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使用表格进行数据计算-计算机应用技能

如何使用表格进行数据计算-计算机应用技能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60“拆分单元格”对话框3.对齐方式在对表格的排版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安排好文字的位置。默认情况下,单元格的上、下边距都为0厘米,如果将其下边距设置为0.5厘米,那么表格的效果将发生变化,如图2.65所示。

如何使用表格进行数据计算-计算机应用技能

成绩单、课程表、简历等经常都会制作成表格的样式,下面就来介绍文档制作中和表格相关的内容。

1.创建表格

Word 2016提供了6种创建基本表格的方法。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组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显示了插入表格的方法,如图2.56所示。在图2.56上方显示的单元格面板上选择第一种方法,若按住鼠标左键向右、向下拖动最多可以创建10×8的表格,而行列数大于这个数值的表格就需要使用“插入表格”对话框手动输入了,如图2.57所示,这也是创建表格最常见的方法。

图2.56 “表格”下拉菜单

图2.57 “插入表格”对话框

2.修改表格

表格插入完成后,很多参数都是默认的,如行高和列宽、表格的对齐方式等,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对表格进行一些调整。单击表格的某一单元格,功能区中会出现“表格工具”,使用它的“布局”选项卡中的命令按钮可完成表格的布局,如图2.58所示。

图2.58 “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

1)增加、删除行数和列数

(1)选择表格的某一列或行,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的“行和列”组中单击相应按钮,如“在上方插入”、“在左侧插入”,即可增加行或列。也可以使用右键快捷菜单进行。

(2)将光标定位在表格行末,按回车键,表格会在当前行下方增加一个空白行。

(3)要删除行和列,可以选中行或列,单击“行和列”组中的“删除”按钮,或使用右键快捷菜单操作,即可删除行或列了。

2)设置列宽、行高

(1)将鼠标指针放置于行的下边界,鼠标指针变成后按下鼠标左键并向下拖动可以改变行高。

(2)将鼠标指针放置于列的右边界,鼠标指针变成后按下鼠标左键并向右拖动可以改变列宽。

(3)若想精确地控制表格的尺寸,单击图2.58中“表”组中的“属性”按钮,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中,选择“行”和“列”选项卡分别进行行高与列宽的设置,如图2.59所示。在“行高值是”下拉列表中有“最小值”和“固定值”可选。当设置为“最小值”时,表格的行高会随着单元格中的内容进行自动调整;当设置为“固定值”时,行高是不允许发生变化的。

图2.59 “表格属性”对话框

  3)合并、拆分单元格

(1)合并单元格:选择两个或多个连续的单元格后,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的“合并”组中单击“合并单元格”按钮。

(2)拆分单元格:光标置于合并后的单元格中,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的“合并”组中单击“拆分单元格”按钮,在弹出的“拆分单元格”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参数,如图2.60所示。

图2.60 “拆分单元格”对话框

3.对齐方式

在对表格的排版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安排好文字的位置。在图2.61中,文字与单元格的大小与位置不是很合适,整张表格看起来不是很协调,如果要让它更美观一些,可以考虑改变文字对齐方式。

图2.61 表格示例

Word中一共提供了9种单元格内文字的对齐方式,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的“对齐方式”组中有9个按钮(图2.62),分别表示相应的垂直对齐和水平对齐方式。图2.63显示了在单元格中分别应用这9种对齐方式后的效果,这样读者对单元格内的文字对齐方式就不会有什么疑问了。

图2.62 单元格内文字的对齐方式

图2.63 文字在单元格中的对齐方式

在图2.63中,表格的第一行采用的是“靠上”垂直对齐方式,而最后一行采用的是“靠下”对齐方式,因此文字和表格的边框线十分接近。如果想修改的话,就在图2.62所示的“对齐方式”组中单击“单元格边距”按钮,弹出“表格选项”对话框。默认情况下,单元格的上、下边距都为0厘米(图2.64),如果将其下边距设置为0.5厘米,那么表格的效果将发生变化,如图2.65所示。

图2.64 “表格选项”对话框

图2.65 修改单元格下边距后的对齐效果

4.美化表格外观

Word中提供了丰富的表格样式可以快速地应用到选中的表格中,如果你觉得这些样式不具有个性的话,可以使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来自己装饰表格。“表格工具”有“设计”和“布局”两个选项卡,单击“设计”选项卡,功能区出现相应的组,如图2.66所示。

图2.66 “表格工具”的“设计”选项卡

1)自动套用表格样式

在图2.66所示的“表格样式”组中,单击“其他”按钮可以显示Word提供的所有内置样式。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种样式上,表格的外观就会有所变化。

自动套用表格样式使得表格立刻漂亮了很多,但在实际操作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表格原先已具备一定的格式,那么应用了表格样式后,原先的格式就会被自动清除。如果想在保留表格原先格式的前提下继续套用表格样式,则需要在选中表格样式时,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应用并保持格式”命令即可,如图2.67所示。(www.xing528.com)

图2.67 使用样式的右键快捷菜单

2)边框和底纹

同一个表格中不同的单元格可以设置不同的边框样式,如线型、颜色和底纹等,另外边框不一定非要是封闭的。在图2.66所示的“设计”选项卡的“边框”组中单击对话框启动器,即可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所有边框和底纹的设置都可以在此对话框中进行。

图2.68是一张添加了边框后的表格,表中内外边框的样式都不同,下面就以此例来进行介绍。

图2.68 使用边框后的表格示例

(1)设置表格边框:选中整张表格,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在“边框”选项卡的“设置”选项区域选择“自定义”,选择线条样式,如双横线,然后在右边“预览”区域的图示中,分别在其上、下、左、右边框进行单击,此时预览效果是双横线的外边框。继续选择合适的线条样式,如虚线,在右边“预览”区域的图示中,单击中间的边框线,如图2.6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后,内外边框线即可设置完成。

(2)设置单元格边框:选中第2行第2列的单元格,在如图2.70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2.25磅的线条,在“预览”区域的图示中,分别单击上侧、下侧、右侧的边框,即可进行设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图2.69 为表格设置不同样式的内外边框

图2.70 设置单元格的边框

  除了边框外,表格中还可以设置底纹,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底纹”选项卡中可以完成设置,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5.表格的特殊操作

1)跨页断行

什么是跨页断行呢?图2.71就是一个跨页断行的例子,在操作表格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默认情况下,表格的设置是允许跨页断行的,这样当某一个单元格中的内容不能在一页内完全显示时,剩余的内容会在下一页内显示,也就是说同一个单元格跨越了两页,显然这样的表格不美观。

图2.71 允许跨页断行的表格效果

如果想修改跨页断行的设置,则选中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行”选项卡,然后取消选中“允许跨页断行”复选框(如图2.72所示),此时原本跨页的单元格被整体移动到下一页。

2)重复标题行

一般来说,表格的第一行是标题行。如果表格中有很多行,内容需要显示在若干页中,可除了第一行外,其他页中的表格就不再显示标题,这给表格的阅读者带来不少麻烦。此时若想为跨页的表格设置标题行,只需选中标题行,然后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中单击“重复标题行”按钮即可。

图2.72 取消跨页断行的设置

6.使用排序和公式

1)数据排序

为了提高表格内容的清晰度,表格中的信息有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的“数据”组中单击“排序”按钮,出现如图2.73所示的“排序”对话框,设置表格按照“主要关键字”进行排序;如果“主要关键字”相同,则按照“次要关键字”排序;若“次要关键字”也相同,则按照“第三关键字”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表格是有标题行的,则要选中“排序”对话框底部的“列表”选项区域的“有标题行”单选按钮,“主要关键字”等下拉列表中才会出现正确的标题内容。

图2.73 “排序”对话框

2)使用公式

Word针对表格中的行和列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总数、平均值或最大值等。

(1)简单的行、列计算:如果要完成图2.74所示表格中“总分”的计算,可以使用Word中提供的公式。将光标定位在第2行的最后1列,单击“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的“数据”组中的“公式”按钮,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中可以看出,利用默认的公式即可。将光标定位到第3行最后1列,按照刚才的方法继续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公式”对话框中会自动出现公式“=SUM(ABOVE)”,此时应该将公式中的参数“ABOVE”修改成“LEFT”才能进行正确计算。

图2.74 使用公式计算表格中数据

(2)复杂函数:使用时需要注意函数和参数,包括运算符都要是英文的半角符号。Word中有以下常用的函数。

①ABS(表达式):求绝对值。

②AVERAGE(数字1,数字2,…,数字n):求n个数值的平均值。

③COUNT(数字1,数字2,…,数字n):统计变量的个数。

④INT(表达式):取整数。

⑤MAX(数字1,数字2,…,数字n):取n个数值的最大值。

⑥MIN(数字1,数字2,…,数字n):取n个数值的最小值。

⑦MOD(被除数,除数):取余数

⑧SUM(数字1,数字2,…,数字n):计算n个数值的总和。

函数中的参数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单元格的地址,其中列号用字母“A”、“B”表示,行号用数字“1”、“2”表示,如“A1”、“B2”等;也可以用如“LEFT”、“RIGHT”、“ABOVE”等表示一个区域的地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