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类学研究认为,文化具有某种人格气质。它往往选择一种气质或融合几种相关的气质,并把这种选择“专断”地糅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在学术和艺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1]这种“文化气质论”给我们的音乐美学研究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照。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男性女性在劳动、生活中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各自在生理特征、人格倾向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分化,而最终形成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这种社会性别是与自然、生理性别相对应而产生的一个概念,英文中分别用“gender”与“sex”来表示。社会性别(gender)指的是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特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诸如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的审美态度、群体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的差异。而社会性别角色(gender role)往往指的是两性被所属的社会与群体所规定与要求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特定的品质特征与行为模式。传统惯常的性别角色规范对两性的要求是男子表现为攻击性强、精神旺盛、有冒险精神、独立性强;女性则有较为文静安详、温柔随和、依赖性强的心理品质。
但社会性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会有着不同的内涵。这种性别角色的社会化通常还会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反映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对本民族成员一种定势的、固化的并且是稳定的性别态度。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从人类学跨文化的角度现场考察了处于自然状态下人的社会活动特点,她考察了分别居住在3个原始部落社会中的新几内亚人的性别角色分化的情形。结果发现在赞布里部族,标准的性别角色特征是阴错阳差的男柔女刚;在曼都古玛部族,不论男女都具有刚毅、凶悍的性格;在阿米别什部落,则男女均具有和平温柔的性格。[2]此外,米德还通过诸多的相关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人类行为心理的性别取向并不是生理类型的结果,而是文化规范和社会学习的产物。(www.xing528.com)
可见,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往往会产生符合一定的社会期待的不同的性别角色的分化,性别角色与心理倾向是由社会模塑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两性社会心理、民族心理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既是民族心理的重要表征,又是民族社会化特点的重要体现。同时,性别角色的获得也反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系统和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