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发展,给时政报道带来了更多更先进的表达方式:官方微信、官方微博、H5作品。时政报道要想出彩,除了在内容表达上要敢于求新、创新,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的表达方法之外,也要大力借助新媒体渠道,将时政报道更好地传播出去。麦克卢汉曾说过:“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3]麦克卢汉的话虽有些偏颇,但时政报道融入主流融媒体技术的潮流,借力新媒体技术,确实能够有效地提升时政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
1.以小见大故事化表达
融媒时代,碎片化、浅阅读风行,篇幅长、干巴枯燥、生硬难懂的内容已不再受人关注,而内容故事化的表达更讨受众“欢心”。把原本枯燥、生硬、无趣的信息、经验、事件转变成人物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活动转换成生动感人的故事,让新闻更有趣味和故事性,让“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复杂人性的刻画,一个感人细节的关注,都能让一篇时政报道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迅速拉近时政报道与广大受众的距离。
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有别于以往单纯、枯燥干巴的各行各业的成就报道,《北京日报》开设了《这事以前没想到》专栏,采用“主稿+漫画+新闻链接”的方式,推出了《咱工人也有了工作室》、《没想到家门口能通三条地铁线》、《公交票价比十年前还便宜》、《农民种地不用下地》等9篇报道,每篇稿件均是新闻记者深入基层细心挖掘,通过讲述单个老百姓的故事,再用新闻链接的方式,将单个老百姓的故事拓展延伸至一个领域。这组报道通过以小见大故事化的呈现手法,文图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故事性、可读性都很强,备受广大读者欢迎,成为《北京日报》党代会会外报道的一个亮点。
2.灵活运用图示、动画
时政新闻报道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当地重大政策的发布进行解读,这种稿件内容大多篇幅长、数字多、难理解。如何让这种“硬邦邦”的新闻也能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内容采写上注意多用老百姓读得懂的语言之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且威力巨大的“杀手锏”—— 就是运用“图示”和动画手法,变枯燥的数字和会议文件为形象的图示和动画,有效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
例:《南方日报》2018 年5月31日报道关于《7月起下调一批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新闻,进口关税报道这种专业数据和名词,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可能比较难懂。于是《南方日报》在报道的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和改善,使用了图示《关税大降!买洋货更便宜》,将与百姓所相关的信息,分类用图示展现给读者,让受众一目了然并且通俗易懂。这种创新的形式相比原来乏味枯燥的数据新闻,更加有“亲和力”,老百姓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又如:2016年在全国两会省级卫视新闻全网传播排行榜中,《贵州新闻联播》位列第四,靠的就是特别栏目《两会多看点》:聚焦“未来五年,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这个小版块,把枯燥无趣的会议文件变成了生动可感的数据和动画,主持人带领观众跟着“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飞速穿越到2020 年,一览美好幸福生活新愿景。[4]正是因为有了全新的动画呈现方式,枯燥的会议新闻变得非常有看点,也因此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认可。(www.xing528.com)
3.创新多媒体呈现方式
融媒时代,时政报道也要与时俱进,创新采用多媒体的表达方式,让时政报道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2013年5月28日,为纪念上海解放64周年,《解放日报》特地推出一篇当年参与解放上海战争的人民解放军老兵寻找当年生死兄弟的特稿《战友》。与此同时,由解放网以此文为基础打造的全新概念多媒体特稿《战友》也一起上线。《战友》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声光多媒体交互技术,展现了人民解放军老兵的老照片、作战地图、采访音频,以悲怆的小号独奏为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多媒体写作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细节体现,融文字、图片、声音于一体,表达更具感染力。多媒体呈现方式昭示着一种特稿写作的全新方向——既没有丧失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又让传统的新闻报道重新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进而在融媒体时代具有了更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此外,每年两会的报道,也是时政报道创新发展的体现。各大媒体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在这场命题作文的竞争中取得自己优势,彰显出时政报道突出的时代特色。2017年多家媒体便将“H5产品”收入了自己的时政报道。在这一次的报道中,“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十分具有特色的“英国小伙讲两会”,是一个来自英国约克郡的小伙子制作出来的。用微视频形式来介绍中国的两会和发展现状,内容则是在两会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热词。在这个视频中,这个小伙儿置身在一个巨大的课桌上,在变化的背景中穿梭。每一个背景都代表着中国发展历程的场景,这个英国小伙儿介绍了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和频出的两会热词,生动活泼的样式令人耳目一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则推出了一款流传速度迅速且传播度广泛的“王小艺的朋友圈”,作为H5的视频内容,观众会跟随女主播王小艺一起来看她介绍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王小艺通过介绍自己朋友圈的信息向观众展示在两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特别节目。观众仿佛在浏览自己的朋友圈一样,带入感消除了时政报道的枯燥和乏味感。[5]
英国小伙雷格·方舟讲两会
央广H5“王小艺的朋友圈”截图
2018年《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人民网,在两会期间推出全新栏目“直通中南海”留言板,也成功创新时政传播报道。该留言板通过与网友全新互动的形式,一一聚焦房价、教育、医疗、工资、反腐等方面的新闻,因为无数网友的互动、反馈,让这些原本生硬的时政新闻活了起来。这种全新鲜活的时政报道模式,也是很多主流媒体可以继续尝试的。[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