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日制旅游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实践性、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广义上讲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学校专业理论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在狭义上讲是“校、企、师、生”四方紧密融合,全方位护航的长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就是把实践性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与旅游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在旅游工作实践中打造真正的实践性应用型旅游人才。
(二)“前店后院”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在所谓“前店后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后院”即课堂,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前店”即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其他教学成分,分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前店后院”就是以旅游行业的雄厚资源为平台,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密切结合为原则,以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的交叉互换为手段,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
(三)T字形人才培养模式
T字形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旨,培养基础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强调学生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教学。“T”字上面的“一”表示高职学生一般能力的横向拓宽,以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字下面的“|”表示专业能力的纵向深化,以加强学生就业的岗位针对性。T字形模式的“一”和“|”密切联系,互为支撑,“一”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由“一”生长而来的,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水平受到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专业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提升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企业直接引入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整个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协议而展开。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课堂教学和有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把学校、社会两个育人环境、两个育人主体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培养模式使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产经营岗位,在与企业的互动中不断更新办学思路,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从而使教育教学有的放矢。“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方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并共同进行教学设计。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实行订单式培养,使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该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率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企业能从毕业生中选拔到最优秀人才,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共赢。
二、全日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不同培养层次人才培养定位边界模糊,与旅游行业需求错位明显,各层次间课程体系设置高度重叠,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中国旅游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全面,涉及从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学术型硕士、MTA)四个层次。各培养层次都有其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课程设置。理论上讲,各培养层次与旅游行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都应具有较好的契合关系,应能够满足旅游产业、行业不同的人才需求。课题组通过抽取全国部分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课程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出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培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开设主干课程总体情况一览表(表2-2)。
表2-2 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培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开设主干课程一览表
续表
深入分析后发现,上述结论与现实有着较大的差距。
1.目前全国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培养层次人才培养定位界限不明晰。如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旅行社、酒店、企事业单位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则定位为“能胜任旅游休闲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应用型)人才”,两者的表述基本相同。另外,本科和研究生(学术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皆出现“能够在旅游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实际上本科毕业生根本不可能在高校就业。
2.不同培养层次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一致性,未体现不同层次间旅游人才知识结构的差异,亦不利于跨层次人才贯通培养。对比发现,中职、高职开设课程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导游类、旅行社管理类相关课程;高职与本科课程中如旅游学概论、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旅游文化、旅游礼仪等课程存在一定的雷同;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为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地理、旅游文化、旅游礼仪等,专业课主要包括酒店管理类、旅行社管理类、旅游规划类、旅游企业管理类、休闲服务与管理类等相关课程,研究生课程中加入部分学术研究类课程,以满足研究生参与旅游学术研究的需要。不同培养层次间课程设置的一致性,产生了两个不利的后果:一则不能体现不同层次间旅游人才知识结构的差异,缺乏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二则在跨层次人才贯通培养过程中造成课程的重复学习,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
3.人才培养层次与旅游行业不同类型岗位间无定向培养,甚至出现错位。
从目前旅游人才培养的情况看,各培养层次间的纵向贯通缺位、培养目标错位或叠位、不同培养层次人才培养定位界限不清、课程设置呈现一致性等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旅游产业、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错位现象越来越明显。应当改变原有的以界限不明晰的以低、中、高级岗位为各层次培养目标的模式,以不同类型岗位为依据重新定位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有效地减少各层次间课程资源的重复建设,真正提高旅游人才跨层次培养的效率和水平。
(二)旅游教育学科化倾向明显、各培养层次间缺乏系统设计(www.xing528.com)
中国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设置,多是为满足旅游人才的需求而在相关学科的基础上新建或组建的,并不一定经过严谨的论证或顶层设计,甚至个别院校为某些学科寻找出路而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之上强行改建为旅游专业。依托本科旅游学科建立的旅游专业大多走的是研究型的路线,而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其人才培养内涵的不同,导致两种教育类型下的人才培养出现分歧。大多数旅游职业院校沿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模式创新,使旅游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与特色。
旅游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单一化,即“断头路”或“终结性”现象,限制了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中、高职贯通在我国刚刚开始试点,专、本、硕贯通尚处于理论论证阶段。现代旅游职教体系迫切需要打通各个办学层次的脉络,构建全新的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目前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其症结在高职本科教育,X形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制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旅游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机制面临政策性瓶颈
在本科教育层面,主要反映在学科定位上。尽管旅游业已经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但在学科建设、学科定位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旅游管理仍然是归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与旅游管理的综合性、产业融合性不相符,也与旅游管理需要涉及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外交、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学科特性不相符。
在高职教育层面,主要反映在交叉定位带来的困惑和困难上。从层次定位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学校教育层次,又是高等学校的最低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层次。从类型定位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学校的特殊类别——职业学校类别。交叉定位的结果使得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既难以享受到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也难以享受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支持政策。比如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包括学生资助政策、对职业学校的经费补贴政策、免费政策等,未惠及或未充分惠及高等职业教育。
(四)旅游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亟待提高
在旅游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院校已经开始进行旅游教育模式创新探索,尤其是在与国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与旅游业的实践发展、科技等外部环境变迁的速度相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没有及时反映在旅游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中,教材陈旧、设备落后、理念保守、师资不足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师资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重课题研究、轻实践问题的风气较为普遍。同时,在理论研究层面,真正的理论深度、创新程度以及与其他学科融合借鉴的力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多欠缺;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大同小异,没有突出自身特色,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产业、行业与企业的体制和机制,缺少政、产、学、研互动的活力,缺少专业教师进入行业、行业精英进入院校的规范、持续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普遍缺乏对实践问题的充分认识,欠缺实践操作能力,难以满足行业要求。
在学生层面,无论是综合性大学中的旅游教育还是高职、中职旅游教育,都面临着高质量生源的严酷竞争。因为综合性大学存在着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问题,而高职、中职旅游教育则面临着与本科院校招生竞争问题。在生源减少、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在如何更好地发挥旅游专业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力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经验;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另外,如何结合中国旅游发展实践、消化国外先进教育成果、交流旅游教育先进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的旅游教育整体创新,也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五)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供求不匹配
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1115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46.3%),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达31.92万人(其中,高等旅游院校毕业生数为15.9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0.04%;中等旅游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15.9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9.96%)面对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其就业状况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因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与旅游企业普遍反映的招聘困难,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并存的是,旅游教育毕业生普遍存在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本科教育层次表现得尤为突出。专题调研显示,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0%以上的占74%,但超过半数受访院校的行业就业率在50%以下,半数以上院校的学生毕业三年以上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行业稳定就业率低于30%。
从旅游人才的供给方来看,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旅游职业教育必须瞄准市场的目标,满足旅游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不突出,竞争力不强,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国际上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实习基地,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实习学时,建立了成体系的实习教学与管理制度,有的国家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课课时占到总课时的一半。而我国旅游高职院校即使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但事实上学生在旅游企业单位的实习大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从旅游人才的需求方来看,目前我国旅游业用人的现状是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企业需要具有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意识较强、复合型、协作型、应用型服务人才,包括高级导游人才、旅游规划人才、旅游市场人才、旅游开发人才等。这些岗位都与从业人士的工作经验密切相关,而企业所需的人才与旅游院校培养出炉的应届毕业生之间的对接程度相差较远。企业强调学生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总希望毕业生报到就可以上岗,企业不必再培训。因而,尽管旅游人才市场上存在很多空缺职位,但是却没有多少是合适的,出现了企业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旅游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旅游行业自身如何改善薪酬吸引力不足、如何在转型升级中改善旅游行业形象、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认识旅游行业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重新审视。
(六)旅游职教培养主体间协作不畅,缺乏深度合作
政府、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同时构成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目前,人才培养的各个主体缺乏联合培养、协同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我国旅游教育诞生以来,旅游人才培养主体在不断变化,出现了政府主体、学校主体、主体多元化和双重主体等不同实践模式。但是由于利益平衡和统一等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培养难以实现。
(七)旅游职业院校双师型、双语型、大师型师资队伍还很薄弱
目前我国旅游院校的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从旅游业发展、旅游专业自身发展对其要求来看,我国旅游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有如下问题:一是行业经历不足;二是知识比较陈旧,相当多的人不甚了解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因而不能适时地把这些新成果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三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比较落后,相当数量的教师不能用外语和高新科技手段教学。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想实现旅游教育的国际化,一则要加强与境内外的校企合作、校际交流,二则要切实提高教师的英语技能,加强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能力。目前,由于受传统外语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旅游院校毕业生的外语能力依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这直接导致大量的旅游职业院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行业英语会话能力,从而丧失在外企就业中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