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基本属大陆性气候,风和日暖,四季分明,正是这种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文明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而农业文明与狩猎、海洋文明的最大区别就是人对自然的依赖远大于对它的征服,对它的顺应远大于改造,往往追求人与天调。于是便形成了中国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协调的亲密关系,正如宗白华所说:“由于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8]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正是由于农业性生产,中国人对自然及其规律认识很早,对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也发生得早,这种亲和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美学趣味深深浸透到民族精神和艺术气质的各个方面。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曾深有体会地说:“在中国诗人眼里,大自然不是荒山野岭,而是人居住的地方。不仅是冥思之地,也是种菜的地方,和孩子们游玩、与朋友饮酒的地方。他们所应该争取的,正是人生与自然的和谐。”[9]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是大自然熏陶孕育的结果。只有体会认识到中国人亲和自然的态度,才可以真正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与艺术精神。在这种自然美学观的影响下,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山脉、水系已不是孤山独水,而成为了人化的自然,在中国人的艺术审美实践中都寄情山水,倘佯其间,总是把自然山水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和生命的归宿。
于是,中国艺术中的“山水”——即作为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脉、水系,成为历代中国诸多艺术门类中的一大创作母题。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以山水为母题的作品历来地位非凡,中国的音乐家从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始就体现着这种与山水之间的亲密关系。从先秦时期的《高山流水》开始,以至后来的《潇湘水云》、《石上流泉》、《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等不计其数的作品都以山水为题,或与山水为伍,在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中,“道法自然”、“质性自然”已成为审美标准的最高层次。(www.xing528.com)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熏陶孕育的结果,并受天人合一的哲学自然观的影响。所以,探究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如果忽视了自然环境这一重要因素,如果不了解中国人亲和自然的态度,也就不大容易真正了解中国的诗歌、音乐、绘画、书法以至整个的艺术精神和民族精神。与中国人的自然观相反,西方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正因为此,在西方人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音乐,自然题材总是迟迟进入不了他们审美的视域。直到十八世纪,纯粹以自然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才正式出现,而它的成熟则更晚,是在十九世纪。”[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