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时代新时代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成果

构建时代新时代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内在要素。生态文化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制约着生态文明的成果和成效。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他指出: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维度主要体现在其对生态文化的树立、宣传和倡导上,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他要求从“综合创新”的高度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显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态度。

构建时代新时代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成果

文化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内在要素。生态文化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制约着生态文明的成果和成效。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他指出: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维度主要体现在其对生态文化的树立、宣传和倡导上,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他要求从“综合创新”的高度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

(一)坚持以红色文化为魂

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求人类必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因此,在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切原始资源,是人类生命力、创造力和劳动力的源泉,人类与自然需要和谐共生。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不应是对立的,而应是在相互交往中同为一体、彼此和谐共生。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尤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逻辑上厘清思路,才能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避免陷入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念支撑与制度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显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态度。

(二)坚持以中国文化为体

几千年来,中国人深耕农业,在发展农业的辉煌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朴素生态智慧。例如,儒家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和位育”的方法论以及“民胞物与”的道德观,等等,都彰显了指导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文化态度。数千年前,古代中国即有专门管理资源和环境的机构和官员,称为虞和衡。《荀子·王制》也曾经这样论述圣贤之道:“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由此可见,传统生态智慧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的形式呈现,并科学地指导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生态哲学思想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丰富的思想养分。2014年6月,在出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习近平同志谈道:“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的文化支撑。显然,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也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文化“基因”。

(三)坚持以西方文化为用(www.xing528.com)

在建设生态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睁眼看世界,在吸取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教训的基础上,虚心学习西方生态文化,为我所用。科学的运用,为近代西方国家带来了制服自然、征服自然的信心,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业文明体系,然而也造成了普遍性的生态危机。这促使西方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并形成了一系列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出发,从环境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环境社会学诸多角度,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分析和批判,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一方面,要充分汲取西方的生态文化与反思,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方面,要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理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坚持以生态新人为的

人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变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崇高目标,因此,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新人”就是具有高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与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同时,积极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要组织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植树活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学习体验绿色发展理念,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当代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主义公民,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最终目标。

总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按照“综合创新”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生态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质。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这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维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