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谓行无行①;攘无臂②;扔无敌③;执无兵④。告诫爱民治国的执政者,绝对不可以轻敌,无“敌”的思想是绝对不可以有的。“祸莫大于轻敌”,爱民治国,保护好人民,体现老子的“三宝”精神,“慈”为第一宝。在道义上做到仁至义尽,在情感上对敌我双方的士兵都是个震撼。以上所述,表示国之利器已强大到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态势。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①;攘无臂②;扔无敌③;执无兵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⑤,哀者⑥胜矣。
【注释】
①行无行:不布阵。
②攘无臂:不用奋臂。
③扔无敌:没有交手的敌人。
④执无兵:不用拿兵器。
⑤抗兵相若:两军对阵,力量相当。
⑥哀者:受害而奋起反抗的悲愤者。
【解读】
本章主旨是以战争反对战争,以备战来反战。告诫爱民治国的执政者,绝对不可以轻敌,无“敌”的思想是绝对不可以有的。(www.xing528.com)
“祸莫大于轻敌”,爱民治国,保护好人民,体现老子的“三宝”精神,“慈”为第一宝。“慈”就是爱人民,保护好人民,免受伤害。
爱民、保民就得有“敌”情观念,早早做好战争准备,并且必须是不可战胜的战争准备、万无一失的防御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一、以和平面对战争。
二、不主动出击,“不敢为主,而为客”。
三、敌人进攻,宁退尺,不进寸。
在道义上做到仁至义尽,在情感上对敌我双方的士兵都是个震撼。
最后进入“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达到孙子兵法五事中“道”的要求。这样的战备,即使不布阵,不奋臂,不拿兵器,敌方也得有所畏惧,甚至心惊胆战,不寒而栗,何况有备而待,以逸待劳,以哀兵而战,其胜必矣。
以上所述,表示国之利器已强大到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