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怨:中国传统乐论中的政治悲剧

政怨:中国传统乐论中的政治悲剧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由政而生怨的同名古琴曲与交响曲《离骚》中,对屈原惨遭奸谗放逐后的忧郁苦闷、凄凉压抑,由思乡忧国忧民而悲愁交加,直至豪放自若,不为天地所累的气概,都在音乐中得到了鲜明、生动的体现。屈原以降,这种因忠信而被疑谤或激于义愤、慷慨陈词而造成的政治悲剧在各朝各代都时有重演。如嵇康遭刑戮,古琴曲《广陵散》成为绝响,曲中深入细致地表现了聂政从沉思、哀伤、怨恨到愤慨的情感发展过程。

政怨:中国传统乐论中的政治悲剧

“怨,刺上政也”,《论语》矛头所向首先对着不良的政治。“《楚辞》抒发的是儒家仁爱济世而宏图难展的怨愤,又标举老庄追求精神自由、遗世而独立的人格力量。”[6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70]这种“怨”并不仅仅是因个人坎坷境遇而悲叹的“私愤”,而是一个伟大灵魂为国民之忧发自内心的正义感唱。并且,最终以自沉殉国来昭示这一悲剧的意义与价值。在这一由政而生怨的同名古琴曲与交响曲《离骚》中,对屈原惨遭奸谗放逐后的忧郁苦闷、凄凉压抑,由思乡忧国忧民而悲愁交加,直至豪放自若,不为天地所累的气概,都在音乐中得到了鲜明、生动的体现。同一题材的乐曲还有琴曲《搔首问天》,以及现当代江文也的《汨罗沉流》、李焕之的《汨罗江幻想曲》(古筝与乐队)、《汨罗江随想曲》(扬琴)、施光南的民族歌剧《屈原》等。

屈原以降,这种因忠信而被疑谤或激于义愤、慷慨陈词而造成的政治悲剧在各朝各代都时有重演。如嵇康遭刑戮,古琴曲《广陵散》成为绝响,曲中深入细致地表现了聂政从沉思、哀伤、怨恨到愤慨的情感发展过程。元代琴家耶律楚材诗云:“品弦终欲调,六弦一时划。初讶似破竹,不止如裂帛。……数作拔剌声,指边轰霹雳。一鼓息万动,再弄鬼神泣。”阮籍避祸山林,则借《酒狂》醉态排遣苦闷心绪。

其他,因穷兵黩武令百姓妻离子散,灾难深重而怨声载道的“政怨”题材也较为典型,根据唐代诗人杜甫诗意创作的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与《兵车行》都是该类题材中的代表作。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战乱时代生离死别的长卷。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哭号,一声声依恋心酸的叮嘱,一双双紧紧扯住亲人衣襟的手,还有那边塞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家园满目凋敝、民不聊生、激愤哀怨都在乐中尽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南宋时期,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统治者偏安江南,还对抗敌的爱国将领进行钳制和打击。岳飞立志报国、征战沙场却遭下狱临安、痛饮御赐毒酒。古筝曲《临安遗恨》[71]中正是表现了民族英雄岳飞对自己遭诬身陷囹圄的难平悲情。行曲采用大量的长摇、左手大幅度刮奏和大量激昂的华彩、重音和弦,使全曲充溢着悲壮的基调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结束句好似一声长叹,我们听到英雄在魂归末路的时候余恨未了的无奈引发出的感慨。(www.xing528.com)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面对劫后的国土,一片荒凉萧瑟,人烟稀少,村落荒废……宋人姜白石在其《古怨》、《扬州慢》、《凄凉犯》、《杏花天影》、《长亭怨漫》等自度曲、琴歌中,于纪游与咏物之间,并运用犯调等丰富的创作手法,表达了他内心的这种怨恨和凄凉、慨叹身世的飘零与无穷的惆怅之情。

时至近代,五四前夕知识分子刘天华不满当时社会现实,又看不到光明前景,内心无比彷徨、苦闷。在其处女作《病中吟》中,音乐时而幽咽微吟,时而深情倾诉,时而呻吟叹息,满曲“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其他的几首乐曲如《悲歌》、《苦闷之讴》、《独弦操》中,刘氏也将郁郁不得志的心情,逆境中的挣扎和走投无路的痛苦,都倾注乐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