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的SC65BWG7 (其前身为SC65AWG6)工作组,制定发布了控制编程软件的第一个国际标准IEC 1131-3 标准,后来IEC 组织对原有的编号系统进行了升级,将该标准号重新编号为61131- 3。从IEC 1131-3到IEC 61131-3,只是标准号的变化,标准中的内容没有变化。期间增加过一些对原IEC 1131-3 标准的勘误和附录。
IEC 61131-3 标准并不是一个完全创新的标准,其软件思想和技术基础来源于IT 软件领域的进步,其中的部分内容也是组合和延续了以前相关标准的成果,参考了其他国际标准,如IEC 50、IEC 599、IEC 617-12、IEC 617-13、IEC 848、ISO/AFNOR、ISO/IEC 646、ISO 8601、ISO 7185、ISO 7498 等。
IEC 61131-3 是IEC 61131 标准的第三部分,它是控制领域的第一种国际标准,通过使用IEC 61131-3 软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应用程序的移植性要求。一个应用工程师可以将在某公司控制器上组态的应用程序导入另一个公司的控制器,只需做最小限度的修改。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目标虽然在IEC 61131-3 标准中解决得还不彻底,但其努力尝试的成果已经为跨平台移植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目前,IEC 61131 标准包含以下7 部分。
• 第一部分: 概述与定义(General Information)
这部分内容包含通用信息定义、标准PLC 的基本特征及区别于其他系统的典型功能特征。
• 第二部分: 硬件要求与测试(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Tests)
这部分定义了PLC 硬件指标的要求,包括电气指标(如EMC)、机械指标(如振动),以及硬件的存储、运输的条件,还包括硬件指标的测试方法和兼容性测试的程序。
• 第三部分(即IEC 61131-3): 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s)
IEC 61131-3 组合了世界范围已广泛使用的各种风格的控制编程方法,并吸收了计算机领域最新的软件思想和编程技术,其定义的编程语言可完成的功能已超出传统PLC 的应用领域,扩大到所有工业控制和自动化应用领域,包括DCS。
• 第四部分: 用户导则(User Guidelines)(www.xing528.com)
用户导则部分试图作为一个导则,为选购自动化系统的客户提供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到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帮助。
• 第五部分: 通信规范(Messaging Service Specification)
通信规范部分是关于不同厂商之间的PLC,以及PLC 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规约。该部分是IEC 与ISO 9506 (制造业信息规范,MMS)协作制定的。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和标准的发展(IEC 61508 标准),以及以太网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该部分标准基本已失去实际意义。
• 第六部分: 模糊控制编程(Fuzzy Control Programming)
2000 年发布的IEC 61131-7 将模糊控制功能带进了PLC。
• 第七部分: 编程语言的应用与实现导则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编程语言的应用与实现导则部分于2003 年发布,主要为第三部分定义的语言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及其编程环境(PSEs)中的实现提供导则。
【注意】
现在的IEC 61131 没有第六部分,这是因为标准开始启动时,原计划安排第六部分的内容是关于PLC 利用现场总线与现场总线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进行通信方面的,目前已经并入IEC 61508 现场总线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