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一直是日本危机机制建设的重点。迄今为止,日本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防灾通信“四网体系”——“主动脉”是中央防灾无线网络、“专用通道”是消防无线网络、“毛细血管”是地方政府防灾通信系统、“候补”的通信运营商提供的非常通信系统,上述四网成为危机应对信息的主信息网。此外,日本还建立了各种专门灾害通信网,如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
作为“主动脉”的中央防灾无线网,是全国防灾通信网的中枢系统,建设目标是在发生大规模灾害时,避免出现因灾或拥挤集中导致通信中断现象,确保灾害应急体制各主体之间、灾害发生地与灾害对策本部之间、灾害对策本部与各都道府县之间以及灾害紧急联络网的信息畅通。做到“主动脉”通畅,才能确保灾害相关数据能够在相关部门之间顺利传输,如紧急灾害对策总部、总理官邸、指定行政机关或指定公共机关等的数据传输。中央防灾无线网由三种方式构成:固定通信线路(包含影像)、卫星通信线路、移动通信线路。
消防防灾无线网是用于连接消防署与各都道府县之间的专用无线网,该网构成是由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两大系统组成。地面通信系统可用电话或传真方式向全国都道府县通报灾情信息,也可用来收集或传达灾害相关信息。卫星通信系统(区域卫星通信网)则用于连接消防署与全国4200个地方公共团体的信息,可以用电话或传真方式通报给各都道府县、市町村或消防总部,也可用于个别通信,以收集或传达灾害信息,充实防灾通信体制,弥补地面通信系统的不足。
防灾行政无线网分为两级,都道府县级和市町村级,连接都道府县、市町村与指定行政机关或相关防灾机构的通信网络,专门收集或传递相关灾害信息。市町村级防灾行政无线网延伸到各个街区,通过该系统政府可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家庭、学校、医院等机构,成为灾害发生时的重要通信渠道。市町村防灾行政无线系统包括两个系统——无线播报和移动通信,其普及率在2010年分别达76.1%和82.3%。[42]
防灾相互通信网主要为应对地震、飓风等大规模灾害发生时,用于解决现场通信问题,这是日本政府专门建成的,它可把现场信息迅速传递给警察署、海上保安厅、国土交通厅、消防厅等各防灾机关,彼此交换现场救灾信息,高效并有针对性进行灾害救援与指挥。目前,该系统已被用于联通日本地方公共团体、电力公司和铁路公司等。
应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日本危机治理机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作为拥有全球最发达信息通信技术国家,日本已将之充分应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处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就具体技术而言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临时无线基站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
第一,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地貌,日本防灾通信网络基本都依托于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中央防灾无线网、消防防灾无线网、都道府县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市町村防灾行政无线网等,均广泛使用无线通信技术。
第二,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依靠手机通信,作为移动通信应用大国,日本手机普及率非常高。为此,日本SGI公司专门开发出自然灾害人身安全确认系统,它可无线上网并利用全球定位功能来实现。中央和地方救灾总部可通过网络向手机使用人发送安全确认电子邮件,手机持有人则以手机邮件方式回复。这样救灾总部信息终端就可以显示每个受访者的具体位置与状况。
第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日本应用也较为广泛,用于防灾救灾已趋于成熟。譬如,发生灾害时在避难路面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就可以帮助避难者通过便携装置找到避难场所。或者有人被埋在废墟中,即便不能动弹或呼救,只要手机内置了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搜救人员就能找到具体位置。它还可用于人与物、人与场所的对话,如在救援物资上贴上该标签,就能准确把握救援物资数量,再根据避难所人数发放物资,尽可能做到合理分配。甚至在辨别伤员或死者身份时,也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来获得信息。
第四,搭建临时无线基站。在发生强震或海啸等重大灾害时,无线基站很容易遭破坏,这将导致移动通信陷于瘫痪。为确保紧急状态下迅速恢复通信,日本企业开发出可由摩托车等简易交通工具驮载的临时无线基站装置。它可以接收受害者手机信号,确认其状况,把相关信息传递给急救人员。该装置充电后可工作4小时,且摩托车也可为其充电,电波传输范围直径1千米,基本满足了现场通信需要。
第五,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日本气象厅已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紧急地震迅速预报”,它可以将家庭或办公室家电产品、房门等与因特网连接,由电脑自动控制,当地震测量装置捕捉到震源纵波后,便可在3—5秒发布紧急预报,该系统接报后立刻切断相关电源。这是利用地震横波与纵波的瞬时差原理,在瞬时采取紧急措施,减轻地震损失。此外,网络技术也可用于建筑物减震。大成建设公司就尝试用网络技术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通过在建筑物楼顶等处安装传感器,并在建筑物与地面之间设置伸缩装置或橡胶。当传感器感测到地震引起建筑物摇晃时,便通过网络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据此精准调节伸缩装置以减轻建筑物摇摆,起到减震作用。当然,网络技术机器人在灾害救助中也发挥着更加重要作用。
【注释】
[1]猛暑でも電力安定.朝日新聞,2015-08-08(01)。
[2]森川亮.日本の課題ベンチャーが挑む.日本経済新聞,2015-01-15。
[3]内閣府.平成21年版防災白書.序章3災害リスクの変化と国民意識。
[4]豊田聖史、木根原良樹.日本社会における安心意識に関する分析.研究ノート Research Note,2005.
[5]堺屋太一.战后70年的日本是怎样的国家.日经中文网,2015年8月11日: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viewpoint/15620-20150811.html。
[6]一亿总中流,是在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主要是因为1亿总人口的日本国民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中流阶级”,也就是中产阶级意识。其实早在1958年日本内阁府的“国民生活舆论调查”就显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属于“上”的仅有0.2%,“下”的也只是17%,绝大部分选择了“中”,达到72.4%。此后,这种中产意识还在不断壮大,20世纪60年代超过了80%、20世纪70年代以后达到了90%。
[7]堺屋太一(責任編集).安全な国日本=Japan, how safe?:データで見る2015年版.アジア刑政財団2015年。
[8]内閣府.平成26年版交通安全白書.pp.5-7.
[9]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100.
[10]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100.
[11]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105.
[12]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p.109-111.
[13]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p.112-113.
[14]自给率:一国生产及生活所需一次能源的国内供应比率。20世纪70年代,核电开始成为一次能源重要组成,1985年的能源供应占比首次超过9%,1995年之后占比一度超过12%。由于核电原料铀具有密度高、容易存储特点,因此被称作日本的“准国产能源”。若将核电作为自给能源的话,2010年日本能源自给率为19.5%。不过,2011年“3·11”大地震摧毁了日本的核电安全神话。
[15]二階俊博.「2006年版エネルギー白書の発行に当たって」,経済産業産業大臣,2006年8月.
[16]IEA:国际能源署;IEF:国际能源论坛;ECT:能源宪章条约;EITI: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www.xing528.com)
[17]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R].2013-06-14,p.114.
[18]起初《石油储备法》主要要求民间企业义务储油,1978年开始开始实施国家储备,即由国有石油公团进行国家储备建设,如1998年实现的“140天石油储备”中,民间企业义务是70天,其余由国家法人机构承担。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p.191.此外,1987年日本政府还对LP实施50天储备义务。
[19]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223.
[20]日本政府.エネルギー基本計画.2010-06,pp.5-8.
[21]2010年包括核电在内的日本能源自给率为18%(去除核电仅为2%),其化石燃料自主开发比率(即有日本企业参与全球能源开发权益能源在全部能源中的占比)为26%。
[22]自主能源比率不同于能源自给率,它是指日本企业所参与的全球能源开发权益的能源供应量占国家全部能源供给量的比例。
[23]日本政府.エネルギー基本計画.2010-06,p.9.
[24]日本政府.エネルギー基本計画.2010-06,p.10.
[25]2008年日本国内54座商业核电站设备利用率为60%。
[26]エネルギー・環境会議.革新的エネルギー・環境戦略.2012-09-14,p.2.
[27]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95.
[28]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97.
[29]日经中文网.日本将对阿联酋实施免签[2015-01-15]. http://cn.nikkei.com/industry/tradingretail/12731-20150115.html。
[30]日 经 中 文 网.安 倍 与 普 京 半 年 会 晤4次[2013-10-08]. http://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6696-20131008.html。
[31]日经中文网.页岩气将达日本天然气需求的30%.[2013-9-25].
[32]経済産業省.エネルギー白書2013.2013-06-14,p.102.
[33]内閣府.日本の災害対策.2007,p.1.
[34]迄今为止,在日本内阁府共设有5大重要政策会议,即经济财政咨询会议、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国家战略特区咨询会议、中央防灾会议和男女共同参画会议等。参见日本内阁府主页:http://www.cao.go.jp/about/doc/soshikizu.pdf。
[35]张玉来等:《黑色3·11——日本大地震与危机应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36]内閣府緊急災害対策本部.平成23年(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東日本大震災)について.2011-05-17.
[37]総務省消防庁.消防防災行政の現状と展望.2013,p.11.
[38]中央省厅指定机构包括:内阁府、国家公安委员会、警察厅、金融厅、消费者厅、总务省、消防厅、法务省、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文化厅、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中小企业厅、国土交通省、国土地理院、气象厅、海上保安厅、环境省、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和防卫省等。参见内阁府主页:防災対策・制度http://www.bousai.go.jp/taisaku/soshiki/s_gyousei.html.
[39]内閣府.日本の災害対策.2007,p.12.
[40]佐藤洋.日本における危機管理システムの動向とクライシスアセスメント手法.安全工学,2004,Vol.43 No.5、p.291.
[41]内閣府.日本の災害対策.2007,p.13.
[42]総務省消防庁防災情報室.消防庁における消防防災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ついて.2011-09-29,p.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