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训练生理基础及足球训练技巧

运动训练生理基础及足球训练技巧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训练的生物学基础是揭示运动员解剖、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变化规律的基本理论。(一)运动训练与生命从生命的活动分析,高水平的运动训练是以人的“类生命”进一步开发“种生命”的特定活动。与此相应,运动训练也应该是关爱运动员的生命教育,这是对人性的尊重。作为一个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面对人体这个开放、复杂、高级的耗散结构,不但要重视运动员机体的生物性的熵变化,而且更要重视其心理的熵变化,以及社会因素的干扰。

运动训练生理基础及足球训练技巧

运动训练的生物学基础是揭示运动员解剖、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变化规律的基本理论。它是开发运动员体能和技能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运动训练与生命

从生命的活动分析,高水平的运动训练是以人的“类生命”进一步开发“种生命”的特定活动。从其意义上讲,运动训练也是以关爱运动员的生命为前提的教育过程。当前,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已是社会热门话题。有的学者说,“狭义的教育只关注如何传播知识,广义的教育关注着人的心灵。传授知识的教育只是小教育,关爱生命的教育才是大教育。”与此相应,运动训练也应该是关爱运动员的生命教育,这是对人性的尊重。

过去,运动训练偏重于开发人的“种生命”,忽略结合文化教育开发其“类生命”,以致使运动员“种生命”的潜力尚未彻底地开发出来。人的“种生命”资源从胎生之日起就由遗传基因所限定了。然而,人能否将其“种生命”的潜力全部开发出来,并不完全取决于开发“种生命”的自身,而在于同步通过文化教育积极开发“资源域”颇有潜力的“类生命”。再者,人的“类生命”的能量,在竞技中主要是通过“种生命”和“类生命”共同表现出来的。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必须重视同步研究开发人的“种生命”和“类生命”,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生命应有的竞技潜能。

生物进化表明,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历程中,神经系统,即脑组织发育充分的动物(包括人)得到了生存和繁衍,而那些躯体庞大、脑组织不发达的动物却不然。这说明,人类依靠心理和文化的积累,从而拓展其“类生命”,进而提高了自身的进化能力和生存能力。实践证明,人的“类生命”能否把“种生命”的潜能全部开发出来,主要取决于个体文化的差异。例如,运动素质相同的运动员,文化素质越高,“类生命”就越完善,就有可能通过“类生命”充分挖掘“种生命”的潜能,反之则不然。为什么同是黑肤色人种的运动员,在非洲就产生不了乔丹和奥尼尔等运动明星,但在美国却能实现?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是文化开发了黑肤色人种运动员的“类生命”,从而充分挖掘了他们“种生命”的潜力。文化不但对黑肤色人种运动员作用显著,对其他人种运动员的作用同样重要。

(二)运动训练与耗散结构

1.耗散结构的定义

耗散结构的理论是20世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的普里高津提出来的。他认为耗散结构是在远离稳态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的、开放的、有序的系统结构。在这个系统中,熵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熵,是衡量热力系统中不能利用热能的量,它是用温度除热能所得的熵。在一个系统中,熵越高,其有序程度越低,甚至达到消亡的状态;反之,熵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人体是一个高级而复杂的耗散结构,只有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减少熵值,保持其有序状态;反之,就会导致机体无序,甚至受到破坏。

2.运动训练与人体高级耗散结构(www.xing528.com)

传统的运动训练偏重于探索人体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却忽视人是一个能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的、高级而复杂的耗散结构。实践证明,人体这个高级的耗散结构,如果仅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缺少信息的交换,是难以维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良好的信息交换可以缓解各种矛盾,调节运动员的心情,改善其体内的代谢水平,以此加快物质和能量的补偿,从而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否则不然,上个世纪末,辽宁女子中长跑队的“耗散”就是例证。

作为一个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面对人体这个开放、复杂、高级的耗散结构,不但要重视运动员机体的生物性的熵变化,而且更要重视其心理的熵变化,以及社会因素的干扰。也就是说,教练员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既要研究开发运动员的“种生命”,又要结合运动,用文化开发他们的“类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员不断地完成“第二次生成”,从而提高其生命能量的储备。当代学术界已认识到,“人的进化绝非是单纯的生物进化或社会进化。他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属性的改变,来使人的生物属性进化的特别方式延续下去。”[1]这也进一步证实,是人类的文化的进化,促进了人的生物进化。所以,现代运动生物学科的发展,只有重视与心理学社会学的有机结合,才能为促进运动员的全面提高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运动训练适应理论

1.适应定义

适应是人体内外环境,不断从“失稳态”向“稳态”转化的过程,也是个体运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常态下,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一种相对的“稳态”,这是生命存在和机能活动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外界环境变化时,机体内环境出现“失稳态”,体内各种功能被迫调整,以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即“稳态”。这就是一般的适应过程。过去,人们认为适应是机体内外环境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这是不妥的。美国生理学家坎农认为,“平衡只是封闭系统机械力学和化学运动中诸力相等,温度均匀,它并不涉及调节机制;而‘稳态’却是指具有开放性生命系统中协调一致的形态,一种可变而又保持相对固定的运动状态。它涉及机体自我调节、自我保护的机制。”因此,运动训练的适应是人体内外环境从“失稳态”到“稳态”的交替过程,并不是从“不失衡”到“平衡”的过程。

2.适应机制

运动训练的适应是合理的训练负荷作用于运动员机体后,使其内环境由“失稳态”转向相对“稳态”的过程。具体地说,在运动训练中,由于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的增大,使运动员机体内环境出现“失稳态”(产生了适应的“诱因”),如果主动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使机体内环境达到新的高水平的“稳态”过程就是运动训练适应。训练适应包括三个阶段:对刺激直接反应及代偿性反应;对刺激的部分适应或全部适应;刺激后的恢复过程。可见,训练适应取决于负荷刺激的合理性和恢复的有效性。它的生理学本质是,一方面提高或降低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器官对刺激的感应阈,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机体的代偿机能。其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机能改善的结果。例如,一次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产生了疲劳,通过调整后,训练反映良好,并通过几次比赛都能稳定地出成绩,这就是新的“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