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作为民族的审美形态,无论是多写女性的中国戏曲,还是阴柔的中国音乐,都正是物态化和符号化的“民族心灵的对应物”,而无一例外鲜明地体现出我们民族在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
从深层意义上来讲,在民族音乐的研究中引入性别视角,将有助于我们从本体上把握、认识中国音乐民族化语境中诞生的艺术,这种立足于性别意识的观照也有助于对研究对象的审美本质作出更为到位的阐释。“性别社会角色作为在生理性别特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变量,它与生理意义上的性别差异所不同的是,它是社会文化所造就或赋予个体的一套行为规范和性别认同,是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对个体意识、个体行为的要求。”[30]所谓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则是指个体学习不同性别角色规范的过程,习得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特定的品质特征与行为模式。
如果借鉴社会心理学(两性差异心理学)中的“性度”概念,即是指“抛开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把人们的体质、性格、能力和行为表现等特征抽象出来,而分为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两大类,这两大类特点在某人身上的比重”[31]。“性度”又可分为男性度和女性度两个方面,即是指男女性的特点分别在某人或某群体身上所占的比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男女性的心理品质并非泾渭分明。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男性女性,任何人都是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结合体。正如男性会分泌少量女性荷尔蒙,女性分泌少量男性荷尔蒙;男人身上会有女人的基因,女人身上也会有男人的基因。一个男人,如果男性度很高,男性特点就会很明显,表现为男人的阳刚之气;反之,则为女人化的阴柔之气。如在人群整体女性度都较高的浙江人中,男小生在越剧中因不被观众钟爱而难以立足。艺术舞台的这种阴柔化在与观众审美群的微妙互动之中,逐渐演化成为一股影响占社会相当比例人群的审美导向,并在此趋向的长期作用下,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使得中华民族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呈现出女性度较高的阴柔倾向。
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样一种女性化、定型化的性别角色,在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接受社会文化对两性所形成的看法,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观点,从而形成一种被自身内化了的性别观念,即“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32]刻板印象常常是过度的类型化的结果。它抽取了特定群体的某些生理、心理、社会及行为特征,以高度简化、概化的方式,建构出一组独特的符号论述并加诸该群体之上;同时,通过社会权力运作使这种简单概括逐渐合法化、日常化、自然化,形成一种不言而喻的常识,从而普及于社会、深植于人心。[33](www.xing528.com)
无论是性度、还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不同民族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如果从性度的角度来作中西的比较,在狩猎、海洋型文化发端而来的西方文化中的男性,则往往具有喷涌的激情和骚动的心灵,根据自己性格的独立自主性,强调个人意志承担和完成自己的一切事务。他们的内心带有强烈的进攻性和对女性的情欲意识,表现出一种喷薄而出的旺盛而强大的未经雕琢的本性,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男性性度。如在斯巴达人中,他们认为所有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训练出最灵活最结实最富战斗力的勇士,他们甚至不但锻炼男子,还锻炼女人像男人一样跑、跳、掷铁饼、掷标枪,斯巴达人的这些风俗和艺术上的特点也被其他的希腊人所效仿。而希腊文化作为欧洲文明的源头,所有的这些必然也影响到西方人在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艺术领域,都表现为一种在总体上追求崇高美而不是阴柔美的倾向,正如王光祈先生所说的中西音乐的“战争文化”与“和平文化”之别。
如果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阐释,我们还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相关成果,近年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追求男女心理平衡中,一个最理想的性别模式就是男女兼性,又称男女双性化(androgyny)。男女兼性是指一个既有女性又有男性心理特点的人,即既是“男人”又是“女人”的双性人。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 Lipsitz Bem)还设计了测量双性人的测验量表,其研究成果证明,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个体所持有的性度比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的后天社会习得。双性人的心理素质比单性人(仅仅表现出男性倾向或女性倾向的人)更好,双性人具备表达多重性别角色的自由,允许表达异性倾向;富有同情心,具有女性特有的恻隐之心,虽然双性人同时具备男女两性的特征,但当处于痛苦与不幸的情境时,却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的特征。那些能够比较自由摆脱严格的性别定型的儿童与成人,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行为反应,心理、心灵更为敏感、细腻。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性别双性化的个体自我概念更为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研究还表明,那些行为严格地合乎性别角色标准的男女往往创造力不强,甚至情商相对低下。[34]男女双性化并不代表性别中立或没有性别,而是一种综合的具有一定优势的人格类型,描述了个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两性的行为特征,突破了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这种新的性别特征划分方法还为我们更广泛地理解男女两性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以上这些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可以为被公认为“女性化”的中国人为什么能够创造出令世界各民族都为之瞩目、神奇迷人的“阴柔”、“中和”之乐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多角度阐释的新路径。正是由于中国人细腻而敏感的心灵,而使其具有更多艺术性的诗情气质,总是沉浸在双性视角的音乐世界中,享受着一边聆听、吟诵、咏唱得齿颊生香,一边泪流满面的“女性式”的幸福之中。才会令小泽征尔初闻《二泉映月》后发出“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感受到悲凉的本源”的感慨。并且,正是这些如梅兰芳等的双视角的“男旦”、“小生”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主体构成了中国音乐中不可忽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美学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中国人的音乐中,都特征性地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阴柔偏向,并成为中国文化整体气质上的偏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