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艺原理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又称为再燃烧技术或三级燃烧技术,其特点是将燃烧分成三个区域。①一次燃烧区(即主燃烧区)是氧化性或弱还原性气氛;②在第二燃烧区,将二次燃料送入炉内,使其呈还原性气氛(α<1),在高温和还原气氛下,生成碳氢原子团,该原子团与一次燃烧区生成的NOx反应,主要生成N2,这个区域通常称为还原区或再燃烧区,二次燃料通常称为再燃燃料;③在还原区的上方,送入二次风使再燃燃料燃烧完全,该区域称为燃尽区,这部分二次风也称为燃尽风。燃尽过程中虽然会重新生成少量的NO,但总的来看,使用再燃烧技术后,煤粉炉NOx排放量会大大降低。
再燃技术可保证燃料燃烧初期的良好燃烧条件,可解决其他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效果较差的问题,其降低NOx的效果比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显著,一般可达50%~70%。虽然再燃系统较为复杂,但是对于难燃煤的NOx控制有其优越性。
(二)技术参数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的核心部分是再燃区技术参数的选择与控制,这些参数主要有再燃比例、再燃燃料的种类、再燃区温度、再燃区停留时间、再燃区空气过剩系数、再燃燃料投入位置、混合状况及投入量和后续燃尽风喷入位置等。
1.再燃比例
为保证再燃区对NOx的还原效果,必须送入足够的再燃燃料。随着再燃燃料份额增加,NOx排放量降低,但降低幅度减小。再燃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较短,再燃燃料份额的增加势必增加燃烧损失,对于选用固体燃料作为再燃燃料更明显。因此再燃燃料份额应针对不同再燃燃料和锅炉的不同条件确定,一般为10%~25%。
2.再燃燃料种类
再燃燃料有天然气、煤粉、生物质、水煤浆、煤渣、重油、沥青等。再燃燃料的品质对NOx的还原过程影响很大。由于二次燃料是从炉膛上部引入,一般停留时间比较短,所以宜用易着火的燃料。此外,由于二次燃料含有燃料氮,会降低还原效率,故要求其含N量低,以减少NOx的排放。
二次燃料的选择受制于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性比较等多种因素。一般选用天然气和超细煤粉较为适宜。
由于天然气中不含燃料氮,CH的浓度大,有利于还原过程速率的提高和NO还原反应的进行,而且输送方便,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制粉系统,尤其适用于有稳定气源的锅炉改造工程。
超细煤粉有利于维持高燃尽度,在达到降低NOx排放的同时又不增加飞灰含碳量,可以解决常规煤粉再燃不完全、燃烧损失较大、NOx还原率低的问题,同时超细煤粉可通过改造原有制粉系统获得,所以其再燃低氮燃烧技术既可应用于新设计的煤粉锅炉,又可应用于现役锅炉的改造。(www.xing528.com)
3.再燃区温度
再燃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固定氮的分解,热解产生的HCN和NH3越多,NOx还原率越高。通常要求再燃区的温度水平在1 200 0C左右。
4.再燃区停留时间
适宜的再燃区停留时间是保证NOx还原率和燃烧效率的重要条件。还原区的温度越高,停留时间越长,则还原反应越充分,NOx降低效果也越显著。对不同的燃烧设备,最佳的停留时间要由试验确定。一般来说,再燃区内烟气和燃料的停留时间在0.4~1.5s之间。
5.再燃区空气过剩系数
再燃区中空气过剩系数最佳值应根据煤种、再燃燃料、温度和停留时间等条件通过实验来确定。再燃区空气过剩系数的减小虽有利于NOx的降低,但当α<0.8时,飞灰含碳量急剧增加。再燃区空气过剩系数越低,其还原性气氛越强,容易造成炉膛水冷壁的高温腐蚀。一般空气过剩系数α选在0.8~1.0。
6.再燃燃料投入位置、混合状况及投入量
再燃燃料的送入位置应考虑温度相对较高,与主烟气混合可形成微还原性气氛,以及足够的反应停留时间等诸多因素。再燃燃料投入量也不应过多,否则会造成再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新的排放,甚至会发生再燃部位局部高温、损坏设备等问题。
7.后续燃尽风喷入位置
再燃系统的最上部是燃尽风,燃尽风喷口位置距再燃喷口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以使再燃区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发生NOx的还原反应。同时,燃尽风喷口位置又不能距再燃喷口太远,否则不能保证炉膛内的完全燃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