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乡郝家台村西约五公里处的山梁坡上有个村子叫刘家窑头。这个村子1950年属四区一乡(乡址在二道湖)管辖;1958年属侯家河公社郝家台大队刘家窑头生产队;1963年与刘庄滩、沙井子合并为刘庄滩生产队;1965年刘庄滩生产队又合并入井坑、赵家塘两个生产队,不久又分为刘庄滩和刘家窑头两个生产队;1970年又合并为刘庄滩生产队;1984年与刘庄滩分开,为刘家窑头自然村。
刘家窑头地势高,在山梁的南坡上,向南望是莽莽苍苍的沙窝、山岭、沟壑,沙窝里生长着茂盛的沙蒿柴、毛柳,连绵的荒草一直蔓延到雷记沟、高家圈山梁上。站在刘家窑头山畔一望漫无边际的野草荒滩,让人总有一种浩渺的感觉。盘古开天地,移山流水,每一处地方都会给一个合适的安排,在刘家窑头这个地方,最合适的安排就是让荒草、沙窝把一座山头护卫起来。刘家窑头北面就是沙泉湾,西面连着哈巴湖,这些地方都是盐池县生态植被最好之处。沙泉湾的幽静和葱茏都来自于茂盛的花草树木,北京林业大学在这里设立了实验基地,大学教授带领学生常年住在这里安静地观察沙泉湾一草一木的生长,详细地记录着沙泉湾的生态变化。沙泉湾和刘家窑头村一山之隔,在这道山梁上行走,柳暗花明,南坡是刘家窑头,北坡是沙泉湾,其美丽景象常常吸引人既想走下南坡看看,又想走下北坡看,而一条砾石路又向哈巴湖景区延伸,沙柳摇摆着婀娜的身姿,一簇簇一丛丛,盎然的绿色鼓荡着浩瀚的气势,静谧的环境让人顿觉自己处在天地之尽头。
刘家窑头村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道过了几世几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刘家窑头的村民就是靠着刘家窑头的山水从过去走到现在的。正是因为刘姓人家居住在这里,一座山头就以刘姓命名了。他们依山打窑,劈崖建房,开荒种地,养牲畜,不离不弃的就是这座山头。在这座山畔上,他们看惯了南山云雨,也吃惯了黄沙漫卷的苦头。南山远景的亮丽也曾吸引他们心向往之,鄂尔多斯台地刮过的黄风也曾让他们无数次厌恶厌弃,但老祖先在这里开辟了基业,他们也就只能安心地守护着这里了。
大概因为这里山高沙窝大,刘氏家族的老祖宗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就选择了这么一处既便于登高瞭望,又便于躲藏的地方安身立命。但土匪无地不去,无处不侵害,刘家窑头同样常遭土匪骚扰。杀人不眨眼的土匪烧杀抢掠后村庄就是一片狼藉,哭喊声震动整座山梁,尸横遍野却又让整座山梁出奇地安静,安静中飘飞着血雨腥风。
20世纪50年代,刘家窑头村民在党的新政策感召下,开始新的创业奋斗。1958年,他们利用当地山梁上的石头办起了一家石灰厂,有12名工人,年产石灰200吨,年产值3800元。
刘家窑头北梁坡是有名的大沙坡,传说牛走出这个沙坡都会乏得筋疲力尽,故人称乏牛坡。风吹沙起,咫尺之间看不清人影,是一处典型的不毛之坡。合作化后多次治理,依然沙化严重。1992年,青山公社林场由刘里洼搬移到刘窑头,其目的就是根治乏牛坡的沙化。林场打井植树,做了许多工作,但治理步伐还是很慢。1995年春,青山乡党委做出决定,在每年春季义务植树季节,动员全公社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参与造林治沙,会战乏牛坡,经过几年的努力,乏牛坡沙化治理终于初见成效。(www.xing528.com)
1998年,盐池县水利水保局将刘家窑头确定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区,选择刘家窑头这个综合治理区的原因,是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艰苦,风沙压埋农田以致危极房舍、堵塞交通,农民生活困苦。刘家窑头小流域面积24.55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21平方公里,占90%。1997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区水利厅水保局和县水利水保局精心谋划,将刘家窑头确定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治理期为四年。治理期间充分利用浅层水,大力发展水浇地和节水灌溉种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65平方公里,治理率88.5%。治理后流域区内人均粮食产量由304.9公斤提高到708.6公斤,人均收入由629元增加到1512元,仅柳编一项每户年收入300至400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2001年,水利部、财政部将该流域确定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规模化推进基本农田建设。
刘家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拉开了刘家窑头村亘古未有的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大会战的序幕。治理的目标是调整农、林、牧业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科学化、合理化,促使农、林、牧业共同发展。
2005年6月,刘家窑头自然村又建起了宁夏全区唯一一个风蚀观测站,这个风蚀观测站是经盐池县水务局上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批准的。建立这个风蚀观测站是为研究风力侵蚀机理、做好防风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的。而刘家窑头风蚀观测站的前身是麻黄山水保实验站。麻黄山水保实验站成立于1957年,站址在赵家湾。该水土保持实验站成立后,采用沟坡兼治、林粮并重的方式,探索出一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宁夏全区推广。他们采取边试验边生产的方式,种植洋芋、玉米、荞麦。通过实验不同品种对土壤、水分、阳光、除草、施肥等需求,使洋芋亩产350公斤、玉米亩产50公斤、荞麦亩产55公斤,比实验区以外一般地区同品种亩产提高20%。成功培育并推广了荞麦和碧玉麦两个新品种。荞麦耐旱抗病性强,碧玉麦抗病性强,出粉率高。水利方面,他们开展了土壤含水量观测工作。通过观测,证实实验区比非实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增加30%以上。林业方面,种植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培育经国林。成功培育了枣树、杏树、沙果树等适宜山区种植的果树种类,而核桃、桑树、山定子(山荆子)因对水分要求高,未获成功。他们曾实验林粮间作,套种苜蓿。在幼林地,他们因地制宜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实现了林粮双丰收。在粮食作物行间种植苜蓿,改良了土壤,提高了水土保持率。通过多年治理,实现了试验区坡地梯田化、大地田园化、沟底川台化、荒山绿化。
麻黄山水保实验站在大山深处工作了48年,于2005年6月迁到刘家窑头自然村,由水土保持观测一变而为风蚀观测,可以想见刘家窑头山高风大之特点。
刘家窑头,欣欣向荣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