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研究成果

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德纳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

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研究成果

一、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解读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概念解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它的兴起和发展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也必须紧随经济发展而发展,适应大环境变迁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代职业教育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其市场观、产业观比其他类型的教育都强,新的形势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实现几个转变:人才培养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由传统人才观向现代人才观的转变;由以学校为主体培养人才向学校、社会共同培养人才的转变;由单一传授知识向既传授知识又传授学习方法,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由在校一次性岗前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转变。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界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教育系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适应需求,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布局;有机衔接,就是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多元立交,就是指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见表5-1)。

图5-1 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资料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三)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办学的层次与内容,即与现代旅游业发展业态与技能需求相适应,上下贯通和有效衔接的由旅游中等职业教育、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旅游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旅游教育等组成的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满足各层次的旅游职业人才需求,也包括办学的体制与机制,即办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首先是职业性(或行业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满足旅游行业或职业的需求;其次是应用性,即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应用型人才;再次是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是对社会开放,对行业企业开放;又次是终身性,即职业教育是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最后是地方性,即职业教育主要立足于服务区域旅游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现代旅游职业人才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能力分析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才有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只有明确了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智能特点

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看法,即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低于普通院校,但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以普通院校的考核标准去评价,职业院校学生的成绩确实不甚理想。这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培养对象,与普通高中,特别是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对象相比,在智能结构与智能类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以一个标准考核、衡量所有的学生,而从根本上忽略智能的差异,显然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所以,对具有不同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考核、衡量,才是正确的做法。

意大利著名心理学安东尼奥·梅内盖蒂创立的本体心理学,专门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原始动因和对存在的理解。他指出,人具有一种天生的智慧。这种智慧有益于同环境的互动。但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人的直觉及其天生的智慧很大一部分都丧失掉了。如果找回失去的部分,人就可能获得成功。

如何找回那“失去的部分”呢?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研究成果中可以获得答案。加德纳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按照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主要包括: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根据这一理论,个体由此组成的智能结构以及因此呈现的智能类型是不同的,甚至可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这意味着,个体的智能倾向是多种智能集成的结果。但从总体上来说,我们仍可将个体所具有的智能类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抽象思维,二是形象思维。通过学习、教育与培养,主要能力倾向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学术型、设计型的专家,而主要能力倾向为形象思维者可以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专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与相应层次的普通高中以及大学生相比,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没有智力的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的结构类型的不同。所以,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培养对象在智能类型上的差异,决定了两类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差异——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它们是两类不同类型的教育。

(二)确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经过职业教育,“一个‘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个体的职业能力的研究通常认为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意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结果决定着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综合能力: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动的时候,个体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善于在发展与变革中主动应对的定位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常被称为关键能力,这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包括了为掌握这些职业技能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另外还包括为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等要求。因此,旅游职业能力包含了从事旅游职业工作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同时还包括了旅游职业岗位的通用的方法能力,如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评价能力、团队学习能力、创新开拓能力等;社会能力则包括求实敬业能力、遵纪守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进取能力和参与竞争能力等。其中专业能力要求更多体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更多体现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在制定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应明确不同层次旅游职业教育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其次是明确这个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包含的各项具体工作和任务,最后根据这些具体工作和任务明确某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再将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经过有效的方法转化为专业人才规格。

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因此,不论是哪个层次旅游职业人才,其培养目标均应体现以下特点:

1.必须面向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

2.必须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界定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格;

3.必须重视培养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要素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现代旅游职业核心岗位调研与分析

1.现代旅游职业核心岗位群

基于《旅游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2年)等调研论证,目前自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到专业硕士,旅游职业各层次人才培养相衔接的职业岗位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类别。(www.xing528.com)

(1)旅游接待业类服务与管理岗位群。该类岗位分布于酒店、餐饮交通、景区、各类旅游服务综合体等多种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构中,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最普遍的就业岗位,如酒店、餐饮等机构的接待人员、服务员等。

(2)旅游活动类服务与管理(如观光、度假、旅行等)岗位群,该类岗位主要分布于旅行社、旅游在线服务商等旅游服务机构中,如导游、导购、旅行社计划调度、综合业务人员等.

(3)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类(如旅游产品策划、景区策划、旅游营销策划等)岗位群。该类岗位主要分布于节庆会奖公司、旅行社、旅游在线服务商、酒店、旅游规划咨询公司、景区管理公司等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构中,如各类旅游服务机构的旅游产品策划师、景区项目策划师、景区规划师等.

(4)新兴旅游业态类(如体育休闲、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旅游等)服务与管理岗位群。该类岗位主要分布于酒店、景区、体育商旅综合体等企业中,是伴随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新业态中的工作岗位。

2.现代旅游核心人才层次与结构

面对大旅游时代,任何可以满足好奇心、获得新体验的事物都可以开发为旅游产品,针对这些产品的开发、制作、服务、使用的专业人才都可以称为旅游人才,但是旅游教育不可能解决大旅游时代的所有旅游业态的人才需求,最具旅游内涵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旅游人才才是旅游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如图5-2所示。

图5-2 旅游行业人才与学历结构

(四)现代旅游职业人才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能力分析

基于上述现代旅游职业核心岗位调研与分析,这些岗位(群)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包含了从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初、中级服务者,到具有较高职业素质、文化素养和能力构成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具体来说,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优化结构为主要任务,能适应社会科技的进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关键作用;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素质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该起引领作用;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管理和策划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开拓和创新作用(见表5-1)。

表5-1 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岗位和培养方法

三、现行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瓶颈

(一)中职旅游教育与高职(专科)旅游教育的内涵衔接不畅

目前的中高职旅游教育衔接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衔接,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不清晰以及课程设置缺乏层次和梯度,主要表现在内容重复及层次不清。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它们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职业技术课程都占很大的比重,都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实践能力的性质和范围,旅游高等职教都应比旅游中等职教高一个层次。然而现实情况不完全是这样。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高等职业教育的很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中职严重重复,重复率为30%(见表5-2)。

表5-2 旅游管理专业中职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主干课程设置

(二)高职(专科)教育的办学瓶颈

1.多头管理的不协调问题

所谓多头管理问题,是指高职院校在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方面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渠道和部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都是高职院校微观运行的宏观调控的行政管理部门。高职院校具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双重属性,培养区域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双证书”(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必须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同属于高职院校的使命。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存在的多头管理,彼此之间没有一定的渠道进行沟通,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2.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行政化管理与市场化运营的不适应问题

比较尖锐的矛盾冲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行政化管理与引入社会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的矛盾。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引入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制,势必将加剧公办高职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的激烈竞争。第二个方面,多元办学与公办高职的公平竞争问题。公办高职院校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政策环境(如招生、财政拨款等),主要表现在公办高职与各类院校之间的衔接贯通受到限制,要突破这一限制,意味着高职院校将迎接来自不同层次和类型高等教育主体的直接挑战,而目前高职院校无论从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的层次结构和学术水平都不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3.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双规运行的不兼容问题

一是以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为办学主体的学历教育。二是以企业和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机构为主体的非学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训。由于从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自己原来的教学领域,缺乏旅游实践领域知识,这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问题得不到来自业界的支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要为企业实行产学融合提供政策保障。

在开放条件下,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会面临共同参与以学分互换为焦点的高等职业教育竞争,高职院校发展方式转型需要解决一系列难点问题。首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第二是高职院校目前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还比较滞后,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基地还赶不上技师学院;第三是高职院校具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区域社会转型、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第四是高职院校向上发展的动力不足,目前状态下还难以为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相应的学分课程,参与专科层次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竞争。

(三)旅游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术化倾向

现行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最为突出地问题是纵向衔接、上下贯通问题,即中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及旅游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目前,我国的中等、高职阶段的旅游职业教育成效显著,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受到欢迎,其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但是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仍然长路漫漫。从《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年度报告(2014)》来看,尽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能够体现旅游本科教育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趋势,能够开展校企合作,但是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体现在: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市场、行业需求错位;人才培养仍然沿袭学术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体系多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性、逻辑性,而实践性有所欠缺;缺乏“双师型”教师和专业领军人物;旅游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模式较为落后,行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没有及时反映在旅游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中;教材陈旧、设备落后;等等。实际上,旅游本科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搞好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研究,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有用人才。目前我国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呈现“断头”现象,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是现行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瓶颈,也是构建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和突破点。

(四)旅游专业硕士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旅游专业硕士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设置单一,具有行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力量比较薄弱,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距离培养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

四、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旅游职业教育需要建立体系内上下衔接,体系外相互转换的现代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了初、中、高三级层次,专科层次比较成熟,本科层次定位不清,研究生层次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博士层次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还没有真正科学、有机地衔接起来,也就是说还没有搭起真正的立交桥,更谈不上“网状”体系了。打通从中职通向专业硕士、博士层面在本科阶段出现的瓶颈,建立完善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是目前建立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下面的研究中将主要探讨旅游职业教育在本科层面的改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