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组成特征与层次健康风险评价

城镇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组成特征与层次健康风险评价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界已经认可土壤中重金属对人群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绝大部分决定于其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组成,[41-42]且学界普遍认为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相对不稳定、易迁移。故先导区Cd的化学形态总体分布趋势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络合态,整体分布较其他重金属比较特殊。

城镇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组成特征与层次健康风险评价

目前,学界已经认可土壤中重金属对人群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绝大部分决定于其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组成,[41-42]且学界普遍认为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相对不稳定、易迁移。基于经典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可将土壤中金属元素可以分为可交换态(S1)、碳酸盐结合态(S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有机络合态(S4)和残渣态(S5),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5种重金属的各形态对总量的贡献率表征于图2.7—图2.9。

图2.7 各采样点土壤样品中Cu和Zn的化学形态组成百分贡献率

由图2.7可知,先导区土壤中Cu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全部采样点中Cu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络合态和残渣态对于Cu总量的贡献率区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4.19%(0.72%)、0%—8.85%(1.65%)、0%—27.7%(9.36%)、0%—38.74%(14%)和47.2%—94.2%(74.27%),Cu的化学形态总体分布趋势为:残渣态>有机络合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根据各采样点所在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交换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1.26%)>农地(0.61%)>建设用地(0.46%);碳酸盐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1.82%)>农地(1.63%)>建设用地(1.53%);铁锰氧化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2.48%)>建设用地(6.70%)>林地(6.17%);有机络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9.77%)>林地(8.74%)>建设用地(8.59%);残渣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建设用地(82.71%)>林地(82.00%)>农地(65.5%)。综上说明较高迁移性的Cu主要与林地有关。

图2.8 各采样点土壤样品中Pb的化学形态组成百分贡献率

(www.xing528.com)

图2.9 各采样点土壤样品中Cd和Cr的化学形态组成百分贡献率

先导区土壤中Zn也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全部采样点中Zn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络合态和残渣态对于Zn总量的贡献率区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9.88%(1.99%)、0.10%—10.73%(1.76%)、1.75%—42.60%(13.97%)、0.10%—11.32%(4.10%)和35.43%—96.84%(78.18%)。故Zn的化学形态总体分布趋势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络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这与Cu稍有不同。根据各采样点所在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交换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2.89%)>农地(2.01%)>建设用地(1.23%);碳酸盐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建设用地(1.92%)>林地(1.77%)>农地(1.67%);铁锰氧化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7.49%)>建设用地(11.49%)>林地(9.75%);有机络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5.62%)>建设用地(3.14%)>农地(2.12%);残渣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83.47%)>建设用地(82.21%)>农地(73.22%)。综上说明较高迁移性的Zn主要与林地、农地有关。

由图2.8可知,先导区土壤中的Pb也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全部采样点中Cd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络合态和残渣态对于Cd总量的贡献率区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28.01%(7.60%)、0%—17.08%(6.60%)、9.37%—49.31%(28.48%)、0%—27.38%(9.54%)和20.31%—82.26%(47.77%)。故先导区Pb的化学形态总体分布趋势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络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根据各采样点所在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交换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建设用地(9.64%)>林地(8.33%)>农地(6.03%);碳酸盐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7.09%)>建设用地(6.60%)>农地(6.37%);铁锰氧化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32.91%)>林地(23.71%)>建设用地(22.51%);有机络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0.71%)>林地(9.73%)建设用地(7.45%)>;残渣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建设用地(53.80%)>林地(48.14%)>农地(43.98%)。综上说明较高迁移性的Pb主要与建设用地、林地有关。

由图2.9可知,先导区土壤中的Cd也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全部采样点中Cd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络合态和残渣态对于Cd总量的贡献率区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49%—37.50%(12.07%)、0%—33.18%(12.71%)、0%—46.67%(10.51%)、0%—41.25%(7.98%)和14%—85.37%(56.73%)。故先导区Cd的化学形态总体分布趋势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络合态,整体分布较其他重金属比较特殊。根据各采样点所在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交换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3.40%)>林地(11.03%)>建设用地(10.70%);碳酸盐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15.88%)>建设用地(13.58%)>农地(10.66%);铁锰氧化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2.47%)>建设用地(9.54%)>林地(6.85%);有机络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0.39%)>林地(6.85%)>建设用地(4.87%);残渣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建设用地(61.31%)>林地(58.62%)>农地(53.07%)。综上说明较高迁移性的Cd与建设用地、农地和林地都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其中与林地最相关。

先导区土壤中的Cr也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全部采样点中Cr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络合态和残渣态对于Cd总量的贡献率区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22.34%(3.77%)、0%—11.26%(2.52%)、1.46%—22.87%(7.91%)、0%—20.92%(8.21%)和24.11%—95.86%(77.59%)。故先导区Cr的化学形态总体分布趋势为:残渣态>有机络合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根据各采样点所在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交换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建设用地(4.03%)>林地(3.57%)>农地(3.71%);碳酸盐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林地(2.88%)>农地(2.74%)>建设用地(1.85%);铁锰氧化结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0.80%)>林地(6.22%)>建设用地(4.45%);有机络合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农地(12.00%)>林地(5.55%)>建设用地(4.03%);残渣态平均含量的降序排列为:建设用地(85.63%)>林地(81.77%)>农地(70.75%)。以上说明较高迁移性的Cr与建设用地、林地和农地相关度相近,其中农地中Cr的残渣态含量最低。

综上所述,先导区土壤中5种重金属都基本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而其他形态对总量的贡献率则各有不同,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城镇土壤重金属形态组成有明显差异,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定量评价与分析各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