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华 王天一[1]
摘要:AI时代,机器已经能够像人那样进行一些自然语言的处理,甚至在很多方面比人更加强大,那么作为“语言传播”或“语言艺术”工作者的视听节目主持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如果能够存在,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状态?作为从业者,当前的视听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所提出的职业挑战,又如何发现和利用人工智能可能提供的新机遇、新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升级换代或成功转型呢?本文尝试从视听节目主持人的存在价值、AI在视听节目主持领域的开发空间、AI时代主持人生存发展的思路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人工智能 视听节目 主持人 人格传播
2018年1月,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在京首映,该片首次采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声完成配音,再现了已故配音艺术家李易的声音,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简言之就是人所制造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其研发的主要目标在于使机器具有和人类似的认知、学习、推理、规划、交流,移动和操作物体等能力。当前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特别是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后者更被媒体称为是“人工智能落地最成功的领域”。
AI时代,机器已经能够像人那样进行一些自然语言的处理,甚至在很多方面比人更加强大,那么作为“语言传播”或“语言艺术”工作者的视听节目主持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在视听节目主持领域,AI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新创造?作为从业者,当前的视听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职业挑战,又如何发现和利用人工智能可能提供的新机遇、新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升级换代或成功转型呢?本文尝试从视听节目主持人的存在价值、AI在视听节目主持领域的开发空间、AI时代主持人的生存发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为厘清AI时代视听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职业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本文中所言的视听节目是指相关法人机构制作出品的,有一定传播意图、主旨、内容的音视频传播作品。本文所言的视听节目主持人是指在音视频传播节目中出现的,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形象为节目代言的人。视听节目主持人既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包括网络、手机、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影像传播节目中的主持人。在视听节目当中,主持人的基本定位是传播者、新闻工作者、演艺人员等,其声音和形象也往往是一个节目乃至一家传媒机构的代表。视听节目主持人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口播、配音、采访、串联、点评、演艺秀等,有些还包括节目策划、文稿撰写、节目营销,等等。
AI时代,机器也具有了一定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主持人的口播、配音等工作,甚至可以产生与真人互动沟通的行为,那么人类主持人将来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呢?本文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改变视听节目主持人的存在状态和工作状态,但并不大可能完全取而代之,这是由人类智能的本质所决定的。金观涛总结了人类智能本质的四个层面:“第一、主体是自由的,可以给出符号并运用符号系统指涉对象。语言就是这样的符号系统;第二,人用语言传递知识、组织社会,产生社会行动。这一切会反过来使主体意识复杂化,社会意识由此起源;第三,人会意识到自己有自由意志,让意志指向某种符号系统,创造一个应然世界;第四,应然世界的演变会进一步放大主体的自由,以创造出更为复杂的符号系统。”(金观涛,2017)自在、自觉和自由是人类智能的核心,由此产生和创造出符号和指称体系,并依靠符号结成社会和创造文明,自由意志之活动产生应然之需求,应然之需求驱动应然之创造,产生更高级的文明。人工智能不大可能形成独立的文明,也不可能独立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主持人文化是现代人类传播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主持人将自身生命的特质融入现代人类文明的建构过程中,有着人工智能所无法代替的独特价值。
人格的概念来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心理学中对人格有诸多解释,综合来看,人格是人的本质的具体化和个性化。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人所有属性的综合,它包括人的个体属性,诸如需要、欲望、动机、兴趣、气质、能力、个性,等等;同时人格也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即人不断与他人和周围环境进行互动所形成的身份地位、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等。
主持人传播是一种人格传播,它以主持人的人格存在为基础,以主持人语言、形象、行为和情感流露作为表现形式。主持人的人格化特征首先表现为传播主体的人格化。(高贵武,2014)主持人的人格化的传播基于真实的人际交流,这“就意味着把媒体机器的传播者变为人的传播者,这个‘人’是媒体的代言人,而在受众的感觉中他就是他本人。他在表达着他自己,他说的都是他想说的,他说的都是从他的思想情感中流淌出来的,受众感受着他的内心情感,品味着他的人格魅力,为其吸引,与其共鸣。”(陈剑晨,2004)例如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评论往往包含了自身的人生阅历,结合社会现实现身说法,更易于给观众带来共鸣和启发。
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生命体验,不具备人的自然属性,无法理解人的需求、欲望、兴奋、疲惫,等等;也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不具有道德、廉耻、信念、关怀等思想观念。故机器无法形成人格也无法拥有属于人的人格魅力,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是其在传播中与生俱来的优势,这是主持人无法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的根本原因。
沟通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人要生存就需要与他人交换信息、传递情感、取得认同、共同面对和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可以说如果人的生命不息,则沟通不止。
不管是面对演播室内的嘉宾还是终端前的受众,主持人传播的本质是人与人的沟通。这种交流活动不仅包括语言交流,还包括了副语言、体态语、语境等一系列要素的交流。借用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主持人显性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十分之一,而真正决定沟通效果的往往是水面之下的那十分之九。隐性沟通的内容更加丰富,如身份、情感、动机、愿望、潜意识,等等,这些复杂的沟通内容是机器难以承载的。在人际沟通中,情感交流很多时候重于信息交换。主持人真挚、自然、丰富的感情是与嘉宾和受众沟通的桥梁,也是主持人语言表达的源泉。人类的情感的交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的个体生命体悟、联想和隐喻、由语言传播产生的共情,等等,它们属于人类的特殊认同。人的感情有复杂的社会属性,与动物的本能不一样。感情对于人而言不是奢侈品,它是源于生存与安全的一种基本需要。比如当人处于危险中时会自然感到恐惧,从而促使人躲避危险,无生死之分的机器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感情。“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是基于算法而不是社会交往。”(王礼鑫,2018)虽然人工智能在不断尝试模拟人类感情,但每个人的社会化成长过程都不相同,难以机械复制,因此人工智能不大可能产生真正的人类的感情,情感交流只有在人与人的沟通之中才能实现。
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由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提出,表示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高度个人化,难以通过文字、语言等形式化表达的知识,即“我们所知道的永远比我们能说出的要多”。(M.Polanyi,1958)“默会知识并非是无法表达的知识,而是无法通过语言进行充分表达的知识,但可以通过行动等来表达。”(王礼鑫,2018)人工智能所能掌握的知识是能被数据化、符号化的明晰知识,它无法掌握默会的知识。“主观的洞察力、直觉判断等都是默会知识,它植根于个人的行为、经验、观念、价值观、情感等之中”。(余光胜等,2006)人们在认识世界和寻求知识的过程中,都依赖于自身的默会作为,布兰尼说,“这样的信息事实上的确是以经验的形式进入我们的言述世界之中……对于没有肉体的求知者来说,我们的大多数词汇都是不可领会的”。(M.Polanyi,1958)这也说明了人工智能无法在默会的层面与人类对话,默会知识的传递在人际沟通交往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共同的默会知识有助于构建共同的语境,消除语言的不确定性,减少沟通成本,而缺失默会知识的人工智能在与人的沟通中受到了种种限制。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同时也在创造语言,“人类智能不同于生物本能之处在于,人不仅具备选择的能力,还具备创造符号以及利用符号系统把握世界、并赋予世界意义的能力。”(金观涛,2017)人在谈及某一概念或事物时,会根据自身需求、利益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来选择概念的具体指涉,机器不具备人的需求,所以不能自主地使用语言的指涉功能。从主持人传播的角度来说,只有人而非机器才可以从人的角度理解文本的含义、结构、背景、价值等,将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应。人工智能虽然可以从大数据中学习语言,但由于没有人格、自我意识、默会知识等支撑,它不能真正准确地理解语言在现实世界中的所指为何。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情景的时候也很难像人那样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其算法只能根据文本内的信息和结构来组织答案,这样的对话难以持续,最后往往成为无现实意义的答非所问。而受众期待的对现实有干预意义的语言交流——语言对现实要有所指涉,只有依靠人的作用才能实现。
进入AI时代,主持人更需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独特价值和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是建立在自身的人格的基础上,他是节目呈现最重要的一环。AI时代的主持人应当以此为依托,积极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与文化价值。
当前,AI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机场、车站、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景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新闻、政务、教育中的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医疗服务、语言教学、语言翻译等项目中的成功运用等。在传媒行业内,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组织者和代言人,是节目中与观众交流最密切的个体。节目主持工作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目前人工智能开发中热度最高的领域,包括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分支,机器生产内容对于新闻的采编与分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2018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媒体大脑”发布了首条关于两会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自动分析两会舆情,生成可视化图表并自动配音、配图、生成视频,整条新闻的生产用时仅15秒。通过近一个月的机器学习,“媒体大脑”在监测舆论热点,判断新闻价值,智能选取角度等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为研判舆情走向提供了实际帮助。这种智能生产、智能审核、智能发稿、智能分发的模式正在改变新闻界的内容生产方式。人工智能的介入,对记者和主持人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改变,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能力加上主持人、记者的敏感度和创造力,有望在未来成为传媒业内容创作的基本模式。在2018年世界杯前夕,新华社又向全球发布了“媒体大脑”的2.0版MAGIC智能生产平台,数据资源进入其生产流水线,通过平台内的四套系统进行采集、加工、处理,最终生成具有多元化视角的视频新闻。新华社的MAGIC智能生产平台甚至可以为每位球员建立世界杯集锦,制作空门不进合集,生成看台上马拉多纳的表情包等。相比人工智能,人能够记忆储存的数据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人能够从现象的集合中挖掘其社会、文化等深层意义。不难想象,如果AI平台能够开发出专为主持人服务的快速学习工具,就能使主持人像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和海量储存的大脑一样,极大地增强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这种能力将为主持人的创作提供无尽的动力。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计算机能够快速处理人类语言输入、输出以及分析等任务,可以将自然语言分解、转化为数据并从中获取意义;也可以将数据转化为人们可以阅读的自然语言表达,这是诸多能够自动写作的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核心。另外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音箱入口、个人语音助理、车载智能系统,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就可完成收听电台、控制家居、网上购物等行为。通过声纹识别和建构声纹模型,人工智能可以模仿发音人的音色进行语音合成,目前这项技术被运用到多种导航语音软件中。在2018年播出的纪录片《创新中国》中,主创团队运用声纹技术重现了已故配音演员李易的声音,通过后期对节奏、重音等要素的把控,人工智能合成的配音已经基本达到了纪录片播出的标准。如今智能语言处理技术在翻译和语音识别中的应用,已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大量的工作,语言识别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把几个小时的语音采访内容转化成文字,为主持人快速阅读,进行节目串联节省了大量时间。主持人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智能语言处理技术的日臻完善,有望把主持人从一些烦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能让主持人集中更多精力进行语言创作。比如人工语音合成技术就可以帮助主持人制作一个语音的“分身”,使得主持人可以不必深夜为改几句配音而进棚重录。(www.xing528.com)
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了综艺节目的常客。2018年2月,由百度研发,集成了自然语言处理、对话系统、语音视觉等技术的“小度机器人”亮相央视网络春晚,和主持人高博妙对飞花令,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微软在2014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微软小冰”,在全球拥有超过6.6亿人类用户,已经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之一。“小冰”能够完成智能写诗、作曲、主持电台节目等涉及人类情感的艺术创作,目前它仍在持续进行情感计算框架的升级,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对人类情感、语言、艺术作品等材料进行不断的模拟、分析和学习,新一代“小冰”采用全双工语音交互技术(Full-duplex Voice Sense),有望达到更自然流畅的对话,不再让用户感觉在与机器互动,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聊天。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完成部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例如“微软小冰”电台,可以自动创造不间断的电台节目,同时还能在交互过程中实时改变节目内容,如自动生成得体的语音祝福,并为用户挑选一首好听的歌。人工智能在节目主持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远的将来,它可能成为主持人的有力助手乃至新搭档,人类与AI合作主持节目或许将会成为一种业界的新常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视听节目主持人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工具,同时也对主持人的职业生涯提出了挑战,迫使主持人开始反思在AI时代我们可以做什么?人工智能又可以为我们做什么?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未来人工智能将迅速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主持人应当把握技术变革的机会,主动学习,善加利用,完成个人品牌的不断升级换代。
善用人工智能不仅是媒体的需求,也是主持人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大量新闻和背景资料中梳理出人物关系、事件线索等内在联系,帮助主持人发现隐藏的新闻点。图像识别技术也能够帮助主持人从繁杂的图片筛选中解放出来,找到图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传感器装置通过捕捉环境信息,能够为主持人提供大量的可供进一步筛选的新闻素材与数据。主持人能够从大量初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花费更多精力去研究采访对象,从人工智能提供的线索中向更深层次探究。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的重复性劳动,解放了人的时间,使人有更多精力专注于自身的特长,发展思辨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人类独有的能力,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能更加专注于自身的特性和优势,更具“人性”。对于主持人来说,人工智能语音进入新闻、配音等领域确实引起了一阵恐慌,但是优秀的主持人应以此为契机,更深刻认识到语言的灵活性和文化属性,利用人的长项和人工智能竞争,比如审时度势的能力、悟性和创造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想深度,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2017年“微软小冰”与小米公司合作,通过小米IoT开发平台全面进入智能家居场景,成为万物互联的入口,智能社区的出现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交4.0时代正在到来,新社交场景的出现也将改变媒体传播的方式,比如在Facebook Spaces这款卡通化虚拟社交平台中,用户可以设置个人虚拟形象,在虚拟3D环境中与朋友分享照片视频、进行3D绘画创作、玩游戏、自拍等。主持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技术将卡通人格混入现实人格,甚至可以通过可穿戴的智能装备,产生人格的延伸。未来人工智能设备将成为人们进入新型传播场景的接口,在混合现实场景中人的空间界限进一步消失。VR新闻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接近新闻现场的方式,类似混合现实技术的日臻成熟也将为主持人和未来的媒体节目提供无限的可能性。人工智能技术不止服务内容创作者,也同时服务用户,它可以对用户所处的信息世界进行整合、净化,不再让用户被信息包围,使用户可以主宰自己收到的信息,使媒体越来越懂用户所想与所需。(喻国明等,2017)鉴于此,主持人应该主动预见智能传播时代新的传播环境,从更加人本的层面理解受众或用户的需求,将基于新技术的虚拟人格、卡通人格等作为现实人格的延伸,增强创新能力,尽快融入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传播场景之中。
2016年日本的一档综艺节目《松子机器人》上线,作为全球首档以机器人主持的综艺节目,它由拟真机器人和松子本人在演播室内共同主持,通过“松子机器人”完成多项挑战及与观众互动。例如与素人嘉宾进行3天的独处生活,其间嘉宾渐渐放下对机器人的戒心,甚至对其倾吐秘密;挑战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最后发现孩子们对“松子机器人”的态度更加友善;和相声大师同台说相声,成功逗乐观众;在神社内给高中女生讲鬼故事大获成功。节目组通过人们面对松子机器人的不同反应,透析人们生活中的温情、冷漠、戏谑、荒诞等情感体验,为机器人赋予了人性的因素,使观众觉得他们不是在同机器对话,更像同真人交流。在演播室内,“松子机器人”与松子本人斜向相对而坐,这种位置安排将两位主持人并置于中心,在空间上显示出了权力的平等,引导观众把松子机器人作为主持人来看待。当然,松子机器人还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主持人,它在节目中的对话与动作均由工作人员远程遥控完成,只是在节目形式上完成了机器人与人类主持人共同主持的创意。松子本人实际上承担了大部分主持和评论的工作,他与机器人的合作实质上仍是与机器人背后的支撑团队的合作。但这种合作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主持人传播时代或许已经开启,人类主持人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也许明天就要与真正的AI主持人并肩坐在主播台前,共同向观众问好了。
2017年10月26日,沙特阿拉伯授予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机器人索菲亚公民身份。作为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拥有仿生橡胶皮肤,可模拟62种面部表情,具有出色的面部仿真技术。同时她还能进行人脸识别,理解语言,与人们进行交流。索菲亚在2017年参加了多次电视节目录制并一次次语出惊人,不少观众认为索菲亚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但事实证明索菲亚根本没有可能觉醒,参加电视节目的对话都是事先编写好的,多家电视台也成了这场骗局的“帮凶”。索菲亚实际上仍然属于比较初等的“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根据定义,后者应该具有真正的自主意识,能够达到第一人称主体世界内容的涌现,还包括意向性、命题态度,乃至自由意志的产生等。(翟振明、彭晓芸,2016)“弱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来说完全是工具性的,主持人完全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内容,经过人工智能赋能的主持人仍然是节目的主导者。有学者曾设想,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一旦“奇点”来临,就会有所谓“强人工智能”诞生。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整个人类文明也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境地,届时人类的传播活动将会怎样,媒介会怎样,包括主持人在内的传媒人会怎样,我们现在恐怕还难以想象。
参考文献
1.陈剑晨.论新闻评论的新趋向[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2),83-84.
2.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族人民出版社,2000:142-150.
3.梅剑华.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1-7.
4.金观涛.反思“人工智能革命”[J].社会科学文摘,2017(11):20-29.
5.王礼鑫.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15-19.
6.喻国明,兰美娜,李玮.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J].新闻与写作,2017(3):41-45.
7.余光胜,刘卫,唐郁.知识属性——情境依赖与默会知识共享条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23-29.
8.周剑铭,柳渝.两种“两种文化”交汇的人工智能[J].科学与社会,2018(8):59-71.
9.翟振明,彭晓芸.“强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J].学术前沿,2016(4上):22-33.
[1] 徐树华,博士,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王天一,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