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15 年前后,宁波城内有老大鸿寿、宋鸿记、老翔记等京剧班10余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上层市民已经不能满足于在城隍庙等地看戏,而是把到戏院看戏作为一种日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当时,宁波的戏曲演出市场格外繁荣,江北岸的环球舞台、天胜舞台等处云集了众多观众。演出市场的繁荣也推动了更多演出场所的建立。1914 年6 月,利宁公司的经理武允文在江北岸创立了新民鼓舞台,并渐显竞争力。
1915 年3 月,演出新剧的俄商美华新剧戏园、春柳戏园相继成立。同年8 月,美商在宁波董家河嘴创立群英茶园,不久,又有俄商建起竞舞台。群英茶园邀请王无恐、金玉如等来宁波演出新剧,形成与竞舞台同演新剧的局面。
1918 年3 月,位于江北岸的鸿声茶园也宣告开业,该茶园邀请到了京剧名家盖叫天来甬演出。1914 年至1919 年这段时间,宁波的戏剧演出形成了传统京剧与新剧并存的局面,演出形式也更吸引观众。如1918 年8 月29 日,华商新民鼓舞台在演出京剧《伐子都》的同时,还“附演电术中外文武奇门戏法”;位于宁波李家祠堂侧、美华戏园旧址的“笑舞台”则邀请到“新剧庄严正生”李天然、“新剧第一生旦”王幻身等演出《周郎》《真假爱情》等剧目。
1924 年4 月5 日,盖叫天应商业大舞台邀请来甬演出《乾元山》《就是你》,当时盖叫天的知名度已经相当高,在演出的第一夜,剧场门口就悬挂“客满”牌子。打炮戏《乾元山》中,盖叫天饰演哪吒,身段动作敏捷,又带有稚气,给人以生龙活虎、天真可爱之感,活脱脱像人们所想象的神话中的英勇神童。接着他把手中的缨枪、乾坤圈舞得出神入化,博得观众满堂喝彩。
1925 年,随着时局的好转,在戏院组织者的争取下,原来很少能在夜间看戏的宁波观众,也开始有了夜间观看戏曲演出的机会。当时,宁波城内还有老大鸿寿等戏班演出,成为市民的娱乐内容。1927 年宁波设市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1927 年,甬江大戏院开始专业电影放映,开启宁波戏剧新篇章。
1931 年2 月,民光大戏院开幕,拉开了宁波戏曲繁荣的大幕。起初,民光大戏院以演出京剧为主,其开幕演出即为老大鸿寿班的京剧表演。如1938 年7 月,老大鸿寿班就在民光大戏院演出了六本《狸猫换太子》、二本《战国春秋》等剧目,也有不少观众来观看。
1934 年初,右营巷天然舞台建成。经理何志庚请来了以著名武生王虎辰、著名大面刘奎官为首的一副京剧戏班演出《周瑜归天》《狮子楼》等折子戏,以及《桃花女》《白状元祭塔》《狸猫换太子》等连台本机关布景戏,轰动一时。(www.xing528.com)
1935 年10 月下旬,“麒麟童”周信芳受邀来甬演出,主要搭档演员有王兰芳、马箭云、刘韵芳、刘斌昆、杨寿山、周五宝、王永亮、赵云卿。刘斌昆在上海,人称“江南第一名丑”。
图1-7 周信芳演出旧照
从20 世纪初至40 年代,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层出不穷,而且,这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如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马(连良)、麒(周信芳),净行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丑行的萧(长华)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
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20 世纪40 年代末,许多名角流派曾来宁波登台。抗日战争时期,宁波城区的京剧戏班上演《风波亭》《活捉东洋人》和田汉编写的国防戏《新雁门关》。此后京剧未有大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