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是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资源供给是一切社会行为的保障,但稀缺性或有限供给是资源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当前,资源总量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政府服务效力发挥的最主要障碍。资源稀缺有“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之分。英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从资源与人口的关系角度提出了资源的绝对稀缺论观点。他指出,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一定的,而人口的增长却是无限的,它们之间呈现非指数式地平稳增长,自然资源的极限不会因为人口数量的增加或者人们需求量的扩大而有所提升,人口数量与资源总量之间呈现线性的反比关系,人口的不断增长会导致个体资源拥有量的逐渐减少。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当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量供给时,就会引发资源的绝对稀缺。
另一位著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资源的相对稀缺论观点。他认为,资源在数量上不存在绝对稀缺,自然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社会的总需求,但由于资源本身存在的不均质性特点以及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高质量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资源质量的差异会引发人们对高质量资源的过度追逐而使资源出现相对稀缺。无论马尔萨斯认为的资源在总量上的绝对有限,还是李嘉图强调的资源相对不足,其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都承认资源的有限性。
根据存在形态的不同,资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需的物质要素,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资源或天然资源,即以本来形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原始物质,这类资源被称为自然资源;另一类是二次资源或人工资源,即一次资源经过加工或合成后形成的各种物质资源,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可以称为经济资源。第二层次是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它不仅包括一次资源和二次资源,还包括这些资源作用的主体—劳动力资源,或称之为人力资源。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称“二次资源为物质资源,而把经济资源看成是一次资源、二次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总和”。第三层次是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源及其在生产过程前的存在形态,即除了经济资源外,还包括技术、资金等资源形态。在进行政策分析时,人们把这类资源称为政策资源,这是国家政策活动的前提。
政策资源具有如下特性:第一,政策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在一定时期内,技术不可能出现连续的重大突破,资金也无法得到无限的注入以发现、挖掘新的政策资源,政策资源总是存在总量的恒平。第二,政策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从总体上看,政策资源的供给是稳定的,资源供给的总量不会出现骤升或骤降。但是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欲望是不断攀升的,人们对某种资源的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有限的,但是对资源需求的总量却呈现不断增长的无限性特征,而且这种无限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明显,这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们对政策资源需求的无限增加。(www.xing528.com)
不仅如此,任何一种政策资源对政策及其执行的支持能力,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有一个限度(或阈值),就是“消耗”不能快于“再生”。政策执行不能超越这一限度,否则就会造成政策资源的过度消耗问题。由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政策资源的需求不会终止,政策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政策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政策发展的瓶颈。
通常,资源用于某个目的,就要从另外一个目的挪走,某个人获得资源,就意味着另外一个人丧失资源。当然,如果政策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或者复制其他政策的结果,就是浪费了资源。但是,在一个政策之内和政策与政策之间,也会发生资源误置和/或脱节。资源误置就是重复努力或低效使用,或者被用去制造不良的或意外的结果。资源脱节就是一个政策的实施导致其他政策因此半途而废,或者导致其他政策的资源被无理转移。一方面,为协调政策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同时为解决政策资源误置和脱节造成的资源浪费,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优化政策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政策资源,使单位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或降低单位资源的消耗。换句话说,在资源总量不足和高质量资源缺乏的背景下,需要利用效率标准对正在执行或已经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以便使有限和稀缺的政策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把政策投入代价控制在最低水平,同时获得最大的政策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