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间献王刘德的突出贡献揭秘

河间献王刘德的突出贡献揭秘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我要特别表彰我们沧州的河间献王刘德,以及出生于献县的张申府、张岱年两位先生。我认为,河间献王有几个突出的贡献:第一,崇尚儒学,居仁由义。《汉书·河间献王传》说:“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河间献王有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河北有着悠久、深厚的儒学传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间献王刘德的突出贡献揭秘

河北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大儒都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渊源。我们常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实际上,燕赵也多好学深思、通经致用的大儒,如荀子河间献王刘德、董仲舒孔颖达邵雍、孙奇逢、颜元,等等,在现代也出现了李大钊、张申府、张岱年等重要思想家。在这里,我要特别表彰我们沧州的河间献王刘德,以及出生于献县的张申府、张岱年两位先生。

史记·五宗世家》说:河间献王刘德,“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游。”《汉书·河间献王传》更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我认为,河间献王有几个突出的贡献:

第一,崇尚儒学,居仁由义。所谓“被服造次必于儒者”,也就是孟子说的“居仁由义”的意思。刘德之所以称为“献王”,是因为他“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聪明睿智曰献”。因此,他不仅是个皇子、藩王,而且更是一个大儒。当时的诸侯王“率多骄淫失道”“沉溺放恣”,只有献王刘德“大雅,卓尔不群”(《汉书·河间献王赞》)。后来,司马光又评论:“唯献王厉节治身,爱古博雅……不喜浮辩之书而乐正道,知之明而信之笃,守之纯而行之勤。”(《传家集·河间献王传》)这样的大儒在“王侯贵人”中真如司马光所说是“百无一二”,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第二,对儒家经学的重要贡献。《汉书·河间献王传》说:河间献王刘德“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现传的“五经”或“十三经”中,《诗经》只传下来《毛诗》,《春秋》三传中学术意义最大的是《左传》,《礼经》之三礼中讲官制礼典最完备的是《周官》。这三部重要的经典,都是出自献王所献。司马光说:河间献王“专以圣人法度遗落为忧,聚残补缺,校实取正,得《周官》《左氏春秋》《毛氏诗》而立之。《周礼》者周公之大典,毛氏言《诗》最密,《左氏》与《春秋》为表里,三者不出,六艺不明。噫!微献王,则六艺其遂曀乎!故其功烈至今赖之。”(《传家集·河间献王赞》)这样的高度评价应是符合经学发展之史实的。

河间献王还非常重视“礼乐”教化。《汉书·河间献王传》说:“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礼乐志》记载:“河间献王采礼乐古事,稍稍增辑,至五百余篇。”“河间献王有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河间献王聘求幽隐,修兴雅乐以助化。时,大儒公孙弘、董仲舒等皆以为音中正雅,立之大乐。”“河间区区,小国藩臣,以好学修古,能有所存,民到于今称之。”《艺文志》也记载:“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现儒家的“六经”中独缺《乐经》,而河间献王所采的“礼乐古事”“音中正雅”,《乐记》“五百余篇”没有传下来,是经学史上的一个大遗憾。(www.xing528.com)

第三,“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所谓“实事求是”,也就是“事惟其实,理求其是”(宋范处义《诗补传·篇目》)。刘向《说苑·建本》记载,河间献王曰:“汤称学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静居独思,譬如火焉。夫舍学圣王之道,若舍日之光,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学问可以广明德慧也。”这种“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学风,不是仅靠“静居独思”所得,而是“惟学问可以广明德慧”,这种“学问”也就是“事惟其实,理求其是”的实学。“实事求是”的学风,不仅表现在河间献王治经学的“聚残补缺,校实取正”“不喜浮辩之书而乐正道,知之明而信之笃”,而且更表现在河间献王对儒家仁义之说的“守之纯而行之勤”“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

第四,以民为本,“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的为政之道。《说苑·君道》记载,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以导之,凿江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者,利归于民也。”《说苑·建本》也记载,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河间献王的为政之道,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先“富”而后“教”。河间献王讲的“先恕而后教”(按:此处的“恕”就是《孟子·离娄上》所讲的“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亦《韩诗外传》卷三所讲的“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逸也;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圣王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务必使“利归于民”,这对于当今的为政者深具现实警戒意义。

河北有着悠久、深厚的儒学传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现代,在河间献王的故地也出生了张申府、张岱年两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我认为在他们身上也传承和弘扬了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的优秀传统。如张申府先生提出“大客观”的思想,主张把“仁”之善与“科学法”之求真结合起来。张岱年先生继其兄提出“三流合一”之后又明确主张把中、西、马哲学的“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建构一个能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和复兴的“中国所需要”的哲学体系,认为哲学家必须有“求真之诚”,将《易传》所谓“修辞立其诚”作为修身治学的根本宗旨。在河北师范大学设有“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而河北师范大学亦有“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我认为,这些都可以说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山献王的优秀学风传统。

(原载《河北儒学》201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