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的反思:
这样的分组在数据上是很科学的,平均分很适中,但是在说性格、兴趣等方面就做得很不够。高一的时候新分组还好,可是一旦到了高二,如果是你一直带的班的话,跟你也比较熟了,他们的性格就展现出来了,原来同一个组的同学你是很难分开的,因为他们原来的小组成员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依赖,一种说不出的情感。这时候如果这样分组,恐怕班里绝大多数学生会很不愿意的,即便是最后换了,也会有情绪,进而会影响学习。
方案二的反思:
方案二其实是班主任的想法和学生想法的一个中和,既体现了平均分,也照顾了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所以比较容易分组,组内的气氛也会比较好,不过这样做的话,有时候也容易造成学生形成小团体,出现班级分化。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严格把关:自己的班长和行政小组长,他们的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为人一定要正直,管理能力要强。这关把好了,班级的其他方面可能也就比较顺畅了。
分组的效果反思:(www.xing528.com)
方案一:由于这种分组办法只注重于数据的处理,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没有考虑,效果不好,这学期开学的时候就因为这件事情才产生了第二次分组,第二次就是按照后一种办法来分的。
方案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后,分组的办法就是按照这种办法来分的,科任教师和学生都反映效果很好,班级氛围很团结和谐,在上学期的全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全体参与,每一场比赛非参与者都为参与者加油助威,最终我们班同时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这对班上所有学生都有激励作用,我也多次将其制成视频来进行鼓励教育。
实际上,关于小组的建设,不同的班主任都有不同的思考,没有万能的分组方法和管理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性格,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过度限制于书本知识,太强调统一规范,不容许孩子有半点的个性,我个人建议可以在传统规范要求的限制下适当地考虑孩子的个性、兴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