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政治上严重对立的民主党和自民党,所以能够在解禁武器上形成默契、达成共识,其关键原因在于国产化战略下的日本军工产业已经穷途末路,这主要源于三大主因:一是军工需求因政府预算约束已经“触顶”,市场不能再继续扩大,这使得日本军工企业面临萎缩;二是军工产业的技术进步遇阻,因为日美之间技术落差缩小,导致从美国引进技术的渠道被堵塞,而全球联合研发成为趋势,但“武器出口三原则”又封死日本对外合作的道路;三是国内产业机制也陷于僵化,垂直一体化传统生产模式也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导致了日本军工产品价格高企,缺少竞争更导致该产业前途暗淡。
第一,日本军工产业“唯一”客户——日本政府的需求“触顶”下滑,导致军工市场面临萎缩的危险。1997年日本防卫预算达到历史峰值的4.95万亿日元之后,之后开始步入下滑通道,到2012年已降至4.64万亿。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加之少子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恶化,这种严峻形势导致其防卫预算规模已难再突破。以2010年为例,日本政府预算支出已经达到92.3万亿,但其税收收入却仅为37.4万亿,政府被迫举债,其年债务水平就高达44.3万亿。这种“寅吃卯粮”的财政运行方式显然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测算,截至2012年,日本的国债余额已经达到1085.5万亿日元。[28]
不仅如此,日本的防卫支出结构也在不断恶化。受研发投入以及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加之又面临美军基地搬迁等特殊因素的影响,日本防卫支出中的军工设备需求占比实际在不断下降。以2012年防卫预算为例(如图6-3),在防卫预算中人工及粮食占比竟然高达44.6%;建筑及设备的修缮费用占比也达到了23.8%,两者均超过新装备购入费用的占比(仅为16.3%)。然而,反观1974—1994年期间,新装备采购额曾在全部防卫预算中占比平均高达23.5%,1989年甚至达到28%的峰值。[29]包括新装备的研发和既有设备修缮在内,日本军工产业的订单规模约为2万亿日元,这仅相当于日本工业生产总额的1%左右。[30]显然,市场容量限制已成为束缚日本军工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图6-3 日本防卫费用构成(2012年)
资料来源:防衛省.平成24年版防衛白書.日本防衛省,2012年,p.146.
第二,日本军工产业既有技术进步路径也严重受阻,必须开拓新的路径。日本军工产业技术进步路径正在逐渐失去效率,具体原因包括四点:一是在一般军用技术方面,日美已不存在落差,这就导致美国技术已难再成为技术进步原动力;二是在高端技术领域,美国因担心技术外流,而对也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三是日本民品技术进步的步伐也开始放缓,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经营利润减少,导致了技术进步动力丧失,影响了既有的“民促军”式技术转移;四是军工领域的高技术化也带来研发成本的大幅上升,因此跨国共同研发已成分散风险的主流,但日本却受到“武器出口三原则”等制度性约束。(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对技术研发的垄断也阻碍其技术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日本的军工技术研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其绝对规模甚至高于英法等国,但是由于研发经费几乎全部被防卫省的技术研究本部所垄断,相关民间企业根本难以惠及。受这种政府开发效率低下的影响,一些项目投资巨大却难以发挥价值。
第三,垂直一体化的产业运行机制也开始走向僵化,生产效率受到影响,产品价格也出现畸高现象。作为军工产品的“唯一客户”,日本政府防卫省长期采取指定总包企业的方式进行采购。这就形成了“防卫省与总包企业”所主导的产业运行机制——即:采购资金流从防卫省流到总包企业,然后,再由总包企业进行“分配”;相反,军工产品则是零部件从中小企业流向总包企业,总包企业进行组装成品后交给防卫省。整个过程中,市场机制几乎没有发挥作用。这种垄断特征显著的运行机制曾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一是维持了低交易成本,二是培植了一大批中小企业,三是生产效率也相对很高。该模式下形成了军工产品的更高的采购集中度,如采购额前十企业的占比在90%以上(如表6-4)。
表6-4 日本军工企业采购额前十企业(1999年) (单位:亿日元)
资料来源:防衛省.主要防衛企業の防需依存度.防衛省ホームページ: http://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meeting/bo-san/houkoku/si-01.html.
但是技术进步却受到这种体制的严重阻碍。因为垄断体制让企业缺乏竞争与创新意识。而且这种日本军工产业运行机制也变得越加僵化,但新一代的军工产品往往需要更多、更高的技术集成,需要更加灵活的研发及生产体制,甚至是必须进行跨国的研发、生产合作。不仅如此,模块化浪潮也要求军工产品的生产分工也要进行新的配置,因为它是复杂产品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体制僵化不仅不利于技术进步,也抬升了生产成本,这导致日本军工产品价格高于国外。据2011年防卫省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很多企业都对采购运行机制提出异议,提出竞争缺位、透明度补足、缺少激励机制等问题。[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