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Technology)一词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当时仅指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技艺。产业革命爆发后,技术概念涵盖了生产工具、机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过程。现代意义的技术,广义是指按照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来控制、改造自然或社会事物及其过程,并受到科学方法制约的知识总和;[11]狭义是指在创造性构思基础上,为满足个人或社会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实现特定目标的功能,并最终能改造世界的一切工具和方法。[12]
技术的本质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和。这就决定了技术具有双重属性:其自然属性是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其社会属性则是技术的发生、发展和应用都被社会条件所制约。[13]
技术发展过程包括两个重要概念即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进步(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是指技术研究、发展(R&D)及取得成果的过程,包括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等三个层次。[14]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是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人们根据一定技术原理和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研究以及生产发展的技术开发活动,它基本上等同于技术进步的二、三层次。如果技术进步第一层次技术发明的研究能力较强,就必然会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不过,技术创新并非一定要建立在技术发明基础上,它完全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重组来实现技术创新。经合组织(OECD)在1988年《科技政策概要》中对技术进步概念做出了规范,它指出,技术进步通常是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等三种要素,互相重叠又互相作用的综合过程。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同时技术创新也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现代意义的公司开始出现,但当时规模很小,最大规模的公司也不过雇佣千名左右工人,所以技术创新的主体还不是企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大众市场的逐渐形成,国际贸易也日趋繁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涌现出一批大企业,它们已拥有复杂的内部机构和多层管理体制,一些公司的雇佣规模达到几万人,企业技术创新开始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市场基本形成,特别是区域贸易组织广泛兴起,培育了一批跨国公司,其雇佣规模达几十万人,这些企业已经发展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www.xing528.com)
任何企业都有创新的欲望,且任何企业也都可以参与创新。如熊彼特所指出,为了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并实现垄断期间获取高额利润,企业甘冒风险而乐于创新,也就是说,所有企业都有技术创新的动机或欲望。同时,熊彼特也强调了企业现有技术垄断地位的重要性。技术创新需要高昂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技术创新必然承担极大风险,因而从理论意义上说,垄断资本或大寡头公司才更具创新能力。不过,由于创新包含多种层次和不同程度,这就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一般来讲,中小企业不具备独立开发或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而大型企业、特别是那些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更具能动性、主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因此,中小企业可以参与技术模仿、移植或引进等浅层次、低程度的技术创新活动。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创新所需投入成本的越加抬升,一个企业能否全面、快捷、深入地实现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也被视为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关键。
综上,任何企业都应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因为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客观上,企业创新能力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自身规模的制约,这就决定了企业创新必然也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根据自身规模的发展变化以及经营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创新战略。成功实施技术创新而实现技术进步的企业,一般都在不断因时、因地、因技术发展以及企业自身条件等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创新策略,选择适合实际的创新方式与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