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5]最早将 CDMA应用到光通信中,提出了光纤码分多址(FO-CDMA)通信技术,并设计了光正交码。Salehiomran A等人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设计了一种空间外差式光CDMA接收机[6]。扩频技术还可以抵抗由室内荧光灯等人造光源产生的窄带干扰[7]。文献[8]证明了在可见光通信中采用光CDMA技术的可行性。文献[9]在VLC系统中,采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研究了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对系统性能影响。文献[10]研究了开关键控(OOK)CDMA室内光无线系统性能,分析了符号间干扰(ISI)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文献[11]提出一种基于码分多址(CDMA)调制的可见光定位算法,利用扩频码的正交性,对每个发光二极管(LED)所发出的身份识别(ID)信息进行扩频处理,在克服了码间干扰的同时,提升了信道的容量。文献[12]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序列扩频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扩频通信方法可以缓解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多径损耗,并且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安全性。文献[13]在室内红外无线系统中,考虑散射信道引起的符号间干扰,分析了脉冲位置调制(PPM)CDMA系统性能。文献[14]提出了一种评估多径色散对光无线通信CDMA系统影响的方法,分析了系统的误码率(BER),结果证明系统的BER受反射光的影响很大。但是,当数据率较大(超过100兆符号/秒)时,光信号在室内散射信道传播引起的符号间干扰,使传统的光无线CDMA系统很难实现,同时序列同步也很困难[15]。
多载波CDMA(MC-CDMA)是将OFDM和CDMA相结合的系统,其具有两种技术的优势。因此,在复杂室内光散射信道下研究MC-CDMA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文献[16]最早提出在光无线通信中使用MC-CDMA。文献[17]提出成像检测的自适应移动线带状多波束(LSM)MC-CDMA系统,并且比较了LSM与传统的漫射系统(CDS)的性能。文献[18]提出了点扩散角分集MC-CDMA光无线系统。文献[19]提出了通过载波选择降低MC-CDMA室内光无线通信发射功率。文献[20]提出一种降低复杂度的交织多载波CDMA(RC I-MC-CDMA)来代替室内VLC系统中的 MC-CDMA。文献[21]基于 Flip-OFDM,建立了可调光MC-CDMA系统。文献[22]提出将 ACO-OFDM和 CDMA结合建立ACO-MC-CDMA系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