,设土官。

孟哈驿,属永昌军民府,万历十三年(1585年)移布领地方,今地待考,同年,设土官。

小保场驿,属永昌军民府,在今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北保场,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老姚关驿,属永昌军民府,在今云南保山市施甸县东南姚关,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景汞驿,属永昌军民府,确地待考,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邦襄驿,属永昌军民府,确地待考,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猛哈驿,属永昌军民府,确地待考,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十六年(1588年)为缅甸所并。

蛮莫驿,属永昌军民府,在今缅甸曼昌,万历十三年(1585年)设土官。

永平驿,属永昌军民府永平县,在今云南大理州永平县县东。

打牛坪驿,属永昌军民府永平县,正统键置土驿丞,在今云南大理州永平县东北大古坪。

腾卫驿,属永昌军民府腾越州,在今云南保山腾冲城内,设土官。

龙川江驿,属永昌军民府腾越州,在今云南保山市龙陵县北龙江,设土官。

古刺驿,属干崖宣抚司,在今云南德宏州盈江县西南古里卡,设土官。

甸头驿,属干崖宣抚司,在今德宏州盈江县东旧城,设土官。

雷弄驿,属干崖宣抚司,在今云南德宏州盈江县西南勐弄,设土官。

澜沧驿,属北胜州,永乐二年(1404年)建,在今云南丽江市永胜县东南,设土官。

清水驿,属北胜州,永乐二年(1404年)建,在今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南清水,设土官。

另还有十八个驿站:

外馆驿,属大理府,在今云南大理南门外。

千双驿,属大理府,在今云南大理州洱源县东南双廊。

黎花驿,属临安府蒙自县,在今云南红河州屏边县西,确地待考。

花丈驿,属临安府蒙自县,在今云南红河州蒙自市南曼耗。

牛街驿,属顺宁府,在今云南保山市昌宁县东北翥街,土驿丞司之。

锡铅驿,属顺宁府,在今云南临沧市凤庆县习谦,土驿丞司之。

观音驿,属顺宁府,在今云南保山市昌宁县东北观音山附近,土驿丞司之。

水井驿,属顺宁府,在今云南保山市昌宁县西南湾甸,土驿丞司之。

右甸驿,属顺宁府,在今云南保山市昌宁县城内,土驿丞司之。

枯河驿,属顺宁府,在今云南昌保山市宁县西北柯街,土驿丞司之。

六德驿,由名福德驿,属广南府,洪武初设,寻废,在今云南曲靖市师宗县东南科白。

英武驿,属广南府,洪武初设,寻废,在今云南曲靖市师宗县东南南岩。

槟榔驿,属广南府,洪武初设,寻废。在今云南曲靖市师宗县东南租曲。

发助驿,属广南府,疑在今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境,确地待考。

高来驿,属广南府,疑在今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境,确地待考。

花架驿,属广南府,在今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境,确地待考。

傥唐站,又名倘塘站,在今云南宣威城北倘唐。

沾益站,在今云南宣威城内。

2.明代四川(含今重庆)驿站

共有136个,分布如下:

镜官驿,属成都府,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隅。

木马水驿,属成都府资县,在今四川成都市双流区东南永安

珠江马驿,属成都府资县,在今四川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

永康马驿,属成都府灌县,在今四川都江堰市灌口镇。

永仁马驿,属成都府内江县,在今四川内江市南沱江。

太平驿,属成都府茂州汶川县,在今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南银杏

锦屏水马驿,属保宁府阆中县,旧在今四川阆中市保宁镇西,后移于今保宁镇东。

柳边马驿,属保宁府南部县,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部县西柳驿场。

问津驿,属保宁府广元县,在今四川广元市嘉陵镇西。

陵水驿,属顺宁府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

盘龙驿,属保宁府南部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属顺宁府广安州,原在今重庆市合川区东北盘龙,嘉靖中移置今四川广安市南。

龙溪水驿,属顺宁府蓬州,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属顺宁府大竹县,原在今四川蓬安县境,确地待考,嘉靖三十六年移于今重庆市梁平区西北袁驿镇。

平滩驿,属顺宁庆府岳池县,在今四川广安市岳池县西南坪滩。

汶川水驿,属叙州府,在今四川宜宾市。

来即马驿,属叙州府宜宾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宣化驿置,原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万历初,移置今四川宜宾市兴文县东南古宋。

真溪水驿,属叙州府宜宾县,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真溪。

月波水驿,属叙州府宜宾县,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月波。

龙腾水驿,属叙州府南溪县,在今四川宜宾市南溪区南溪镇。

都宁驿,属叙州府长宁县,万历二年(1574年)自泸州改属,或云万历初增置,在今四川宜宾市珙县。

隆桥马驿,属叙州府荣昌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属叙州府富顺县,隆庆初,巡抚谭论以驿介温、富顺、荣昌三州县之间,地广法疏,赋逋盗数,因奏割三州县犬牙地置隆昌县,驿遂改属隆昌县,在今四川隆昌市金鹅镇。

泥溪驿,属马湖府泥溪长官司,在今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城东。

罗东驿,属马湖府平夷官司,在今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城东。

蛮夷驿,属马湖府沐川长官司,万历中改名龙华驿,在今四川乐山市沐川县沐溪镇,设土官。

武平驿,属龙安府,明置,在今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城内。

小河驿,属龙安府,明置,在今四川绵阳市平武县西北小河。

水进驿,属龙安府,明置,在今四川绵阳市平武县水晶站。

小溪驿,属龙安府,明置,在今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城内。

古城驿,属龙安府,在今四川绵阳市平武县东古城。

西平马驿,又名平度驿,属龙安府江油县,在今四川绵阳市平武县东南平驿。

皇华马驿,属潼川州,在今四川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

九井马驿,属保宁府广元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属潼川州射洪县,在今四川遂宁市射洪县金华镇西。

云溪马驿,属潼川州盐亭县,在今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云溪镇。

朝天驿,属保宁府广元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属潼川州蓬溪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蓬溪县西。

眉州水驿,属眉州,在今四川眉山市梅山镇东。

武阳水驿,又名龙爪驿,属眉州,隆庆二年(1568年)改属眉州彭山县,在今四川成都市新津县武阳镇,后移至今眉山市彭山区凤鸣镇,或云在县境龙爪滩旁。

青神水驿,属眉州青神县,在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青城镇。

凌云水驿,属嘉定州,在今四川乐山市。

平羌水驿,属嘉定州,在今四川乐山市北悦来。

三圣水驿,属嘉定州犍为县,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五通桥。

沈犀驿,又名沉犀驿,属嘉定州犍为县,在今四川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南。

下壩水驿,属嘉定州犍为县,在今四川乐山市犍为县东南么姑沱。

白鹤驿,属邛州,洪武中改白鹤馆置,在今四川成都市邛郲县临邛镇。

黄舣水驿,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州市东黄舣。

温川水驿,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州市内。

立市驿,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州市东北立石。

江门水马驿,属泸州纳溪县,明置,在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北江门。

纳溪水驿,属泸州纳溪县,在今四川泸州市纳溪区。

史壩水驿,属泸州合川市,在今四川泸州市合江县东北史壩。

牛脑水驿,属泸州合江县,在今四川泸州市合江县西北牛脑驿。

神山水驿,属泸州合江县,在今四川泸州市东南弥陀镇。

江安水驿,属泸州江安县,在今四川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

通邮水马驿,属泸州江安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大洲驿置,在今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南花果

雅安县,属雅洲,在今四川雅安市城关镇。

百丈驿,属雅州名山县,在今四川雅安市名山区东北百丈。

箐口马驿,属雅州荥经县,在今四川雅安市荥经县西南靖口。(www.xing528.com)

新店马驿,属雅州荥经县,在今四川雅安市荥经县北新添镇。

永宁驿,属永宁宣抚司,洪武十一年(1378年)置,在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设土官。

赤水驿,属永宁宣抚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在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南赤水城南关。

普市驿,属永宁宣抚司,洪武四年(1371年)置,在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南普市。

摩泥驿,属永宁宣抚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在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南摩尼镇。

永安驿,属永宁宣抚司,洪武十一年(1381年)置,在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北天渠镇。

渠壩水驿,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南渠壩。

峡口驿,属泸州纳溪县,在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境,确地待考。

董壩驿,属泸州江安县,万历九年(1581年)革,在今四川泸州市纳溪区西大渡。

太平驿,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永乐八年(1410年)建,在今四川天全县城关镇。

沈黎驿,属黎州安抚司,明初置,在今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北建黎。

古松驿,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司,在今四川阿坝州松潘县进安镇。

镇平驿,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南一镇坪。

归化驿,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东南新塘关。

三舍驿,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东北黄龙(即三舍驿)。

来远驿,属叠溪守御军民千户所郁即长官司,在今四川阿坝州茂县。按:《明会典》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误。

阿用马驿,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德昌县东阿荣,设土官。

温川马驿,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西昌市西温川,设土官。

白水马驿,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南白家寨,设土官。

龙马驿,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北新华(即溪龙街),设土官。按:《明会典》作龙溪马驿,误。

温沽马驿,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南温沽,设土官。

禄马马驿,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南鹿马,设土官。

龙溪马驿,属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北,与今越西县交界处。

苏州驿,属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城厢镇。

镇西驿,属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甘洛县镇西。

利济驿,属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甘洛县西南顺河。

河南驿,属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北,确地待考。

大龙驿,属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万历二年(1574年)革,在今四川凉山州会理县北益门。

会川驿,属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万历二年(1574年)革,在今四川凉山州会理县城关镇。

巴松驿,属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万历二年(1574年)革,在今四川凉山州会理县北巴松。

黎溪驿,属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万历二年(1574年)革,在今四川凉山州会理县西南黎溪镇。

广都驿,属成都府华阳县,隆庆二年(1568年)革,在今四川成都市双流区东南华阳镇。

龙爪驿,属成都府仁寿县,隆庆二年(1568年)革,在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青龙镇。

石佛水驿,属眉州,隆庆三年(1569年)革,在今四川眉山市南石佛。

峰门驿,属眉州青神县,隆庆三年(1569年)革,在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南瑞峰镇。

紫石驿,属保宁府建州,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确地待考。

高桥驿,属保宁府苍溪县,在今四川广元市苍溪县境,确地待考。

牛口水驿,属叙州府,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南广镇。

李庄水驿,属叙州府南溪县,在今四川宜宾市东李庄。

朝天驿,属重庆府,在今重庆市东朝天门。

百即马驿,属重庆府巴县,在今重庆市巴南区南。

土闹壩驿,属重庆府巴县,万历九年(1581年)移改渔洞水驿置,或云万历元年(1573年)改置,在今重庆市巴南区渔洞镇。

白市铺马驿,又名白市驿,属重庆府巴县,在今重庆市西南。

水洞水驿,属重庆府巴县,在今重庆市东木洞。

土沱水驿,又名土沱水驿,属重庆府巴县,原在今重庆市北水土镇,隆庆六年(1572年)移置今重庆市合川区东。

僰溪水驿,属重庆府江津县,在今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镇。

白沙镇驿,原名白沙驿,属重庆府江津县,万历九年(1581年)该石门水驿置,旧在今重庆市江津区西南石门,万历间移至今重庆市江津区西南白沙镇。

白渡马驿,属重庆府江津县,在今重庆市江津区东。

汉东水驿,属重庆府江津县,在今重庆市永川区南朱沱镇。

龙溪水驿,属重庆府巴县,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属长寿县,在今重庆市长寿区西南。

东皋马驿,属重庆府永川县,在今重庆市永川区东皋。

峰高马驿,属重庆府荣昌县,在今重庆市荣昌区东峰高。

安稳马驿,属重庆府綦江县,在今重庆市綦江区东南安稳。

东溪马驿,属重庆府綦江县,原在今重庆市綦江区东南东溪,嘉靖中,移东溪东南赶水镇,今地待考。

来凤马驿,属重庆府巴县,成化后改属永川县,后又改属璧山县,在今重庆市璧山区南来凤。

合阳水驿,属重庆府合州,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合阳镇。

曹溪水驿,又名曹溪驿,属重庆府忠州,在今重庆市万州区南武陵镇。

花木水驿,属重庆府忠州,在今重庆市忠县西南花岭。

云根水驿,属重庆府忠州,在今重庆市忠县忠州镇。

酆陵水驿,属重庆府忠州,在今重庆市丰都县名山镇。

涪陵水驿,属重庆府涪州,在今重庆市涪陵区城关镇。

东青水驿,又名焦崖驿,属重庆府涪州,在今重庆市涪陵区东北珍溪。

蔺市驿,属重庆府涪州,在今重庆市涪陵区西蔺市镇。

黔南水驿,属重庆府涪州彭水县,在今重庆市彭水县。

永宁水驿,属夔州府。明置,在今重庆市奉节县永安镇。

南陀驿,属夔州府,在今重庆市云阳县西龙洞。

高塘水驿,又名高塘驿,属夔州府巫山县,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峡镇。

巴中驿,属夔州府巫山县,万历年间,改小桥公馆置,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小桥。

五峰水驿,属夔州府云阳县,在今重庆市云阳县云阳镇。

巴阳水驿,又名小彭驿,属夔州府云阳县,在今重庆市云阳县西巴阳。

集贤水驿,属夔州府万县,在今重庆市万州区。

瓖途水驿,属夔州府万县,在今重庆市万州区南瀼渡。

分水马驿,属夔州府万县,嘉靖九年(1530年)添设,在今重庆市万州区西南分水。

太平水驿,属重庆府定远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属夔州府梁山县,在今重庆市梁平县西,确地待考。

石羊驿,属重庆府江津县,万历九年(1581年)革,在今重庆市江津区西南油溪镇。

铜罐溪驿,属重庆府巴县,万历九年(1581年)革,在今重庆市市中区西南铜罐驿镇。

安平驿,属夔州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在今重庆市奉节县西安坪。

龙塘驿,属夔州府,洪武年间置,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确地待考。

马口驿,属夔州府巫山县,洪武年间置,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西,确地待考。

周溪驿,属夔州府万县,在今重庆市万县区东北大周。

3.明代甘肃、宁夏、青海驿站

本书仅列出甘肃、宁夏、青海的驿站83个:

高平驿,属平凉府平凉县,在今甘肃平凉市内。

白水驿,属平凉府镇原县,在今甘肃平凉市东南北水镇。

瓦云驿,属平凉府泾州,在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东飞云。

泾阳驿,属平凉府静宁州,在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城内。

通远驿,属巩昌府,明初置,在今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城内。

秤钩湾驿,属巩昌府安定县,在今甘肃定西市西北秤钩驿。

通安驿,属巩昌府安定县,在今甘肃定西市内。

延寿驿,属巩昌府安定县,在今甘肃定西市内。

西巩驿,属巩昌府安定县,在今甘肃定西市东北西巩。

乾满驿,属巩昌府会宁县,在今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北甘沟。

保宁驿,属巩昌府会宁县,在今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城内。

郭城驿,属巩昌府会宁县,在今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北郭城。

青家驿,属巩昌府会宁县,在今甘肃白银市会宁县东青家。

三岔驿,属巩昌府漳县,明初置,在今甘肃定西市漳县西三岔镇。

平洛驿,属巩昌府阶州,在今甘肃陇南市康县西北平洛。

杀贼桥驿,属巩昌府阶州,在今甘肃陇南市宕昌县东南沙湾。

临江关驿,属巩昌府阶州文县,在今甘肃陇南市文县东北临江。

徽山驿,属巩昌府徽州,在今甘肃陇南市徽县城内。

黄花驿,属巩昌府两当县,在今甘肃陇南市两当县城内。

洮杨驿,属临洮府,洪武四年(1371年)置,在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城内。

沙泥驿,属临洮府,洪武十三年(1380年)置,在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北中孚。

庆平驿,属临洮府渭源县,在今甘肃定西市渭源县城内。

兰泉驿,属临洮府兰州,洪武九年(1376年)置,在今甘肃兰州市。

清水驿,属临洮府兰州金县,在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东清水。

定远驿,属临洮府兰州金县,在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西北定远。

长宁驿,属临洮府河州,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城内。

凤林驿,属临洮府河州,洪武年间置,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城内。

和政驿,属临洮府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城内。

定羌城驿,又名定羌驿,属临洮府河州,在今甘肃陇南市康县城内。

弘化驿,属庆阳府,明初置,在今甘肃庆阳县城内。

驿马关驿,属庆阳府安化县,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南驿马。

华池驿,属庆阳府合水县,在今甘肃庆阳市合水县城内,即西华池。

邵庄驿,属庆阳府合水县,在今甘肃庆阳市合水县东北太白

宋庄驿,属庆阳府合水县,在今甘肃庆阳市合水县东北苗村附近。

灵武驿,属庆阳府环县,在今甘肃庆阳市环县环城镇。

灵祐驿,属庆阳府环县,永乐元年(1403年)征西将军何福建,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北三十里铺

曲子驿,属庆阳县府环县,永乐元年(1403年)征西将军何福建,在今甘肃庆阳市环县东南曲子。

彭原马驿,属庆阳宁州,在今甘肃庆阳市宁县城内。

政平驿,属庆阳府宁州,洪武三年(1370年)置,在今甘肃庆阳市正宁县西南政平。

酒店子驿,又名酒店驿,属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甘肃定西市漳县西南酒店子。

岷山驿,属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甘肃定西市岷县城内。

西津驿,属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甘肃定西市岷县西寨。

宕昌驿,属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城内。

在城驿,属甘州左卫,在今甘肃张掖市内。

仁寿驿,属甘州前卫,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架子垌附近。

山丹驿,属山丹卫,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城内。

新河驿,属山丹卫,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南新河。

石峡口驿,属山丹卫,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南峡口。

真景驿,属永昌卫,在今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东工东寨。

水泉儿驿,属永昌卫,在今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西北水泉子。

武威驿,属凉州卫,明初名为凉州驿,后改今名,在今甘肃省武威市内。

柔远驿,属凉州卫,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丰乐附近。

怀安驿,又名怀远驿,属凉州卫,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西槐安(即驿城)。

靖边驿,又名静边驿,属凉州卫,在今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北,在胡家湾附近。

大河驿,属凉州卫,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大河。

宁边驿,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武威市民勤县城内。

黑山驿,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武威市民勤县西南黑山堡。

三岔驿,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武威市北三岔。

红城子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南红城。

在城驿,又名庄浪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红古区海石湾。

沙井儿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安宁区沙井驿。

岔口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南岔口驿。

大通河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西南河桥。

苦水湾驿,又名苦水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南苦水。

武胜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西北武胜驿。

大通山口驿,又名大通山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内。

镇羌驿,属庄浪卫,在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南。

冰溝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红古区海石湾。

镇远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镇夷守御千户所,在今甘肃张掖市高台县东北罗城附近。

黑松林驿,即黑松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古浪守御千户所,在今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南龙沟。

安定驿,属平凉府泾州,在今宁夏固原市袁州区东南。

隆城驿,属平凉府静宁州隆德县,在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城内。

在城驿,又名西宁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青海西宁市。

平戎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旧名察罕送口驿,在今青海西宁市东平安。

巴州马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青海海东市乐都区东南巴州堡。

嘉顺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内。

老鸦城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青海海东市乐都区东南老鸦堡。

古鄯马驿,属西宁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青海海东市民和县南古鄯。

吐鲁干驿,即怀远驿。

木速克驿,即靖边驿。

阿都口驿,即武胜驿。

与鲁克驿,即镇羌驿。

明代通过各地驿站,有效地把分散的网点连接起来,当时的交通线路可谓四通八达。

(三)明代古道路线沿革

1.川藏道

从明朝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交通大道也从西北转向西南。

明代川藏茶道分为“南路”(黎碉道)和“西路”(松茂道)两条。

南路茶道中,由雅州(雅安)至打箭炉段(康定)又分为两路:一路由雅安经荥经,逾大相岭至黎州,经泸定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炉,因其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为“大路”;另一路自雅安经天全两河口,越马鞍山(二郎山),经昂州,过大渡河,至打箭炉,因系山间小道,故又称为“小路”。

由这两条路上运输的茶,分别被称为“大路茶”与“小路茶”。自打箭炉至西藏的茶道路线是:打箭炉(康定)北行,经道孚、章古(炉霍)、甘孜,由中扎科、浪多、柯洛洞、林葱(原邓柯县)至卡松渡过金沙江,经纳夺、江达至昌都,然后经类乌齐、三十九族地区(丁青、巴青、索县等地),至拉萨。由于这条路所经大部分地区为草原,适合大群驮队行住,故自明至清,一直是川藏茶商驮队喜走之路。

“西路”茶道由灌县沿岷江上行,过茂县、松潘、若尔盖经甘南至河州、岷州,转输入青海。

2.滇藏道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势力远及川境的巴塘、理塘、木里、盐井等地。滇藏茶交易实际上是恢复了唐代吐蕃南下时的路线,沿着丽江,过中甸—德钦—芒康—昌都—拉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