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富校园精神生活的基础

丰富校园精神生活的基础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丰富,或者说全面,是校园精神生活的基础。所谓丰富或全面,就是要尽可能地提供各种可能,拓展儿童的世界,使之拥有多元化的选择,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等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力,书籍就成了最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源泉。这一节日的某些仪式已成为传统仪式。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小学教师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对美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精神生活的整个结构及其在集体中的相互关系。

丰富校园精神生活的基础

丰富,或者说全面,是校园精神生活的基础。

所谓丰富或全面,就是要尽可能地提供各种可能,拓展儿童的世界,使之拥有多元化的选择,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在帕夫雷什中学,校园精神生活无疑是丰富的:

学生刚入学,首先进入的不是精确的学科学习,而是“快乐学校”。9月份,孩子每天在教室里上课不超过40分钟,10月份不超过两个小时……更多的时候,孩子们是待在大自然中,在游戏中,绘画中,在童话王国中自由地翱翔,自由地舒展着精神。

等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力,书籍就成了最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源泉。学校的图书角,丰富的家庭藏书,像汩汩的泉水一样滋养着孩子的心灵。这时的阅读,主要不是指“第二套大纲”,不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第一套大纲”(那只是收获之一),而是为了孩子精神生活的充实完满:

我尽力使个人阅读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每一两周学生就要从图书馆借走一本书,并进行朗诵。没有这一点,就不可能培养扎实、稳固的迅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

一年级时,我就力求使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需求,而不只是以培养快速感知词义和发音技巧为目的的练习。只有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智力、情感和审美发展水平的东西,同时又能促使其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才能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对读物的正确选择是教育工作者特别重要的任务。令人遗憾的是阅读课本中缺少好多适合儿童理解力的艺术珍品。学年开始三个月之后,我们就开始读没有收入阅读课本中的富有趣味的童话和故事。

……

朗诵诗歌在我们班里占有特殊的地位。那些已列入人类文化宝库的优秀的诗歌典范作品——普希金、莱蒙托夫、茹科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费特、舍甫琴柯、列夏·乌克拉因卡、席勒、密茨凯维奇、海涅、别兰热以及其他一些诗人的诗,我都背诵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产生了要学会背诵自己喜爱的诗歌的愿望。在四个学年中,学生背诵了很多诗。但是在他们尚未感受到诗句的美妙音韵之前,他们绝对不会去背诵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举办表情朗读晚会和晨会。每个愿意参加的人都为朗读自己喜爱的故事或诗歌做准备。许多别的班的学生也来参加这种晚会和晨会,于是这种朗读活动就逐渐成为全校性的活动了。

我们一年两度庆祝语文节,一次是在第一学期末尾,另一次是在学年末尾。这一节日的某些仪式已成为传统仪式。孩子们邀请村里的长者来参加,由他们来评定谁的故事或诗歌朗诵得最好。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创造性的竞赛,赠书给优胜者作为奖励。年长的农庄庄员——爱好和珍惜祖国语言的人,把奖品授予孩子。他们自己也讲童话和背诵诗。有时,学生和年长的庄员朗诵的是同一个作品。四年级的春季语文节持续了两天,希望朗诵故事、诗歌和寓言的真是大有人在。

……

全校性的图书节也成了传统。在开学的前夕,8月31日,孩子和家长都到学校来。在这一天,大家互相赠书:孩子们互相赠,父母赠给孩子。集体农庄的管理委员会在这一天向语文爱好者小组的优秀领导人赠书也成为常规。

我尽力使每个孩子逐步补充自己的藏书,使阅读成为孩子最大的精神上的需求。在孩子们上小学的头两年中我就已做到使每一个家庭都有了藏书。

在一些家庭里,藏书超过了五百册,在另一些家庭里,要少一些,但每家的藏书都逐月增加。如果一个月之中家庭藏书连一本也没有增加的话,那我就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

书籍当然不是唯一的源泉。孩子们聆听大自然的音乐,经常性地欣赏俄罗斯民歌,以及莫扎特等人的世界名曲,欣赏芭蕾舞剧、歌剧,参加合唱,练习乐器

同孩子们在一起的四年期间,我们的音乐资料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这不算多,但我关注的不是数量,而首先是让人类音乐宝库(首先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的音乐)的一切精华进入儿童的精神生活,并且使他们在聆听同一个作品时能得到美的享受,使音乐在思维和感情生活中留下痕迹。

……

在音乐室里,我们吹奏芦笛,练习喜爱的曲子。二年级时,芦笛爱好者小组中有我们班的九个学生和别的班的四个学生。孩子们自己制造乐器。谢廖扎、尤拉、季娜和莉达真是制造芦笛的能手。他们到小树林中去选取合适的材料,在树荫下检验砍下的树枝,调试乐器的音响,使音色纯正、悦耳。

到了三年级,我们有了两只手风琴和三把小提琴。尤拉、谢廖扎、费佳、莉达、科利亚、季娜、拉里莎、萨尼娅和舒拉都学会了拉手风琴和小提琴。在小学最后一学年时,有19个孩子自己家里有了乐器——手风琴和小提琴。但是孩子们没有忘了芦笛。有些孩子显示出有音乐禀赋,但是我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培养个别天才,而在于使所有的孩子都爱好音乐,使音乐成为所有孩子精神上的需要。

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儿童时代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比个性成长的以后几个时期都要强得多。小学教师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对美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精神生活的整个结构及其在集体中的相互关系。美的需求奠定道德的美,使人对一切卑鄙和丑陋的东西持毫不调和和不可容忍的态度。

除音乐外,孩子们还逐渐由观察大自然转向观察绘画作品:(www.xing528.com)

观赏绘画,这就是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尤其重要的是,这是对情感世界的认识。有些画儿童看不懂,这样的画应该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看,但是在童年时期“看过一眼”,然后终生再也不会看到的画,是不存在的。在真正的艺术中是没有任何初级品的。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世界。像И.希什金的《黑麦》、A.萨夫拉索夫的《白嘴鸦飞来了》、И.列维坦的《金色的秋天》和《小白桦林》、K.尤翁的《俄罗斯的冬天》、A.普拉斯托夫的《初雪》这样的“初级品”,既可以在童年期,也可以在少年期和青年早期观赏;每一次观赏人都能从中看到某种新的东西。对绘画作品的反复观赏,能丰富和发展情感记忆,培养对美的感知的敏锐性。正是由于反复地感知,造型艺术才进入了少年的精神生活中。所以,随着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审美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在教育中既要采用许多新的绘画作品,同时还要反复观赏已经观赏过的画。

……

我们的学校有幸得到了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复制品。关于这幅画我们进行了好几次讨论。在谈了这部作品的宗教基础后我把男女孩子们引进了人的复杂的情感世界,我向他们证明,宗教神话只不过是一个外壳而已,它是用来揭示具有深刻的个人印迹的人类欲望的一种托词。男孩和女孩们陶醉于情感认识的领域中,自然就忘掉了他们面前的这幅画是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他们看到了人类欲望的复杂世界,看到了善和恶、高尚和道德堕落(叛变)之间的冲突。

我们举办了几次专题晚会,赏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名画,这些晚会让少年们心醉,充满了独特的诗意。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体验到受人类情感美的感染而得到升华的情感,希望这种美能在世界观形成时期在人的心灵中孕育体验的内在美,在世界观形成时期人的思想特别活跃,对人,对人的道德面貌、精神财富、智力特别敏感。数十年的学校工作使我确信,对人的认识应该受到热烈的、活跃的情感的鼓舞而变得高尚。如果只对少年说“崇高的情感使人变得美好”,这是不够的。如果体验不到、感觉不到情感的美,那么这句话对于心灵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当然,校园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远不止这些,还包括种植(我们的“美丽角”),到大自然中去,“环球旅游”(即借助地图介绍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地貌与文化等)……

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包括进入中学,各种手工课程机械制作,园艺种植,科学实验……精神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了。 (纵然中学,帕夫雷什中学每天也只上半天课)不仅如此,精神生活的范围不知不觉中已经伸向了另外的领域:理想、信念、世界观……甚至恋爱,或者说就是整个生活本身。

中学生而言,苏霍姆林斯基尤其强调了文学与传记在校园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常常集合在“美丽角” “故事室”或其他美丽的地方,我在那里讲述文艺作品。我讲述的都是一些中、短篇小说:果戈理的《圣诞节前夕》、米尔内的《牛槽满时难道牛还会叫吗?》、屠格涅夫的《阿霞》、契诃夫的《草原》、科秋宾斯基的《昂贵的代价》、列夫·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伏尼契的《牛虻》、赫克特·马洛的《无家的人》、马克·吐温的《汤姆·索耶历险记》、尤利·凡尔纳的《神秘岛》、维克多·雨果的《被遗弃的人》、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高尔基的《伊席吉尔婆婆》、冈察洛夫的《大地轰鸣》。少年们从这些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人的生活和斗争,他们是:布鲁诺托马斯·闵策尔、谢尔盖·拉佐、伊凡·瓦佐夫、伊凡·博贡、亚努什·科尔恰克、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卓娅·科斯莫捷米扬斯卡娅、尤利乌斯·伏契克、霍斯罗夫·鲁兹贝赫。

男女孩子们都是怀着急切的心情期盼着讲述文艺作品的课时。

如果我必须把一些思想灌输到少年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如果我必须揭示功勋、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真正的人性的伟大和崇高,我就对孩子们讲述文艺作品。我认为,在这样的时刻,教育者的力量和语言的力量发挥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大。

讲述文艺作品时所处的环境,使我们互相接近,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亲近感,使我们的会谈打上了诗情画意的印迹。我们不愿意在讲述文艺作品时在我们中间出现某个“外人”,即来自另一个集体的人。我们喜欢在冬天的黄昏时刻听人讲述文艺作品。我们也喜欢幽静的夏天和秋天的夜晚。用来叙述的文艺作品全都渗透着这样一些思想:善与恶的斗争、人道和正义的胜利、道德的纯洁和高尚、人的情感的崇高。我努力通过文艺作品去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一个人要忠实于劳动人民的崇高目标和理想。我努力使道德美成为完全是自己个人的、珍贵的、不可动摇的理想。对道德美的体验使少年在心灵上得到升华。在这样的时刻每个少年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

……

文艺作品的讲述能磨炼少年的心灵,使之对邪恶、谎言、生活中的阴暗面变得更敏感,激发起对一切有悖于理想的现象的强烈抗议和针锋相对的斗争。我深信,被道德美所感染的崇高的情感在人的内心所取得的胜利,能使人用心灵去敏锐地响应周围世界的现象的能力变得更强。正是在男女孩子们对高尔基的故事中的形象产生深刻印象的那些日子里,一些人的冷漠和自私使他们气愤不平。他们激动地、蔑视地谈论一个40岁的男人,当一个男孩掉进水里时这个男人还在钓他的鱼,甚至连身子也不抬一抬,丝毫没有要救人的表示。一个路过池塘旁的拖拉机手跳进了水里,救起了孩子。我的学生早就知道了这件事,但那个时候那个男人的冷酷没有使他们的心灵激动。现在他们以新的眼光审视这种行为并气愤地说:“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怎么可以心安理得地在这块土地上行走,怎么可以心安理得地睡觉,心安理得地呼吸诚实的人们所呼吸的空气?”

通过对文艺作品的讲述,可以向男女孩子们揭示作品的潜台词和哲理性,这些东西几乎从来不用语言来表达,但却应激动人心。作品的整个思想深度、它的情感影响的力量,往往就蕴含在潜台词中。当孩子们听完了对屠格涅夫的作品《白净草原》的艺术叙述后,他们是多么想身临大自然中,亲临伟大的艺术家所描绘的那个奇妙的角落。他们的心情激动而又欢乐:这部卓越的作品中一个词也没提到的那些东西,更打动了他们。这就是愉快地被平常的、似乎没有任何特色的美所吸引,这种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但人们对它已习以为常,因而就熟视无睹了。

……

我认为,杰出人物的生活和斗争在文艺作品的叙述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

高兴地发现,随着我把这样的词一个接一个地注入学生们的心灵中,我成功地使他们变得温柔、优雅、富有同情心。

歌颂爱情、忠实、忠诚的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使少年的心灵变得高尚。当我的学生正在进行着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的神秘的过程时,我给他们朗读普希金的《我记住这美妙的时刻》、涅克拉索夫的《晚上我奔驰在黑暗的大街上》、谢夫琴科的叙事诗《着了魔的女人》以及其他作家的诗和散文作品的片段。任何说教和解释,无论多么头头是道,多么细致入微,都不能像诗歌的语言那样把爱人类美的全部情感的美传递给年轻的心灵。如果一个人崇拜马克思所描述的那个世界中的最纯洁、最隐秘的东西,妇女、母亲、生儿育女,他才有可能认识爱情的美。没有这种认识,这个人就不可能懂得并具有人的修养。如果我们当老师的希望从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没有一个是没有知识的,没有教养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他们的少年时代,就是在他们即将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的时候,使他们具有这样的认识。

我高兴地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对情感有了认识,每个少年都有了自己所喜爱的抒情诗、书籍和作家。男孩和女孩们都喜欢阅读和浏览的首先是诗人们的作品,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幸福。对诗歌语言的热爱反映出我的学生们的个性特点。瓦里娅心灵细腻、敏感、富有同情心,于是列夏·乌克拉因卡、叶赛宁就成了她喜爱的诗人。尼娜阅读和浏览谢夫琴科和密茨凯维奇的作品。万尼亚喜欢弗兰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奥列西·贡恰尔的短篇小说成了萨什科心爱的书。塔尼娅爱上了保斯托夫斯基的手笔细腻的、富有诗意的中篇小说。孩子们家里的藏书成了他们的精神财富,他们喜欢阅读和浏览这些书,就像喜欢听优美的音乐一样。

不仅如此,在《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还对学校的精神生活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将精神生活的领域,延伸到了几乎一切生活,包括夫妻生活。苏霍姆林斯基专门开设了课程,来指导这些未来的父母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做父母,这是很了不起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生活。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是因为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为了确保生活的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