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融媒体报道可以获得的资源更多,同时融媒体报道的可控性会减弱。随着媒体融合的技术不断提升,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跨越,以5G为特征的新技术呼啸而来,相对应的,大数据、云计算、AR等技术日趋成熟,开始运用到融媒体传播实践中。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融媒体报道将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普及,融媒体新闻报道的实践范式也将逐渐发展稳定下来。
就目前趋势看,未来融媒体报道发展有如下几个趋势:
首先,就组织传播的范畴看融媒体报道将面临从强组织到弱组织的发展过程。关于强组织与弱组织,笔者认为强组织就是既往提到组织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即在产业实践中控制新闻生产全流程的力量,从媒介议程设置、策划采访,到稿件撰写与媒介传播过程,均处在组织传播的影响范畴之内。互联网新媒体得到发展后,特别是web2.0时代以来,人们感受到新媒体环境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释放,“人人即媒介”的互联网环境得到建构,于是“去组织化”“去中心化”的言论不绝于耳。事实上,新媒体的平台属性弱化了既往的强组织传播力,但弱化不能等同于消无,传播的组织性也必然存在,不过是从强组织转向了弱组织,其中复杂系统环境中的自组织现象开始出现。
在当下的融媒体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作为组织传播活动者,突出强组织传播的作用和影响。不论是多媒介形态的协同组织,还是媒介自生的组织形态,都属于强组织范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高,智能媒介会逐渐参与到融媒体报道活动中,这样,融媒体报道将向着弱组织传播的趋势发展。这里的弱组织是融合的媒介形态依靠智能计算关系融合链接,这里技术似乎决定着融媒体报道的组织形态,但背后显然离不开创设主体的意识,因此呈现弱组织性的特征。
其次,就媒介渠道来看融媒体报道将面临开放平台传播、融媒体矩阵的扩散趋势。目前融媒体报道大平台传播、融媒体矩阵扩散已初露端倪。看似碎片的矩阵已趋向于高度协同,开放平台不仅包括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还包括了传统媒体的同步跟进。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呈现出融媒体化、移动端矩阵化传播,一个舆情的出现也会产生正向的、协同性的因应。平台开放还有另外一层解读,那就是融媒体议程设置的开放性,当下融媒体报道由传统媒体的大报大台设置议程,主要集中于可策划的大型新闻事件,如国庆70周年大阅兵、建党95周年系列报道、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等。未来的议程设置开放意味着一般性新闻事件,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议程设置,并完成相关的新闻内容生产,如图文信息、视频现场的拍摄等,并就此完成相关的融媒体报道。当然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也会跟进并参与融媒体报道,共同推动报道的议程设置。融媒体矩阵的扩散,意味着更多的融媒体加入到传播环节,以联盟的方式参与报道。
融媒体报道的矩阵传播意味着融媒体不会以单一报道形态出现,而是组合式报道,参与报道的主体是多元的,融媒体面向所有媒介、所有个体开放。报道由一个核心事件或话题引起,吸附不同视角、不同媒介形态符号的持续叠加,由此形成动态的融媒体报道的复合体。
再次,就传播效果来看融媒体报道将开启沉浸传播、全觉传受的感知体验。媒介叙事的目的在于建构一种情境,人处在情境中能够获得“在场”的体验。媒介形态的演进与变迁路径一再表明,媒介始终朝着“人性化趋势”和“在场化体验”的方向演进。从媒介环境视角看,媒介是“人”的器官功能的不断延伸;从人的认知视角看,媒介是将新闻事件重新建构以逼近原生态的技术力量。显然,随着5G技术的不断推广,未来的融媒体报道在突出可视化报道的同时,直播化体验将得到突出体现。直播化体验强调在场性,未来的3D技术、全息技术等运用到直播过程中,将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震撼。2018年底,一种借助免费和开源的视频编码软件Open Broadcaster Software(OBS)的Vimeo Depth Viewer面市,这种全新3D相机能够实现实时视频流的直播,“立体三维内容”将走向普通公众。“远程呈现”技术能够使“在虚拟3D空间中出现的影像确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融媒体报道通过“远程呈现”的直播技术,将千里之外的场景送达到每个“与众”面前,全觉体验,深度沉浸传播,更大的媒介时空环境将得以建构与呈现。
应该说,未来的融媒体报道将不断消除媒介形态带来的影响,强调“与众”的在场感受,由此产生全新的互动体验。人处在融媒体报道环境中,在可视化表达、数据化呈现中寻求个性化的叙事和传播,人本身也成为融媒体报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满足了个体对于信息传播的体验与需求。
课后思考与练习
1.在具有场景特征的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具有哪些特征呢?
2.谈谈融媒体报道中的主体有哪些?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报道中的主体有哪些特征?
3.试分析融媒体报道中存在哪些关系?
4.谈谈融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
5.根据融媒体报道知识,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宣传策划一篇融媒体报道,根据选题特征拟定题目并写出采访思路。
拓展阅读
【两会报道案例】黑龙江台:四大“融”点展示融实力[14]
面对今年第一场全国性的重大时政报道全国两会,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汇聚全台16个频率频道、2个网站、1个APP、75个微信公号、907.5万粉丝全媒体平台资源,派出70名全媒体骨干编辑记者“全媒体报道舰队”,以先进高配的融媒体技术、创新多样的融报道手段、海量生动的融报道产品,创意有趣的受众互动,厚积重发,“硬核”出击,与广大受众共享一场全国两会融媒“盛宴”。
近年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坚持一体化深度融合战略,通过构筑“1+4+N”即“广播电视+网络、APP、微信、微博+微信小程序、短视频等融媒体产品项目”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以及依托新媒体受众流量打造的“时政新闻品牌、垂直服务品牌、外宣品牌、主持人品牌”4个融媒品牌集群,使龙广电融媒生态和发展空间得到突破性发展,融合传播力、公信力、影(www.xing528.com)
响力得到全面提升。这次秉持“四融理念”全面进军两会融媒体报道战场是对融合发展成果的大展示。(欲知案例全文,请扫二维码)
【注释】
[1]张成良:《融媒体传播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8-39页。
[2]张成良:《融媒体传播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3-25页,第33-35页(共3246字)。
[3]徐沁:《媒介融合论:信息化时代的续存之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58页。
[4]Snead,B.2003.Sulzberger leads“gray lady”into colorful ear.http://www.ljword.com[2016-11-7].
[5]焦洁.2015.平台型媒介:一种新型的融媒体.西部学刊,(13):20。
[6]彭兰、杨影:《移动时代媒介的新要素》,《新闻记者》,2015年第3期。
[7]王建平:《融媒体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声屏世界》2016年第3期。
[8]栾轶玫:《融媒体传播》,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9]周子渊:《传统新闻受大数据的影响与转变分析》,《编辑学刊》,2014年第1期。
[10]叶济舟、燕婕:《融媒体报道中“三微一端”的模式构建》,《青年记者》,2019年第11期。
[11]对于新媒体受众,有研究者(杨继红,2008)称为“主动受众”,也有研究者(邱林川、陈韬文,2011)称为“创众”。考虑到跟观众、受众以及大众的关联。新媒体受众与传统受众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主动传播,而非被动收受,主动受众的实质仍然未能确定主动参与不同形式创作特点;而“创众”则强调了新媒体受众创作者的特殊身份,实际上新媒体受众既包括一般的新媒体浏览者,也包括参与生产和传播的创作者,因此仅以“创众”来界定新媒体受众也未能穷尽新媒体受众的特征。我们以考虑到新媒体受众参与传播以及主导传播的特点,使用“与众”这一词来定义新媒体受众。后文中也多使用“与众”来指称新媒体受众。参见张成良:《融媒体传播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66页。
[12]杨保军:《简论智能新闻的主体性》,《现代传播》,2018年第11期。
[13]尚必武:《叙述聚焦研究的嬗变与态势》,《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4]来源:国家广电智库,2019年3月7日,网址:http://www.hljtv.com/folder708/folder10243/folder10246/2019-03-07/610925.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