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并承诺认真履行会议通过的各项文件开始,中国政府有计划、分阶段、负责任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的落实。1995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996年开始,可持续发展观落实为国家战略,并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予以明确。2002年,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2012年,十八大报告则将“生态文明”作单篇论述,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经过多年的涵养与发酵,不仅展现给世界一条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全局化的行进脉络,而且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活化市场调节,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宣传教育,健全社会监督,开展试点示范,坚持国际合作等方式的积极运作,已经深度落实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重要领域,在人口控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生态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
在观念层面,我国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该思想得到了明确阐述。之后党的十七大将其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的关键时期,区域性以及社会性贫富差距的拉大、生态环境的恶化、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等,都使中国必须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这一时代发展需要的回应,对这一时代课题的解答,它所强调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它不但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但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更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不但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但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一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广泛深入地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实践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先进理念,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这一思想更加充实、完善和具体化。
随着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民众对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两型”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认识都有了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大量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它们通过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挖掘与西方生态思想的借鉴,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从而不仅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来源,而且对整体社会观念的转变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引导观念转变方面,各种社会媒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当代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新观念新思想新价值介绍给广大民众,构建符合百姓心理、贴近百姓生活的大众生态文化,从而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合理化、健康化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总体来看,加强国民生态素质的教育教化活动正在以各种形式全面铺开,并且已经或正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在保障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民众参与环境保护以及政府环境决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在实践层面,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使发展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高;社会领域,人口增速稳定,国民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人与社会关系进一步协调;生态领域,由于采取从源头节制利用,从过程修复重建的建设思路,“两型”社会建设得到有力推进。
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农业科技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不仅在传统耕地产出、良种育繁、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绩,而且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进一步增强,生物质能源、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也日益凸显,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部门的转移。
工业方面,通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一大批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先进生产能力比重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在基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支撑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企业也快速成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不断增长,从业人数不断增加,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持续提高。
现代服务业进入持续较快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规范和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的推进下,我国现代服务业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对外开放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拓宽了就业渠道,减轻了经济发展对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消耗。(www.xing528.com)
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同时人口生育质量得到提高、人口性别比渐趋平衡。为了促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通过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加强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公民就业权利得到充分公平的实现。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加快推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为了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政府不断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环保、园林、生态城建设和低碳试点,积极探索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
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坚持以科技创新与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实施节能工程、加强监督管理、改进生产工艺与技术、推动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等手段和措施落实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水平;通过工程建设和项目运作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提高水电、风电、核电的开发利用效率,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不断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合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逐步提升;构建和完善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制度框架体系,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居民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积极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合理开发以及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坚持通过生态制度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使之逐步改善和恢复。一方面,健全污染防治制度和标准体系,强化政府环境保护职能,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等综合措施,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同时改进技术,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大力实施针对林业、草原、湿地等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同时,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现阶段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强度、推进绿色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加强相关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减轻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要科学确定“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总之,中国正在努力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探索,寻求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实现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