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成时代:日本技术竞争优势确立!

平成时代:日本技术竞争优势确立!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丰田公司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市场范围的扩大,仅凭产品的经济性能和实用性能以很难扩大市场空间,产品质量、新技术以及非凡的设计风格都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这主要体现在丰田公司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丰田公司通过严格完善质量管理来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技术竞争优势。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成为丰田公司技术领先的有力保障。

平成时代:日本技术竞争优势确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有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美国大型车、欧洲豪华车日本小型车”特征逐渐被打破,各国汽车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均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朝着全系列产品方向发展。不过,此次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美国企业被迫开发小型车市场,而日本企业主动进军高级豪华汽车市场

美国汽车企业的小型化发展战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例如,通用汽车公司于1979年、1981年相继推出X型、J型小型轿车;福特汽车公司则于1980年投产爱斯克德和林库斯小型轿车;同年,克莱斯勒公司的利埃伊安小型车下线。于是,美国市场掀起了小型车的激烈竞争。由于美、欧企业在小型车生产技术上不及日本汽车,因此,采取与日本企业合作成为欧美企业提高小型车技术的有效手段。1979年,英国BL公司与本田公司签署合作协议;1980年、1981年,西班牙、意大利、联邦德国、英国等国汽车企业与日产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美国福特公司也分别与东洋工业(马自达)和五十铃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就合作规模和效果而言,这一时期最成功的还是美国通用公司与丰田公司的合作。

相对于日产、本田等日本企业,丰田公司选择与国外企业合作战略要晚得多。1983年,它与通用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各出资50%,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合资公司,生产FF式小型轿车,计划到1985年实现年产20万台。[55]当时双方合作有如下背景因素:通用公司投产的X、J型小型轿车皆因技术问题而被迫大量召回,其小型轿车自主研发已经停止,而采取向日本五十铃和铃木公司直接采购方式。通用希望通过与丰田公司合作,来填补这一空白,因为它认为在小型车技术上,丰田公司更具优势和价格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如其稳定的劳资关系、零部件系列承包体制等。[56]对于丰田公司而言,与通用合作不仅可以了解和熟悉美国汽车生产经验,而且也能适应美国议会有关提高外资企业国有化比率的政治环境,回避美国劳工部门对日本汽车的批判。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产销合并”[57],丰田公司的经营能力大为提高,技术方面,以小型汽车技术为主,取得了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提高。汽车产品设计不仅与技术水平化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消费水平社会习俗以及流行趋势的影响。丰田公司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市场范围的扩大,仅凭产品的经济性能和实用性能以很难扩大市场空间,产品质量、新技术以及非凡的设计风格都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为此,丰田公司引进了电脑设计系统(CAD),来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将设计人员分成不同小组,根据市场细分的不同层次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偏好;完善设计审查与评价体系,强化对市场实际需求判断的准确性。其二,对于汽车核心技术的掌握。这主要体现在丰田公司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发动机是汽车产品的心脏,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汽车产品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丰田相继开发出一系列排量低、功率大的发动机产品,占尽先机以求赢得市场。如1G-GEU型(1988cc,160马力)、4A-GEU型(1587cc,130马力)和3S-GEU型(1998cc,160马力)等产品,其中,1G-GEU型发动机获得日本机械学会1982年度技术进步奖。[58]其三,开发尖端车载产品,并主动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产品竞争力。例如,丰田公司的变速器生产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63年研制出全自动变速箱;1970年又开发出电子控制三速变速箱;1980年开发出高速齿轮四速变速箱,并获得日本机械学会技术奖;1981年开发出微电脑控制的四速自动变速箱(ETC)。而且丰田公司还将自动变速箱技术广泛应用于卡车越野车上。车身技术方面,1982年丰田开发出不受负荷量限制的高度自动调节装置(EHC);1983年开发出四轮制动的ESC系统和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控制的悬架系统(TEMS)。[59]控制这些先进技术,非常有利于拓展产品的市场空间。

以上三点仅是其表层技术水平的体现,其深层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以及对最新技术的控制等。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是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的切实体现。丰田公司通过严格完善质量管理来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技术竞争优势。其措施包括:①提出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如1986年丰田公司提出了《确保高品质》的经营目标,将“顾客满意度作为第一位”的衡量标准,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制;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监督体制,如设立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整个集团的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形成高效统一的管理体系;③确立明确的实施原则,如制定了彻底贯彻“顾客第一主义”、一切从质量管理思想出发、坚定地实践质量管理等;[60]④形成有效的实施机制,以不定期开展各种质量管理活动来强化质量管理,如1983年的“提高办公工作效率活动”、1985年“建设活力办公运动”、1986年的“挑战50运动”[61]等。

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成为丰田公司技术领先的有力保障。截至2000年,丰田公司相继在日本和欧美组建了9个专门技术研发机构,形成强大的研发能力(表5-1)。同时,丰田公司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些机构,例如,1986年在总部研发中心增设研发课题组之际,增建第七、第八试制工厂;扩建东富士研究所,充实引进计算机等先进研究设备。为了制造能够适应寒冷地区的产品,丰田公司不仅在国内的北海道设立了士别汽车实验场,还向加拿大和北欧等海外地区派遣试验队伍,研发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汽车产品。此外,丰田公司设在欧美的技术研发机构也大量招录当地技术人员,研究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朝着国际化发展道路迈进。

表5-2 丰田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续表(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丰田汽车公司主页:http://www.toyota.co.jp/jp/about_toyota/rd/。

积极引进相关领域最新技术的同时,丰田公司也主动挑战前瞻性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应用电子技术及电子零部件成为日本汽车产业的突出特征,1985年日本迎来电子技术革命高潮,车载电子产品更是取得迅猛发展。这一背景下,丰田公司强化了电子技术的引进,积极研发汽车电子部件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发动机电喷技术(EFI),该技术极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1985年丰田汽车电喷装配率已达49.6%。[62]此外,丰田公司也开发了发动机、悬架体系以及底盘等部件的电子控制系统,如1984年开发出单芯片微电脑电子集成板,该技术获得1986年日本汽车技术协会的技术开发奖。[63]

1989年上市的凌志(Lexus)轿车标志着丰田公司汽车产品技术的彻底成熟。为了开发凌志轿车,丰田公司彻底改变原来不与美国汽车直接竞争的产品战略,开始挑战代表最尖端汽车产品技术的豪华轿车市场。当时,德国豪华汽车拥有世界公认的优秀技术,丰田公司就是以代表德国汽车技术最前沿的奔驰420SEL和宝马750i两款轿车,作为技术参标而实施研发。结果,在机械性能、驾驶感觉加速度以及引擎性能上,凌志轿车已能与之并驾齐驱,而在静音性能上反有超出,节油和价格更是丰田公司的看家本领。今天,凌志轿车已经成为世界豪华轿车的知名品牌。2003年,美国J.D.Power公司进行的《美国汽车耐久性调查》中,丰田公司仅次于波尔舍(Porsche)公司屈居汽车企业质量排名第二,而在品牌排行榜上,凌志轿车已经连续9年高居榜首。[64]凌志品牌的成功,证明了丰田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的成功。

对于未来尖端技术的掌握,丰田公司已经在很多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丰田公司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天然气汽车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而在混合动力、稀薄燃烧方式以材料再生等方面已展露出强大优势。

首先,混合动力汽车是丰田领跑环保技术的显著标志。就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而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被视为三大主流,但就目前产业技术而言,最现实、实用的就是燃油与电池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技术。对此,丰田公司已取得领先优势,1997年,它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汽车——普利维斯轿车,该车通过搭载电动马达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动力支持,依靠二者交替工作大幅降低油耗,实现了节能和环保的目的。继丰田之后,很多企业纷纷涉足混合动力研发,如1999年本田公司推出洞察力(Insight)和市民(Civic)等两款混合动力轿车,2000年日产公司也推出Tino小型混合动力汽车,此外,通用和福特公司等也曾相继推出类似产品。但到目前为止,真正实现量产的还只有丰田公司,截至2002年年底,其混合动力车已累计销售13万台,[65]而且改进后的第二代普利维斯轿车的燃油性能已达每升35.5千米的世界最高纪录[66]

其次,积极研发燃料电池汽车也是丰田把握未来技术的关键。丰田公司名誉会长丰田喜一郎在题为“创造、挑战、勇气”的演讲中指出,“在激烈竞争时代,勇于挑战新技术才是竞争制胜的关键,对汽车业界而言,当前任务是开发燃料电池汽车(FCEV)”[67]。所谓FCEV是通过氢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来驱动汽车行驶,其排放物为水,有害物质为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且如何使燃料电池小型化以及如何存储氢元素都是技术难题。[68]对此,丰田公司选择了与主要竞争对手合作战略。1999年,它与通用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协定,不久,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也加盟该合作项目。此项研发的技术思路是,从含碳元素的清洁炭精棒燃料中提取氢元素,改造现有加油站直接为燃料电池车补充该燃料,促进燃料电池车的普及。[69]目前,这种技术距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最后,开发ITS[70](高度信息化道路交通)系统是丰田公司在安全技术上创新重点所在。丰田公司认为,ITS系统是建设21世纪快捷、舒适汽车社会的关键技术。目前,它开发了安全样车“丰田ASV-2”,该车加载前方监视CCD立体摄像机、行驶通信系统、信息预警显示器和转弯照明灯等尖端信息设备。2001年,丰田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扩大计划》中指出,2005年前所有丰田轿车将全部加装VSC、EDB、ABS[71]和辅助刹车系统等先进设备。

对于发展未来汽车技术,丰田公司充满信心。2001年,在东京举办的“迈向竞争与合作的世纪”第四次丰田环境公开讨论会上,丰田公司介绍了其环境技术研发的最新进展,并特别提出,丰田公司将提前5年执行日本2010年燃耗标准,将公司大部分产品改造为超低排放汽车。[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