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赖纳(J. Döbereiner)最先尝试找出元素的序列。他注意到,新发现的溴似乎具有类似氯和碘的性质,而且其原子量也大约在两者之间,他感到它们之间似乎有某种三位一体的关系。他还发现了另外两组元素,也可以构成类似的关系:钙、锶和钡,硫、硒和碲。不过他未能发现更多类似的群组,因此这套被他称为“三元素群组模型”的体系看起来用处不大。
但现在我们知道,他实际上辨识出了一组卤素(氯、碘和溴)、一组碱土金属(钙、锶和钡),以及第16族元素的一部分(硫、硒和碲)。由于钙、锶和钡之上的两种元素——铍和镁——在当时也已为人所知,因此他本有可能将“三元素”拓展为更多元素。可惜,就算德贝赖纳注意到了其中的相似之处,看来他也并未加以把握。
法国化学家杜马(J.-B. Dumas)替他迈出了这一步。1859年,他将三元素群组扩展为四元素群组,在德贝赖纳的三个卤素中增加了氟(即氟、氯、溴、碘),在碱土金属中增加了镁(即镁、钙、锶、钡)。然而,他也没能找出更多的四元素群组,本来,这种群组可以成为一套真正有用的分类系统的基础。不过德贝赖纳已经洞察到,原子量可能与元素家族中的某种模式相关。这个发现已足够激励其他化学家,朝着基本正确的方向开展研究了。
在室温下,卤族元素(卤素)覆盖了物质的三种状态。从左到右分别是:氯是绿色气体,溴是棕色液体,碘是挥发性紫色固体
直到19世纪初,人们仍不能确定原子的质量。化学家们尝试发现周期性时,有时会应用错误的质量值。“原子量”概念的出现要追溯到道尔顿,他相信原子虽小但却坚固,并且是有质量的。早期测定原子量的方法,是比较那些能够化合在一起的气体的质量,基准是氢。道尔顿假定,氧和氢按1∶1的比例结合成水,所以取氧的原子量为8。他还假设氨含1份氮和1份氢,所以赋给氮的原子量是5,以此类推。
贝尔塞柳斯重新研究了原子量。他在1828年发表的实验结果,与现代测得的数值相差无几。他纠正了道尔顿的错误,并准确地扩展了原子列表。他的研究主要基于杜隆(P. Dulong)和珀蒂(A. Petit)这两位法国物理学家的成果,两人于1819年发表了热力学中的杜隆-珀蒂定律。该定律指出,一定重量的元素,其热容量乘以其原子量,会得到一个常数。确定了这个定律,就很容易把它倒转过来:已知常数,测得热容量,再计算出元素的原子量(或化合物的分子质量)。这意味着,从1828年开始,人们就可以测得更准确的原子量值了——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些值。
元素大进军(www.xing528.com)
从1808年道尔顿发表《化学哲学的新体系》到卡尔斯鲁厄会议期间,又有14种元素被发现:碘(1811年)、锂(1817年)、镉(1817年)、硒(1818年)、硅(1823年)、铝(1825年)、溴(1826年)、钍(1828年)、钒(1830年)、铈(1839年)、镧(1839年)、铽(1843年)、铒(1843年)和钌(1844年)。
克鲁克斯的“螺旋母线”是一个立体模型,目的是使元素之间的关系变得可视化。相似的元素垂直排列,原子量最低的元素在底部。白色小圆盘代表暂时空缺的元素
1863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尔多阿(B. de Chancourtois)尝试用几何图形来表现元素之间的关系。他创制出一套系统,称之为“碲螺旋”(因为碲处于几何图案的正中)。他把元素按原子量升序写在一张长纸上,再将这张纸包裹在圆柱体上,使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前面提到的三元素和四元素群组)共处一列,从而展现出元素的周期性。每16个元素绕满圆柱体一圈,有些元素在正确的位置,有些却是错的,因此这个系统并不精确。但尽管那些排序正确的元素暗示了某种反复出现的模式,其中的一致性并不足够,既经不起推敲,也无法显示出元素性质怎样或为何要遵循某种模式。
“碲螺旋”,列出元素的纸张缠绕在圆柱体上
卡尔斯鲁厄会议结束四年后,两位化学家终于指出:元素按原子量顺序排列时,会遵循某种重复出现的模式。奥德林(W. Odling)提出,类似的性质以7为复现周期,而纽兰兹(J. Newlands)则提出了“八音律”,同样是将元素排列成每行7个,第8个另起一行,恰与第1个类似。虽然他的这种排法在两行之内是有效的,但到了钙元素之后就失效了。在现代的元素周期表中,从钙之后就开始了第一个长排的过渡金属,直到第13族元素之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