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心合一: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变革研究

身心合一: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变革研究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合一”,根据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身心的体验来决定音乐学习“身心合一”的实践逻辑,从“心”的感受、“身”的创造,最终达到“身心合一”的情境。“身心合一”的过程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将身体、感觉、意念、精神完全协调统一的过程。“身心合一”的全面互动服务于生活的实践知识,通过激活身体的方式来建构一种个人化的知识。

身心合一: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变革研究

音乐教育中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合一”,根据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身心的体验来决定音乐学习“身心合一”的实践逻辑,从“心”的感受、“身”的创造,最终达到“身心合一”的情境。

人们通过运动将自身情绪转化为音乐符号,音乐教育中不止局限于训练耳朵、声音、手指,还应该平衡人的形体、形态从而唤醒人的天性和本能,来培养“身心合一”的和谐。音乐教育中开发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的内心感觉能力,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根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直觉的艺术。它凭借声音唤醒人们的听觉,从而使它的美和力量诉诸人的直觉。人们对音乐产生的共鸣,最直观的感受是“动听,又动心”,然后才能对人产生艺术、价值上的感染。这就是音乐教育“心”的感觉逻辑。“从动听到动心,正如从人的耳朵到心房一样,是有一段距离的,这段距离不远也不近。不远,是指听音乐从动听发展到动心并不难,因为音乐这门艺术很容易感人并引起听者心弦震荡。不近,是指听音乐如果只接受物理音响引起的生理感应,只停留在耳际,达不到心底,那和引起心理感染,感到动心,是大相径庭的。”[34]

学生在音乐训练中最为容易接受节奏和身体动作,通过音乐和身体之间内部和外部的深度交流,逐步完善和深化对音乐的内在理解,从而使身体的听觉、情绪与大脑的内在判断保持协调统一。“身”的创造,从肢体协调中内化音乐节奏,将身体本性的创造欲望发挥,实现“音动”到“行动”,“多维音”与“多样身”的有机统一。“身”的创造还体现在对音乐作品的再创造,达到音乐作品表演的身体、情感和表情的统一,把乐谱赋予身体行为时,需要体会作曲者的音乐情感,并与身体所处的精神世界合并,就是将身体的创造力在丰富的音乐积累和个性的表达方式之间,生成音乐作品的意义。“身心合一”的过程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将身体、感觉、意念、精神完全协调统一的过程。

音乐产生的根源是人类思想情感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发。悲伤的感情被激发后,发出焦急短促的声音;愉悦的情感被激发后,发出爽朗轻快的声音;开心的感情被激发后,发出欢畅和缓的声音;崇敬的感情被激发后,发出正直端庄的声音;爱慕的感情被激发后,发出柔和缠绵的声音。音乐通过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而产生,外界事物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的波动,使感情激动起来,就变现为“身”的行动。身体在相互协调产生的变化与“心”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乐”。因此,创造并参与音乐的意义,要求心智、躯体和感觉的相结合。“由于音乐是人类的实践,有社会基础的行为,各式各样的人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参与其中,因而有理由可以设想每一种在那种活动中可以大致得到表现的人类利益实际上就会这样去做。”[35]“成于乐”将身体进一步升华,音乐教育既可以允许身体暂时从理性中摆脱出来、进入“酒神”般的癫狂、感受生命的冲动、沉浸在难以名状的自在之中,并以身体作为途径实现“身心合一”的“礼乐”教化,获得群体认同。孟子曾说过:“仁言不如人声之入人深也。”这里所说的“仁言”是指说道理。“人声”是指音乐,认为音乐比讲道理更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音乐是通过情感的陶冶来实现“身心合一”的现实理论要求的。“身心合一”的全面互动服务于生活的实践知识,通过激活身体的方式来建构一种个人化的知识。无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都以鲜明生动的形象通过人的身体感觉器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音乐正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使人心产生感受,情感产生共鸣,性情得到陶冶,不知不觉中实现“身心合一”更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价值变革,将音乐教育的主体回归到实践中人的身体。身体主体身份既是音乐教育的认识主体、也是音乐教育的实践主体、还是音乐教育的价值主体、更是音乐教育的审美主体。音乐教育中人的身体与其活动对象(音乐)的共存共生过程,强调音乐教育的认识与实践统一于身体的实践之中,身体实践是音乐教育中认识与实践的主要途径。在“体乐入微”的音乐教育价值追求中,音乐教育过程通过人与人、师与生之间的音乐交往,建构与拓展“体”与“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实现“体”与“乐”的个性与社会性。“身心合一”的音乐教育价值取向,引导人身体音乐性的建构与拓展、涵养与传承,在人身体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和谐统一中与其他教育一起,促进人性的不断丰满,并随着智慧的开启、生命的润泽、人生境界的提升而实现和谐人生的理想。同时,为身体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构想提供了指导思想,在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建构中以“身心合一”为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联系,施教者与受教者都应尽展个体创新意识,在变革技能内容的同时改变自身。因此,深刻地剖析音乐教育的价值变革,清晰地把握身体哲学的观念,为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注释】

[1]王坤庆著.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王坤庆著.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3.

[3]张业茂著.音乐教育价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7.

[4]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5.

[5]王坤庆著.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4.

[6]张建云.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J].天中学刊,2002(6):5.

[7]廖家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意识[J].人民音乐,2010(04):66-68.

[8]刘森林著.追寻主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7.

[9]Mark Jenner.Body,Image,Text in Early Modern Europe[J].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1999,12(1):14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www.xing528.com)

[16]管建华.音乐、身体、空间文化与后现代性[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1):104-114+7.

[17]董云.回归身体哲学观的当代音乐教育[J].艺术百家,2012(03):254-256.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57.

[19]张璟.马克思身体哲学的当代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81-86.

[20][英]布莱金著.马英珺译.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14.

[21]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法篇(柏拉图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25.

[22]李晓林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

[23]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80华诞贺寿。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是总结。

[24]于建福著.孔子中庸教育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77.

[25]张再林著.中国古代身道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1.

[26]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3.

[27]赵馥洁著.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历史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4.

[28]修海林著.古远三代音乐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124.

[29]张业茂著.音乐教育价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2.

[30]李方元著.魏晋南北朝音乐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423.

[31]张业茂.钱勇.“以乐教和”的价值呢韩——古代中国音乐教育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3).

[32]张业茂.音乐教育与人的形象重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21-26.

[33]管建华著.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0.

[34]廖乃雄著.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316.

[35][加拿大]韦恩·鲍曼著.黄琼瑶等译.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