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与身心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大学体育健康教程中的探讨

体育与身心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大学体育健康教程中的探讨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机体发育是指器官形态的改变和机能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统一性,促进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在高峰期,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其他年龄段更为迅速。

体育与身心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大学体育健康教程中的探讨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既是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因此,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一)体育对人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大脑清醒、思维敏捷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人体的一切活动信息、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来的,大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但它的需氧量却要求心脏总血流量的20%才能满足,可见脑力劳动消耗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小于体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特点之一是呼吸表浅、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低下,腹腔器官及下肢部分血流滞缓。长时间脑力劳动,会感到头昏脑涨,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和缺氧所致。而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在大自然新鲜空气中锻炼,可使疲劳的大脑获得积极休息,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使大脑保持正常工作能力。另外,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脑细胞会逐渐衰亡,大脑功能下降,致使大脑变得迟钝起来,但从事体育运动可以减缓这种衰老过程。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性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好像一个运输网,心脏是这个运输网的动力器官,血液通过运输网将养料、氧气运往全身,因此,心血管系统机能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进行体育活动可加速血液循环,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样就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使心脏产生工作性肥大,心肌增厚,收缩有力,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就大大减轻了心脏的负担。而且心率血压变化比一般人小,表现出心脏工作的“节省化”现象。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呼吸是重要的生命现象,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经常运动能使呼吸肌发达,呼吸慢而深,每次吸进氧气较多,每分钟只要呼吸8—12次,就能满足机体需要。体育运动可使人体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泡富有弹性,可增加肺活量

4.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适当的体育活动能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肌纤维变粗,肌肉组织有力,促进骨骼生长,骨密质增厚,提高抗弯、抗压、抗折能力。

5.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从事体育运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体验,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由于体育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体育运动还能调整人们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

6.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从事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使人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因为经常体育锻炼,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感觉敏锐、视野开阔、判断空间、时间和体位能力增强,因而能判断准确,反应灵活。同时由于经常在严寒和炎热环境中运动,可以提高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身体对气温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

7.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经常运动可使白血球数量增加、活性增强,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可以使中老年人保持充沛精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延缓老化过程,健康长寿。(www.xing528.com)

(二)体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体育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规律

人的生理发展,包括人的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长,表现为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以及身体的大小、高矮、体重增加。机体发育是指器官形态的改变和机能改善。人的机体只有正常生长发育才能使体质增强,体质增强又有助于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人的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反应有自觉能动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在言语参加下进行的。

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离开了生理发展,特别是大脑发展,不可能有人的心理发展。同时,人的心理发展也必然能影响生理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统一性,促进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2.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阶段性规律

对不同年龄的人在体育内容、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在生理方面,例如骨骼肌肉的发展,先是发展大骨骼、大肌群,随后才发展小骨骼和小肌群。神经系统结构发展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展先慢后快。儿童心理发展,总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先有高兴、恐惧等一般情感,而后发展为理智感、道德感。这一顺序不可逆转,也不能跳跃。人的身心发展又具有年龄阶段性,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性。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儿童少年时期,同化作用占优势,各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生长;青壮年时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基本平衡,有机体处于比较稳定阶段,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时期;中老年时期,有机体功能缓慢衰退。

因此,体育工作者就必须从受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还应当正确而循序渐进地对受教育者提出合理要求,既不迁就现有水平,又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在已有基础上,促进他们身心发展,以达到更高水平。

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和个别差异规律

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不均衡和个别差异。其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同一方面的发展上,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如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期。在高峰期,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其他年龄段更为迅速。

第二,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在较晚的年龄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水平。人的身心发展不仅不均衡,而且在不同人之间也是有差异的。表现为:在同一方面,不同人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不相同的;在不同方面的相互关系上,不同人有个别差异。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儿童身高是早长,有的则晚长;有的儿童在8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能够接受中等教育,有的儿童抽象思维在十四五岁时才有显著发展。

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体育教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成熟水平及时期,使教育与成熟程度相适应。由于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体育工作者既要照顾年龄特征,又要重视每个人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