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阳武术发展简介-庆阳武术发展概略

庆阳武术发展简介-庆阳武术发展概略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术作为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是同步的。进入近代,武术逐渐成为近代中国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出来以后,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秦、汉、三国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社的形成为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大发展时期。

庆阳武术发展简介-庆阳武术发展概略

武术作为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是同步的。武术萌生于远古时代夏商周得到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经过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不断丰富,宋代武术初步形成体系,明清时期不同风格的拳术和器械得到大发展,流派林立,呈现繁荣局面。进入近代,武术逐渐成为近代中国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出来以后,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

夏商周时期,武艺与生产劳动分野,而进一步与军事教育、礼仪等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并初步向多样性功能发展。武艺的内容主要包括远兵、长兵和徒手搏斗。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武王伐纣前夕,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有“庠”“序”等学校,其中把射、御、习舞干戈列为教育内容之一。随着军事斗争的加剧,不仅促使武术兵器由简单到复杂,向多元化发展,而且促进了攻防格斗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图霸,很重视技击术在战场上的运用,春秋初期管仲齐国招募全国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众者”(《国语·齐语》)来训练军队。齐桓公春秋两季举行“角试”来选拔天下豪杰俊雄,以勇授禄。“吴王好剑,百姓多疮癍”(《汉书·马廖传》),“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庄子·说剑》)。剑客、剑士、剑家的出现,反映了剑术开始从军事战场脱胎出来,步入宫廷和广大民间,与军中武艺并行不饽。应运而生的剑论在《吕氏春秋》《庄子·说剑》中均有记载,论述精辟,至今仍不失光彩。当时锻铸工艺发展,在吴越出现了制剑精良的名师大匠。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竞技性、表演性、娱乐性及健身性、多样性已经得到发展,使它从较为质朴单纯的军事武艺演变成色彩绚丽、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充分体现了武术的一大变革和武术初步兴盛的局面。

秦、汉、三国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汉以来盛行角抵、手搏、击剑等。《汉书·武帝本纪》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可见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形式已为群众所喜欢。随着“宴必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形式出现,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以助兴为由拔剑起舞意在刺杀刘邦的故事,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这一时期,有较多的武术著作问世。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伎巧十三家中,就收入了《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武术流派雏形开始出现,如曹丕在《典论·自序》中谈到剑术已有“法”而且各异,便证实了流派的形成;刀已取代了剑在军事上的地位,而剑却在非军事用途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汉代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觝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东传日本

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在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生相结合。然而由于玄学盛行,追求炼丹与长生不老,其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据南朝宋延年《皇太子释奠会》诗云:“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当时是指停止战争,提倡文教。隋、唐年间,少林武术已开始产生,唐代长安二年开始实行武举制,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武举制的创立激发了更多人的习武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对唐代尚武之风的盛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时剑术的发展遍及朝野,文人、武将妇女道家擅长剑术的人大有人在,如诗人“李白少年学剑术”。唐玄宗时,人称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为当代“三绝”。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里对公孙氏的剑术做了十分生动的描述。目前我们看见的“剑”就是在这个时期定型的。(www.xing528.com)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剑社”“相扑社”等。社的形成为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城市发达,在一些娱乐性的群众游艺场所如“瓦舍”“勾栏”中出现了大量以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不仅有单练还有对练,极大地促进了套路武艺向表演化方向的发展。“十八般武艺”一词在此时的《翠微北征录》中出现。宋代武术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军事武艺上,兵器种类增加,武艺多样化;表现在民间,武艺组织社建立,商业化的习武卖艺发展;表现在拳械技艺上,套子武艺有单练、对练和集体表演,同时打雷式的露台争交也出现了,对抗性手搏、角觝进一步发展。武术体系大致形成,奠定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格局。

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大发展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武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术、器械技艺都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自明代始,以戚继光、程宗猷、茅元仪等为代表,对宋以来的武艺技法和教学训练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记》都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并且明确提出武术的健身强体的功效。在清代,武术与道教养生的导引术进一步结合,并逐步形成武术内功。在此基础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注重内练的新拳种出现并迅速发展。此后,冷兵器在军事上的地位明显消退,由于武术具有健身、防身自卫的功效,所以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原来主要是口传身教的武术技术,用文字和图记录下来,作为习武练艺的范本。到了清代,大量的武术专著问世,如吴殳的《手臂录》、程真如的《娥眉枪法》、黄百家的《内家拳法》、张孔昭的《拳经拳法备要》、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这些著作中包括拳械的图谱、口诀、技法、拳理以及练气诀、养气论等,使武术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明代拳法有三十二式长拳、六步拳、猴拳、八闪翻、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棍技有少林棍法、紫微山棍、张家棍、青天棍等。枪法有杨家枪法、马家枪法、李家短枪、沙家杆子、六合枪、娥眉枪法、少林枪法等。刀法有单刀、双刀、偃月刀等。剑法有茅元仪《武备志》博采海外所得二十四剑势、郑若曾《江南经略》记载的“剑法六家”,其他还有明程子颖《武备要略》中记载的叉、硬鞭套路等。明代武术套路在种类、内容的丰富和结构、布局、完善严谨上都是前代不能比拟的。到了清代,拳术和器械的种类就有62种之多,包括不同拳种、器械的对练。著名的少林拳、内家拳、太极拳、八卦拳、八极拳均形成于明清。因此,中国武术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直到明代才逐渐露出近代武术运动的雏形。

在旧中国时期,中国武术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土洋体育之争,以及连年战火等都影响到武术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武术仍呈发展趋势,并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一些变化。鸦片战争之后,随着火器的大量输入,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的军事实用价值功能弱化,中国传统武术为人重新认识。当时有识之士倡导“强国强民”,一些以研究和开展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社团纷纷建立。如当时上海有“中华武士会”“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社”等,北京有“北京体育研究社”“中华尚武学社”,天津有“中华武士会”等许多武术组织。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体操学校”,1910年改为“精武体育会”,其规模最为庞大。孙中山曾题匾“尚武精神”。它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广罗全国武术名家,融合各家之长,消除门户之见,传播推广武术。以上海的总会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后来在一些省市建立了精武分会,还在南洋一带建立了海外的精武分会,将中华武术传播到了海外。国民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国术馆”,内设武当门,有高振东任门长,少林门由王平任门长,后相继在24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县级国术馆达300余,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国术馆系统。中央国术馆曾在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过两届国术国考,进行拳术、长兵、短兵、散打和摔跤的比赛,还组织过一些规模较大的武术表演活动,如1929年的“杭州国术馆游艺大会”以及各种国术训练班组织武术学术研究活动,创办了《国术旬刊》等,对当时武术发展起到一定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体育大量传入中国,体育在学校的位置得到确立,一些学校相继在体操中增添了武术课。1936年8月,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由11人组成的中国武术队前往表演。有太极拳、拳术、器械的单练和对练,历时一个小时,博得万余观众的赞誉。武术队还应邀到法兰克福和慕尼黑进行表演,反映十分强烈。武术队的表演向世界体坛展示了中国武术,揭开了近代武术对外交流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