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注疏》校勘结果

《周易注疏》校勘结果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藏國家圖書館。今藏日本足利學校,卷末均有陸子遹傳標筆跡。今國家圖書館珍藏一部《周易注疏》,是『宋刻元遞修』本。從收藏朱記看,陳鱔所得《周易注疏》,原為明孫景芳所藏之二至十三卷。明孫景芳所藏《周易注疏》二至十三卷,果真與宋刻《周易注疏》原版毫無差別嗎?陳鱔據錢求赤所藏抄本補刻的第一卷共三十一板,一律沒有刻工姓名。明孫景芳所藏第三卷共三十一板,補刻七板。

《周易注疏》校勘结果

宋代的《周易》刻本,大概有以下幾種版本:

一 北宋原版南宋遞修覆印的『單疏本』十四卷。是書大部份雕板制於北宋端拱元年。是書白口,單魚尾,上下單邊,左右雙邊,半葉十五行,行二十六字。書中『貞』『恒』『桓』『媾』『遘』等字皆避諱缺末筆。上有俞琰、季振宜、傅增湘等人的藏書朱記。今藏國家圖書館。

二 南宋八經『巾箱本』一卷。是書白口,雙魚尾,上下單邊,左右雙邊,半葉二十行,行二十七字。內容不分卷,《彖》《象》《文言》附屬於《易經》,未濟後接《繫辭》《說卦》《序卦》《雜卦》。書中『貞』『恒』『桓』『媾』『遘』『慎』等字皆避諱缺末筆。上有康熙禦史季振宜印章朱記,還有袁世凱二子袁克文三印章朱記。此本原藏臺灣嚴靈峰處。

三 刻於南宋紹興年間的『注疏本』十三卷。是書白口,單魚尾,上下單邊,左右雙邊,半葉八行,行十九字,小字注疏雙行,行十九字。書中『貞』『恒』『桓』『媾』『遘』等字皆避諱缺末筆。今藏日本足利學校,卷末均有陸子遹傳標筆跡。

四 刻於南宋孝宗年間的『單注附音義本』十卷。是書白口,雙魚尾,上下單邊,左右雙邊,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小字注與音義雙行,行二十八字。書中『殷』『貞』『恒』『桓』『媾』『遘』『慎』等字皆避諱缺末筆,而不避諱『敦』『槨』等字。上有文徵明『玉蘭堂』、毛晉、徐乾學等十多枚藏書朱記。今藏國家圖書館。

五 刻於南宋寧宗年間的『單注本』十卷。是書白口,四周雙邊,雙魚尾,半葉十行,行十六字,注雙行二十四字。版心上記大小字數,下記刻工姓名。上魚尾下有『壬戌刊』『壬申重刊』『癸丑重刊』字樣。卷一第十六葉版心有『開禧乙丑換』五字,又『殷』『貞』『恒』『桓』『媾』『遘』『慎』『敦』等字皆避諱,而不避諱『廣』字。上有文徵明『玉闌堂』、季振宜等印章朱記。今藏北京大學。

阮元曾謂藏有南宋刻元代遞修的十行『兼義本』九卷。可惜今日已經不知其去向,今日所見僅有明代嘉靖年間福建刻十卷『九行兼義本』而已。

今國家圖書館珍藏一部《周易注疏》,是『宋刻元遞修』本。是書卷首所錄《五經正義表》《周易正義序》和《八論》,乃清陳鱔借吳中周氏香嚴堂藏明錢求赤所有抄本補入。第一卷內容,亦是陳鱔據錢求赤所藏抄本重新刻板補入。從收藏朱記看,陳鱔所得《周易注疏》,原為明孫景芳所藏之二至十三卷(缺少第一卷)。所以,陳鱔記『鱔所得宋刻本亦最為精美,惜缺首卷,更無它本可補,借此繕錄,得成完書,幸莫甚焉』。

那么,陳鱔所言『所得宋刻本最為精美』,果真是『宋刻本』嗎?明孫景芳所藏《周易注疏》二至十三卷,果真與宋刻《周易注疏》原版毫無差別嗎?

倘若錢求赤所藏抄本為明代人所為,以及清代陳鱔的刻板補錄,則此藏本就更沒有資格稱之為『宋代甲等善本』了。

下面,列出筆者就卷一的校勘結果。

陳鱔據錢求赤所藏抄本補刻的第一卷共三十一板,一律沒有刻工姓名。真正宋刻本第一卷三十板,刻工姓名有顧忠、張祥、陳錫、王珎、李碩、陳明、朱明、李秀、李棠、高旼、毛昌、徐茂、梁文、孫中等。

陳鱔補刻第一卷,與真正宋刻本對比,有如下不同內容:

『欲以法天之用』原作『欲使人法天之用』。

『應天象以教人事』原作『因天象以教人事』。

『陽在下』原作『陽在下也』。

『他皆倣此』原作』他皆放此』。

『三者老陽數九』原作『二者老陽數九』。

『所以重體』原作『所以重錢』。

『故交其體』原作『故交其錢』。

『且大人之云』原作『且大人之文』。

『太簇之月』原作『太蔟之月』。

『地之萌芽』原作『地之萌牙』。

『當爻之地』原作『當爻之理』。

『竟』,原缺末筆。

『則無罪咎』原作『則无罪咎』。

『居上體之下有』原作『居上體之下者』。

『當若厲也』原作『常若厲也』。

『正以九三與上九相並』原作『王以九三與上九相並』。

『注云下至无咎也』原作『注云下體至无咎也』。

『遲疑猶豫』原作『持疑猶豫』。

『非飛而何』原作『非飛如何』。

『純陽雖極』原作『純陽進極』。

『故日用九』原作『故曰用九』。

『不失太和』原作『不失大和』。

『似頭首出』原作『以頭首出』。

『或難其解』原作『或難具解』。

『釋為物之體』原作『但萬物之體』。

『山上有大旅也』原作『山上有火旅也』。

『山上有山蹇也』原作『山上有水蹇也』。

『先王以明罸敕法』原作『先王以明罰敕法』。

『自此以下』原作『自此已下』。(www.xing528.com)

『龍不憂懼』原作『能不憂懼』。

『自此以下』原作『自此已下』。

『汎愛施生』原作『凡愛施生』。

『更無所言』原作『更无所言』。

『是利事所施處廣』原作『是利字所施處廣』。

『亦於爻下有之』原作『亦於爻下言之』。

『隱潛避世心志守道』原作『潛隱避世心守道』。

『而礎柱潤是也』原作『而柱礎潤是也』。

『感應之事應』原作』感應之事廣』。

『以馬敘坤』原作『以馬明坤』。

『言聖人居下位』原作『言聖人居上位』。

『故云天下治也』原作『故云天下治』。

『注此一章全以人事至可知也』原作『注此一章至可知也』。

『可見利見是不虛妄也』原作『可見則見是不虛妄也』。

『言九五陽居天』原作『言九五陽居於天』。

『以乾非是當分有德』原作『以乾非自當分有德』。

『正謂五與二也』原作『正謂五與三也』。

『初上雖無正位』原作『初末雖無正位』。

『下文即云』原作『下又即云』。

『褚氏以初九居無位之地』原作『褚氏以初上居無位之地』。

『故九三不云中下在人』原作『故九三不云中不在人。

『故心或之也』原作』『故心惑之也』。

『陽德漸盛去五彌近則進稍易』原作『陽德漸盛去五彌近前進稍易』。

『聖人非但止知進退存亡』原作『聖人非但只知進退存亡』。

以上五十三處內容差異,大部分是後來抄本的抄錄錯誤。惜乎盧文弨《抱經堂﹒周易注疏考證》以錢求赤所藏抄本校《周易兼義》,卷一僅有『矣作是』『作在於』『作而不犯咎』三處合於『足利本』。

明孫景芳所藏第二卷共三十一板,補刻十三板,補修一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李碩、張祥、陳明、王珎、朱明、李秀、高旼、毛昌、徐茂、梁文、顧忠、陳錫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王祥、毛端、邵亨、徐經、李德瑛、方堅、求裕、(重刊)柳、繆春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三卷共三十一板,補刻七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高旼、朱明、李秀、梁文、毛昌、徐茂、張祥、顧忠、陳錫、王珎、陳明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沈定、楊榮、許茂、王百九、王智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四卷共三十九板,補刻二十七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張祥、陳錫、王珎、顧忠、毛昌、李秀、許明、孫中、朱明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許茂、方二、許忠、余敏、刘昭、毛祖、高異、徐珙、凌宗、陳鎮、顧澄、李成、丁松年、楊昌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五卷共三十一板,補刻八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顧忠、朱明、梁文、孫中、高旼、李棠、毛昌、丁璋、陳明、張祥、陳錫、李秀、許明、李碩、高旼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孫春、余政、龐知柔、高文、章忠、楊淘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六卷共三十八板,補刻五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李棠、顧忠、張祥、高旼、李碩、陳明、毛昌、丁璋、王珎、許明、孫中、陳錫、梁文、朱明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毛端、石昌、曹興祖、繆恭、朱春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七卷共三十八板,補刻七板,補修一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張祥、李秀、王珎、陳明、顧忠、毛昌、梁文、李碩、陳錫、徐茂、丁璋、李棠、朱明、徐亮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丁松年、王六、徐經、高文、繆恭、朱春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八卷共二十七板,補刻七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高旼、顧忠、張祥、許明、梁文、朱明、李棠、孫中、徐亮、李碩、徐茂、毛昌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顧澄、丁松年、沈定、徐怡、凌宗、黃成、徐珙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九卷共三十三板,補刻十八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李秀、顧忠、梁文、張祥、毛昌、陳明、高旼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高寅、徐經、宋琚、沈定、楊榮、許忠、邵亨、馬植、丁松年、毛祖、丁松年、余政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十卷共二十三板,補刻十六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王珎、梁文、陳明、高旼、張祥、李秀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刘昭、王壽、王璡、吳春、何澤、高寅、王桂、繆恭、呂信、周成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十一卷共二十五板,補刻十五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張祥、李碩、徐亮、顧忠、陳錫、許明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周成、高異、呂信、陳壽、祖善、顧永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十二卷共三十五板,補刻十八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毛昌、張祥、高旼、李碩、李棠、梁文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高寅、顧永、陳壽、文玉、呂信、董澄、沈定、朱玩、吳春等。

明孫景芳所藏第十三卷共二十一板,補刻十三板。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孫中、張祥、陳錫、丁璋、李秀等。不見于真正宋刻本的刻工姓名,有洪先、高寅、(□重刊)陳寧、徐經、王璡、何澤、吳春、章東、徐珙等。

真正宋刻本是四百二板,陳鱔補刻卷一多出一板,卷二至卷十三共計補刻一百五十四板,補修二板。連同卷一補刻三十一板,則是書總計補刻一百八十五板,補修二板。惜乎個別藏書家在是書卷一加蓋『宋本』『甲』朱記,陳鱔之跋明明見于書後,豈能如此輕率!

《四庫全書》經部易類收《周易注疏》十卷,開篇提要曰:『《周易正義》十卷,魏王弼晉韓康伯註,唐孔穎達疏……此書初名《易贊》,後詔改《正義》,然卷端又題曰《兼義》,未喻其故。序稱十四卷,《唐志》作十八卷,《書録解題》作十三卷,此本十卷,乃與王韓註本同,殆後人從註本合併歟?』四庫館臣何以把《周易注疏》與《周易正義》《周易兼義》混為一談?實在是沒有得見真正宋刻本《周易注疏》的緣故!

日本足利學校所藏《周易注疏》十三卷,為南宋陸游兒子陸子遹傳標本。陸子遹『手標以朱點』的時間,始于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十二月,終于端平二年正月。陸子遹傳標之本,是南宋初兩浙東路茶鹽司的刻印本。是書至南宋中葉又補板重刊,所以明代孫景芳所藏《周易注疏》十二卷,起碼是入元之後的遞修本。卷十三某版心有『□重刊』三字,刻工為『陳寧』。疑□為『明』字,倘若是『明重刊』,則是書就是『宋刻元明遞修本』無疑了。又加之清陳鱔在嘉慶年間據手抄本補刻原闕的第一卷,則是書的遞修時間就延伸到清代中期了。

郭彧 辛卯年癸巳月辛巳日記于廣州寓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