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乐论:宏观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乐论:宏观研究的必要性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上述的这种实证性方法自身的局限性所致,还造成以往心理学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微观领域,很难将一些重大或更为广泛的社会历史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宏观的、活生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可见,在目前音乐学的研究中,由于这种宏观研究薄弱的现状而更显其需平衡发展的必要性。这也是着眼民族群体心理研究的本课题中倾向于宏观视野与宏观研究的原因所在。

中国传统乐论:宏观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上述的这种实证性方法自身的局限性所致,还造成以往心理学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微观领域,很难将一些重大或更为广泛的社会历史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宏观的、活生生的社会心理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多由于微观研究看得见、摸得着,从其入手有其方便之处。所以,在实际的研究中微观的、技术的、形态的、个案的选题较为集中,而探究总体特点或深层文化阐释的综合性、宏观性的课题则较少有人问津。可见,在目前音乐学的研究中,由于这种宏观研究薄弱的现状而更显其需平衡发展的必要性。正如吴毓清先生所认为的:“今天对民族音乐传统作微观研究,这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而对传统作出有分量的宏观说明,却较少为人所关注。这种状况如不改善,就不能不使人产生对今日民族音乐学的时代游离感和隔阂感。”而就微观与宏观的关系而言,实际上两者却是不可分离的。因为“微观是个别,是树木,是具体事实;宏观是一般,是森林、整体,是思维具体。微观考察离不开宏观照射;宏观概括亦离不开微观依据。……但是微观搞多了是否就一定能搞好宏观呢?看来这二者并无必然联系。因为搞宏观还需要其他一系列条件”。[20]

“宏观研究,是指我们在占有较充分资料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的某一类别的历史、现状、分类、内部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它的整体性规律。它可能不够深入,但它给人较为全面系统的信息,也锻炼作者自身的学术视野。”[21]并且,在学术研究中,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不同的距离感还会获得不同的视野与着眼点,微观研究的劣势则正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而这种遥看草色的大视野也正是宏观研究之优势所在。(www.xing528.com)

民族学(民族审美心理学)相关的研究中,通常把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视为该民族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心理视为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或群体人格类型。它通过对民族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分析,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一个民族的共同的审美心理,这是一般心理学与民族音乐学(形态学)中微观研究方法所难以做到的。这也是着眼民族群体心理研究的本课题中倾向于宏观视野与宏观研究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