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两大时间悲情:秋天的季节悲情和黄昏的时辰悲情,即“悲秋”和“暮愁”。
季节分明的气候决定了中国人的艺术神经对春夏秋冬四季的敏感,所谓“春德秋刑”。悲秋则是审美主体与秋季物候特征产生的一种心物同构而所生发的否定性情绪情感体验。悲秋之叹起于秋气(即秋风)之烈——“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76]《乐府指迷》中也谓“秋者,阴气始上,故万物收”。秋天与生命的象征联系息息相通,暗含着物候之悲就是生命之悲的逻辑,所以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悲秋主要内容有忧生与思乡,草木摇落唤起人的老死之恐,候鸟迁徙、大雁南翔唤起人的思乡之情,凝聚着中国人对亲情、乡情、爱情的诗意体验,对生命、对自然的审美感悟。在儒家思想的催化下,中国人悲秋的主导内容常常有感遇感时,或言事业不竟、壮志未酬,或言仕途失意、羁旅无友,生不逢时、生命将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抱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觐《秋晚悲怀》)。(www.xing528.com)
曹丕《燕歌行》堪称忧生之叹与羁旅之思的肇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大雁南翔为思乡的经典视觉触媒,“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秋乃多事之秋,多悲之秋,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吟秋肃哀怨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悲秋》、《秋夜》、《秋夕》、《秋感》、《秋鸿》、《秋雨》、《秋声》、《秋怨》、《商秋》、《汉宫秋》、《秋红曲》、《秋风词》、《秋塞吟》、《秋壑吟》、《深秋叙》、《广寒秋》、《秋水弄》、《秋江晚霞》、《秋江夜泊》、《秋湖夜月》、《洞庭秋思》、《秋湖夜泊》、《秋江晚钓》、《秋蝶恋花》、《玉关秋思》、《碧天秋思》(《听秋吟》)、《箕山秋月》、《溪山秋月》、《秋宵步月》、《汉宫秋月》、《秋月照茅亭》、《梧夜舞秋风》……在中国的音乐中,都认为只有秋雨、秋风才萧瑟,秋夜、秋霞最感伤,秋塞的鸿雁最招思愁,月也在秋夜最凄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