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对新世纪教育观念与举措: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理论形态

面对新世纪教育观念与举措: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理论形态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性是研究生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在理论教学体系和课程理论形态上的特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可分两大部分:公共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部分。所谓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专科性质,其中两年就是补充与专科学科知识必备的文化课知识,这是因为初中程度的学生学专科是不相适应的,比专科学制三年多出两年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知识上的空白。

学科性是研究生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在理论教学体系和课程理论形态上的特点。以工科为例,它以培养研究开发人才和设计人才为目标。理论教学体系的学科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按既定学科划分;对学科课程理论形态的学科性主要是指课程保持学科理论的系统、完整和深广度。

学科化是一种必须克服的不良倾向,就工科而言,从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甚至在不属专业教育的技校,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学科化倾向。在研究生和本科,学科化倾向主要反映在非主干课程当中。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需要扩展知识领域,但不适当地或盲目地扩展学科,易造成学生与其相关专业同学科不能和谐地联系。在专科和中专,学科化倾向主要反映在主干课程当中。对于安装、运行、维修、检测、调试,学生学了设计的理论知识。必要的理论知识是不可少的,这是因为理论指导实践,缺乏理论的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盲目地操作,必然要陷入不知其所以然的机械的操作上去。机械的操作是以不理解操作规程和理论为指导依据的。至于技校(或职业高中)的机械专业开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电气专业并设模拟电路基础和数字电路基础,是否显得不太必要?学科化倾向的产生与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竞争、使用人员不讲效益有关。这是必须回味审视的。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可分两大部分:公共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是重学科但不唯重学科。主干课程提倡适当“接口”化。有关课程设置的原则,既要体现其课程体系的特点,又要体现其理论形态的特点。(www.xing528.com)

公共课程的特点是既带有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内容又要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密切关联。所谓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专科性质,其中两年就是补充与专科学科知识必备的文化课知识,这是因为初中程度的学生学专科是不相适应的,比专科学制三年多出两年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知识上的空白。某些中专学校,近年来照搬普通高中文化课,甚至参加高中会考或几乎取消公共课而将学时分配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样做是不恰当的。缺少文化课知识的任何专科教育的人,是缺乏后劲的,要说这也是专家,难免落入缺陷症的可悲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