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规划以学校课程整体为考量,对于推动学校整体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例如:学校课程规划应基于社区和学校发展需要,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切校情,更具地方特色和生命活力;学校课程规划有助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学校课程规划是让学生更好地“习得课程”,是一种课程文化的创设,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氛围;学校课程规划是一种合作性的课程开发,强调合作、参与和对话,有助于建设合作性学校文化;学校课程规划有助于彰显学校特色;等等。为此,学校应该要有课程规划的意识。有学者指出,要使学校课程规划能促进学校的有效改进,必须重视以下策略:第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第二,要善用人力资源。第三,要争取必要的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第四,应用不同的评鉴技术和不断做出改进。第五,将学校营造出学习共同体。此外,需要不断调整领导智慧,采取最适合学校的领导之术。[35]
为了保障学校课程规划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提升学校领导团队的课程领导与规划能力。学校规划的前提是学校领导团队拥有深厚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课程领导能力。[36]学校领导整合着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多数学校领导是学校的专业骨干,他们掌握着学校的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决定着学校的课程信念和课程实践原则。如果他们缺乏课程意识和规划能力,会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课程实践。因此,提升学校领导的课程意识与课程领导能力,对于科学规划学校课程具有决定意义。当然,我们要摒弃五种似是而非的观念:①校长学历高、经验好,但这并非代表他就能把学校领导得好,也非代表其所领导的学校可以提供优质教育。②教师团队学历高并非代表他们所提供的教育或教学属于高素质。③学生被训练成为考试机器并非代表他们接受了高质教育。④五星级装潢的学校,加上升学率甚高的学校也不能与素质教育等同。⑤搞一两个实验项目,即使出现一时的成效也不等同这是素质教育所然。[37]
第二,学校应当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由于我国教师教育中课程与教学模块的课程较为传统,重视更多的是技能、技巧方面,忽视对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的关注,以至于许多教师的课程能力先天不足。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多数学校领导重视行政权力和行政领导,忽视专业指导,更缺乏对学校课程规划的眼光和传统。因此,单凭学校个体难以做到有效的课程规划,需要借助外来的研究力量,共同对学校进行诊断和规划。学校的变革需要外力的支持,同样学校的课程规划需要有专业力量的支持。(www.xing528.com)
第三,学校应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课程规划是一种基于合作的活动,需要有共同愿景的支持,要有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推动。课程规划是学校问题的“合作行动研究”。研究即学习,研究是一种向外来研究力量的学习,一种向共同体成员的协商学习,一种凝练本校智慧的学习,以及一种自我反思的学习。成功的学校规划依赖于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当然,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并非易事。因为受到文化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应试教学文化的左右,虽然有不少学校领导人致力于超越“弱肉强食、恶性竞争”的应试教育文化,但其信念往往很难得到学校利益相关者的认同,需要通过领导者的高度领导智慧和有效实践来逐步引领:建立有助于学习的氛围;设定高期望;制定学校的目标;教导性的领导;组织上的沟通和建立家庭和社区支持。至于这个学习中心的内涵,课程领导者应致力将之建设成快乐(学生乐学、相互促进的)、安全(将校园暴力和滥用药物的发生机会减至最低)和充满伦理气息(关爱、和平、忠诚、专业、信任等等)的一种氛围。[38]
第四,要有一批具有人格魅力和专业智慧的课程领导。校本课程规划是一种艰苦的课程改革活动,需要有一个专业的、积极的志愿者团队,有一批既具人格魅力又有胸怀学校全局的眼光的领袖教师。校本课程领导者在规划学校课程时,需要给各学习领域及具体课程确定学习时数、考虑教师的配置及选择最好的学习内容。因此,课程领导与规划工作需要由最适切的教师来做最合适的决策,尤其是选择教材和其他学习材料方面。一个缺乏专业智慧的人会有较大可能做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决定。例如:在选择教科书时不能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未能恰当地选择可读性强的内容,不能引导学生的持续学习等;因为用人不当而导致所建议的教学方法与教科书的编写方法不匹配;等等。
第五,要积极争取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支持。当今特别强调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合作,强调校园开放和资源共享。一间学校的课程资源总是有限的,学校需要积极争取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支持。如个别学校开展“一日打工看社会”“百位名人是我师”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亲近,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尊重他人劳动的品性。学校虽有志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但一所学校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百科式的人才和相关资源,这就需要开拓校外资源和共享资源之道,让社会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对于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学校课程领导与规划者除了观念上的改变外,更需谋求与社会的合作,拓展课程资源,为学校课程争取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