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新闻评论的影响与互动

广播新闻评论的影响与互动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至今日,广播新闻评论的播报方式仍有着较深刻的影响。在新闻事实的叙事环节中,不断融入听众的互动评论与主播同步交流的观点,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穿越时空形成共同在场、多方联动的广播新闻评论场景。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播享有组织调度评论者进入场景的权力,场景的开放性和技术的支撑为这种引入提供了足够的保障。首先是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

广播新闻评论的影响与互动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不同于报刊评论,其独具的视听语言风格更有利于在场性、类交流情境的产生。20世纪50年代,胡乔木就提出广播“要学会走自己的路”,希望广播工作者能摸索出一条具有广播独特语言规律的新闻评论文体。电视的出现,在声音的基础上声画同步的传播模式使得新闻传播的“在场性”进一步增加,极大地改变了文字符号写作交流所面临的困境:文字传播对于读者文化要求成为报刊进一步大众传播障碍。广播与电视时空拟定的“在场性”虽然只是一种建构式的存在,但不可否认,广播电视的即时性播放造成“在场倾听”“在场观看”的特征,这种情境在新闻评论体现的更加明显,“类交流”的特征增加了受众的在场仪式感。

(一)广播新闻评论的表现与特征

广播新闻评论最初是文字的口语化表达,就是将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口语化表达出来,这其实仍然是书面文字的传播,只是改变了传播渠道。随着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利用广播传播特征确立的新闻评论范式逐渐形成,由书面文字化表达到完全的口语化表达,广播新闻评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吸引来越来越多听众的关注。时至今日,广播新闻评论的播报方式仍有着较深刻的影响。

口语化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评论是依靠听觉收受的,那么当静态的文字成为动态的声音时,传播的即时和线性结果意味着:听众收受与理解的过程应该尽快完成,否则语意就无法有效传达,这样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就成为一种可能。口语化的表达不但有利于语言传播,同时其生活化的特征容易得到听众的认可。当然,即便是口语化的表达,其叙事逻辑仍然是清晰可以触摸的,这不同于日常对话的口语交流。

多要素的音效构成

广播与电视新闻评论文体一般比较相近,以新闻述评为主,这种评论强调情境的创设,因此会通过音效的使用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一般而言,广播新闻评论的声音由采访者的录音、记者的旁白、大段落的评论组合而成。多要素的音效构成,使得新闻的现场感更强,突出在场气氛,使听众感受到身临其境。

实时交流的在场形态

广播能够提供在场评论,通常表现为单一向度特征,即一个人的口语评论表达,这样的评论不能构成交流的回路,因此,评论本身只能看作是拟态的。多个评论主体共同在场的交流评论构成了不断完成的回路,这样不需要提前设定情境的交流式的评论更加生动,语境更加完整,评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评论

融媒体时代,人人皆在线,人人皆可以参与新闻评论,这使得广播新闻评论不论是话题还是传播方式,都向着开放边际、去中心化的态势发展。在新闻事实的叙事环节中,不断融入听众的互动评论与主播同步交流的观点,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穿越时空形成共同在场、多方联动的广播新闻评论场景。

广播新闻评论的抽屉式模式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评论场景建构的模式中,笔者借鉴了抽屉式传播模式进行分析:这种传播模式以节目主播为中心,由新闻事件本身、粉丝群体和参与评论者组成新闻评论多元主体(见上图)。其中,节目主播作为传播模式的核心组织力量,好比拉抽屉的人,其他参与各方好比三个盛满东西的抽屉,媒体评论主播通过与各评论主体沟通互动,抽取各主体的评论信息,经过整合(评论)后呈现给受众,再通过受众反馈,及时将反馈信息传递给上述评论者,形成信息传播的完整链条。

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播享有组织调度评论者进入场景的权力,场景的开放性和技术的支撑为这种引入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当然,广播媒体受限于符号选择,其融媒体支撑表现在时空场景调度的高度融合上,加入评论场景的既有媒体人,也可以是专家学者,抑或是普通公民,而且这种加入可能不需要策划与准备,可以即时性联接与匹配。

新闻背后

快递员李春兵被打断10根肋骨事件的广播融媒体评论

杭州之声的中国新闻名专栏《连线快评》曾经播报《快递员李春兵被打断10根肋骨,只因晚了5分钟》这条新闻,《午间道》对快递小哥的职业生态进行了重点关注和评论。在融媒体评论环节,节目增加了三处链接:

1.链接首先引用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让快递小哥有保障、有尊严》。表明“快递业传递的不仅是产品货物,更是情绪和人情味”。这一链接带来了不同媒介评论员的观点和立场,对于正在播出的节目而言,这种评论“增量”有利于引导舆论。(www.xing528.com)

2.接下来链接的是听众通过微信发来的图文信息。听众发来的是一张顺丰上市仪式上的图片,快递小哥与顺风老总一起站在敲钟台上,这位小哥就是2017年在北京汽车剐蹭事件中被打的那位快递员。这一链接强调了类比论证的图文效应,丰富了评论本身的视角。

3.最后一个链接来自于杭州之声官方微信的留言。留言是听众将《成都》改编成快递小哥版,为此,节目还播放出网友的一段原唱,增强节目的可听性,这样的评论强化了民间的声音和立场,这对于引导舆论、提高听者的参与性大有裨益。(欲知案例全文,请扫二维码

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新闻评论,事实上已经超越了节目形态本身,而是通过新兴媒介关系注入新的动力,由此形成场景化的传播环境,推动更加广泛的用户参与意识的形成。因此,可是这样说,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新闻评论,“绝不仅仅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简单的传播活动,而是反映着以新兴媒介为主导的新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到来”。[4]

(三)电视新闻评论类型与特征

与报刊类新闻评论及广播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具有更加丰富的符号形态,其兼具了报刊与广播的评论表现与特征。以声画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全域地突出在场化评论表达的传播效果。

1.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经历了从单一的文字口播评论表达,到口播加电视画面的复合时代,再到新闻事件报道与评论交叉的述评时代,最后到演播室现场直播交流参与的评论形态,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评论类型。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根据新闻事实与意见性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和述评结合型电视新闻评论形态。

首先是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在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陈述性信息与意见性内容的比例为1:4左右,这里的陈述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的由头和开场。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具的媒介形态,其传播优势在于在场性表达,因此新闻事件本身的叙事能够引发评论本身的关注。

在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借由谈话建构的传播环境更容易推动评论者之间的观点表达。当然,结合谈话类节目特点的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形式也是灵活多变的,常见的是由主持人组织形成对话式的新闻评论,如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栏目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评论,或作为我国第一档“个人化的新闻评论节目”《时事开讲》,这类评论节目一般由主持人抛出问题,评论嘉宾根据主持人提问展开评论;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采取连线的方式进行交流评论。此外,通过设置一种家常聊天模式的新闻评论也曾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这种评论一般不预设主题,话题轻松,容易带入情境,产生共鸣。此外,电视新闻评论也可以设计成沙龙式的评论,如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电视栏目《实话实说》。

在述评结合型电视新闻评论中,叙事性信息与意见性的信息比例相当或更多一些。这种文体的电视评论一般是边叙事边评论;也有的先叙事后评论的,这样评论信息的比例会更低一些。这种新闻评论强调事实呈现,通过现场展示强化评论的深刻性,“用事实说话”的“镜头”是叙述性信息表达的主要方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就是通过调查叙事引导评论的述评结合的新闻评论栏目形态,笔者曾工作的吉林电视台《纪实栏目》同样也是通过述评的叙事加以评论的。

除了上述两种类型外,电视新闻评论还包括主持人单独评论,辅助以新闻案例的栏目类型,这种电视新闻评论包括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就是以鲜明的个性评论、犀利的评论语言风格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2.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

相比于报刊类新闻评论与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不论从场景叙事性、评论的多角度性等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将新闻评论依托于具体的新闻事件之上,就新闻事件本身来展开评论,它在理性叙事的基础上强调情感诉求的相结合,它将现场画面与评论内容融合在统一的时空环境中,增强情感诉求带来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具体特征包括:

依托于新闻事实之上,用事实说话。电视新闻评论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基础之上的,它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能够发挥现场采访报道、声画一体建构的独特优势,以可见、可听、可感的视觉与听觉形象,建构一个“眼见为实”的新闻评论场景。

新闻叙事与评论交叉进行,相互确证。电视新闻评论一般都采取述评结合的方式,边叙边议,叙评结合。调查性新闻评论,在记者主动参与掌握新闻事实的同时,抓住事件、情节等逻辑关系,引导观众的关注与思考,适时的评论能够引起观众的认同感。

情感诉求的感性与逻辑结构的理性高度融合。电视新闻评论要达到说服与认同的内在统一,就要求在讲究视听符号传播手段,营造客观评论氛围的同时,更要注重调动观众的情感,使观众与评论本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电视新闻评论保持客观态度、情感诉求的沟通,通过情感因素带动认识和行为因素,有效推动评论信息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