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哲学:第十八章大道废的深刻启示

老子哲学:第十八章大道废的深刻启示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道废,有仁义①;智慧②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读懂本章就等于认识了已经打上阶级烙印的“仁、义、礼、智、信”,就容易接受第十九章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和第六十五章的“以智治国,国之贼”的观点了。最古老的阐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大道废”,是指原来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变成天下者统治者一个人之天下也。

老子哲学:第十八章大道废的深刻启示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①仁义:指为统治者文过饰非、掩盖罪恶的假仁假义。

②智慧:指虚伪奸诈、阴谋诡计的邪用智慧。

【解读】(www.xing528.com)

本章阐述阶级产生、统治阶级形成后的“仁、义、礼、智、信”。读懂本章就等于认识了已经打上阶级烙印的“仁、义、礼、智、信”,就容易接受第十九章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和第六十五章的“以智治国,国之贼”的观点了。

何谓“大道”?最古老的阐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大道废”,是指原来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变成天下者统治者一个人之天下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大人(王侯大公)世袭以为礼”。周朝国君自称是“天之元子,君临天下”。裂土封侯时,主要封给周氏家族。

国家属于国君一个人的,同族成为贵族,官员成为管家,百姓成为奴隶。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礼记·曲礼》)。这是说,贵族和士大夫为非作歹犯了罪,可以不受惩处,而善良朴实的黎民百姓是贱民,是奴隶,没有人权,对他们不必讲礼貌,可以随意侮辱。如此讲道德,说仁义,其虚伪性和欺骗性,不是昭然若揭吗?同样,此时的智慧也就成为巧伪奸诈的源泉,集阴谋诡计之大成了。整个社会伦理颠倒,六亲不和。这时出现了许多调和君臣、父子和夫妇关系的贤臣及孝子贤孙;国君暴虐,国家昏乱,管家们忧心忡忡,冒死进谏,这样就出现了许多耿耿忠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