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变革研究结果

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变革研究结果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体哲学视阈下将“身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身体是“肉体”的物质存在,它和内心活动、心智的结构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存在相结合的“躯体”。于是有学者认为,人的身体化结果就是认知,身体活动的整体性就是通过大脑思维的指挥,将肉体器官综合成整体的身体实践。将音乐与身体相结合是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音乐的生命力通过身体将肢体动作最终的整合才能展现出来。

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变革研究结果

音乐教育中身体整合性体现在:将身体投入音乐活动中,通过眼睛,耳朵和肢体等身体感官产生音乐体验,再将整个“身体”的知觉创造整合起来,“整个身体以一种不同于其他感觉的方式发挥作用,一般的声音——以及特殊的音乐——是通过整个身体去直接‘感受’的,包括皮肤和内脏。”[6]最终达到音乐在个体生命中的生成。

身体哲学视阈下将“身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身体是“肉体”的物质存在,它和内心活动、心智的结构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存在相结合的“躯体”。这就是个体生命的“身与心”“意识与物质”“理性与感性”的整合,即“身心合一”。无论是身体的存在体验,还是知觉的存在体验,都要以身体的感知为前提,然后再把身体体验和知觉体验相结合。于是有学者认为,人的身体化结果就是认知,身体活动的整体性就是通过大脑思维的指挥,将肉体器官综合成整体的身体实践。[7]就是将躯体的器官和身体的感官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整合达到认知的目的。总而言之,“体知”是身体认知思维模式的一种,即将身体置于一种情境化的体验中,以“体知”的感受为依据达到“身心合一”,意识和躯体交融的思维状态。从音乐本体来讲,它的存在方式就是“身体化”,一般情况下的身体表演是音乐身体实践的手段,所以“身体化”是必不可少的。[8]所以,音乐不单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它还是多种“身体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结果。在器乐演奏中,好的演奏家会将乐器与自己融为一体,把乐器当作自身肢体的延伸,通过身体的运动表现出来:

首先,身体器官和乐器融为一体,把乐器当作身体的一部分,同时把自己的身体想象为演奏的乐器,将身体与乐器的互动使身体发出的动作看作音乐表达的一种;其次,变换身体与乐器互动的过程,尝试不同的音响效果;最后,建立和谐顺畅的肢体语言和身体感觉。这就是将乐器演奏实践与日常联系结合成一个整体。将音乐与身体相结合是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音乐的生命力通过身体将肢体动作最终的整合才能展现出来。(www.xing528.com)

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聆听和身体体验是身体哲学视阈下感知音乐的两种基本方式和整合途径。耳朵作为聆听的身体器官,使音乐通过耳朵进入“身体”激发其他感官的感觉,身体会产生下意识的动作行为;身体的体验,则是在聆听的基础上,对身体的整体感官进行调动,将身体与音乐整合生成情感表现和对音乐的表达,完善生命体验和人格。因此,在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上,要体现身体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能将个体感受和意识整合生成的场所。

在这个过程中,提升音乐表达能力是身体认知的体现,身体整合又将肢体、情感、意识相融合,体现出“身心合一”的音乐魅力、生机和活力。音乐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身体随音乐有意识地律动、有感情地哼唱,并进行情感表达,将感知物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在身体整合中培养音乐感受、音乐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