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全球半导体产业第四次革命——设计与生产分离的趋势,日本半导体产业掀起了一场摆脱“全能型企业”的结构改革,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东芝共识和瑞萨电子公司所实施的系列改革。
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厂商,其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也位居全球第三。2011年8月,东芝公布其半导体业务的结构改革方案,其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走向高附加值化,为此,彻底放弃传统的“全能式”产业结构,把重点转向半导体前工程,同时,集中精力和资源来开发新一代半导体产品。
“集中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强化成本竞争力”,这是此次东芝改革的基本方针。改革主要包括五大内容:一是大幅压缩分立半导体部件(discrete semiconductor)业务,确立起高能效半导体为主的业务结构,未来以LED、SiC、GaN等作为公司的研发重点;二是将公司的系统LSI业务一分为二:逻辑LSI业务和模拟图像IC业务,同时公司转向无工厂化设计厂商(FabLite),把生产业务模块转为外部委托方式;三是半导体存储业务向更新技术转型,重点开发三元技术产品,投入所谓MRAM等最新产品;四是统合旗下的HDD、SSD与NAND三大业务,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五是整合和重组国内生产基地,把原来六大生产基地压缩为三大基地,关闭北九州、静冈和千叶等工厂。
日本半导体代表企业,瑞萨电子的改革颇为引人注目。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新兴势力”代表,瑞萨电子是全球最大的MCU厂商。2012年7月,它推出了令业界震惊的改革方案——关闭12座工厂、削减1.4万名员工。此次大刀阔斧式改革的核心词是“削减”和“退出”,也就是要大规模“瘦身”的同时,实现向更加专业化转型。此次改革内容包括五点:一是削减国内6成生产基地,将19个生产基地压缩至7个,直接解雇员工人数达7000人;二是彻底切割与核心业务无关领域,退出半导体芯片之外的手机半导体业务,为此再解雇5000名员工;三是部分生产“移师海外”,把半导体芯片的组装与配线等“后工程”转向海外生产基地,国内原来的9个“后工程”仅保留1个;四是非核心生产采取外部委托方式,非必要特殊技术与设备委托给中国台湾等企业生产,退出相关业务;五是确立两大战略核心——专业MCU和高能半导体产品(Power),前者是汽车与家电相关的核心MCU芯片,瑞萨电子确立了占领全球30%市场份额的目标,后者是开发调节电流电压的高能效半导体,继续执牛耳于整个产业。(www.xing528.com)
总之,放弃传统IDM模式、脱离“全能企业”成为日本半导体芯片企业战略调整的关键。大幅削减或压缩相关业务,特别是那些长期不盈利业务,成为此次改革重点。如松下就决定压缩营业利润在5%以下的所有业务,特别是对通用型产品采取水平分工方式,不再坚守“大而全”的全生产链。此外,政府支持和大企业间合作,也是日本半导体芯片产业转型改革的重要特征。
早在2009年7月,日本政府就出资成立了产业革新机构(INCJ),它实际就是一家日本特色的投资基金,有效填补了日本风险投资资金先天不足的劣势。在总资产905亿日元中,政府出资达820亿,超过9成,另有16家民间企业参与投资。不仅如此,由于有日本政府做担保,该机构还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达8000亿日元的融资规模。值得关注的是,该机构并不计较短期盈利,其核心任务就是支持产业创新。该机构创立当年就出现9.8亿日元的巨亏,纯利润甚至出现12.92亿赤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