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能,是孩子在教师指导下的复杂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热切愿望。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6]
孩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真正激情,在培养学习愿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发展孩子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使孩子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本文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在分析1949—1950学年度八年级的功课时,我们注意到个别学生对学习、对自己的成绩和同学的成绩,有某种得过且过和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表现在对书面作业的分数和回答教师问题的好坏都无所谓。就拿女生塔马拉来说吧。她在有几堂课上回答得很出色,但这种成功只是偶尔有之,并未使她情绪高涨,甚至并未使她高兴……学生格里戈里、阿拉灯对自己的成绩同样抱无所谓的态度。不及格的分数未能使这些学生感到焦虑,他们对同学的成功与失败也无动于衷。我们给自己提出一项任务——对这些学生的课堂和家庭作业做一番分析,以便揭示这种消极被动和缺乏热情的原因。
通过听取和分析阿拉在文学、代数、物理和历史课上的回答问题的情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没有产生一种兴奋和激动的情绪,而这样的情绪往往是与学生紧张之后才能完成作业有着联系的。所以,在她的思维活动中,没有克服困难的强烈意向,而且,她也发觉不了困难之所在。例如,在评价拉季舍夫[7]的作品《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中的形象时,阿拉只是停留在最容易的地方。显然,在准备家庭作业时,她并无思考一切和分析一切的愿望,也就是说,她采取的办法是机械地背诵不怎么费劲就能在班里转述的最容易、最明白的东西。阿拉的回答声音单调乏味,既不能打动她本人,也不能打动同学。对这个班的不少学生也可以这么说。
我们注意到,对同学回答问题的好坏,在班里没有那种利害攸关的集体气氛,而这种气氛乃是热心对待整个集体学习情况的结果。一个学生回答得不好,前言不搭后语,全班对他漠然置之;同学的回答良好,知识掌握得不错,也不能激励任何人。如果说“2”分还能引起一个学生的不安,那么“3”分也就心满意足了。我们注意到,得了这么个“3”分,许多学生都能轻松地坐到座位上去。学生们把家庭作业首先当作应当去“背会”的几页教科书来接受的。
这种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必须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找出学生在课堂上这种冷漠态度的原因。对教师某些课堂教学情况和工作方法的分析表明:教师本身对工作缺乏热情是导致学生课堂冷漠的根源。例如,文学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困难的地方。不仅如此,他还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个“难点”的难度,造成一种教材中没有任何复杂之处、一切无须特别努力就能轻易掌握的印象。大纲中的难点概念和难点部分,他没有着重强调,学生的注意力也没有集中在这些地方。这是不正确的方法。教师不是教会学生去克服困难,反而用“缓和矛盾”的伎俩人为地去降低难点教材的领悟难度。这样做的后果,难点教材有时实质上是被放过,或者一带而过。例如,大纲要求学习亚·尼·拉季舍夫的社会政治观点。在讲述这部分教材时,教师对学生说: “你们只要记住拉季舍夫是俄国第一个革命者就行,这对你们足够啦。”教师的这种提示,导致了学生死记硬背现成词句,而不去深入理解概念的实质。
冷漠,对待学生的认知缺乏热情,是这位教师工作中的一大缺点。很糟糕的回答既不能触动他,也不能促使他去想一想学生知识贫乏的原因。无论是打“5”分,还是打“3”分、“2”分,他同样无动于衷,所以学生并未把得到好分当作顽强学习的结果,而当作偶然的事:差分也被认为是不走运,碰上了“难题”。
我们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具体事实。学生赖萨的文学得了不及格。课间休息时,我们问她:“为了不得不满意的分数,你该怎么办?”她回答说:“如果我碰上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我会答好的……”这句答话证明,某些学生寄予希望的不是自己的知识,而是运气。为什么学生对学业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呢?
在研究学生的知识和提问方式时,我们查明:这位教师有意无意地对学习差的学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而对学习好的学生提出较困难的问题。这种“定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们一听到教师面对全班的提问,差不多已经断定这个问题是对谁而发。在某些学生那里,确信自己“学习差”的观念已经形成。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提问时总是避难就易,又怎能不形成这种观念呢?例如,教师和全班同学都已习惯这样的评价:赖萨无论学哪门课,其中也包括俄国文学课,都只能得“3”分。她本人也习惯于这种评价。教师们对此也坚信不疑。如果赖萨偶尔得了个“4”分,她此时此刻感受到的与其说是满足和高兴,倒不如说是尴尬。
在其他教师的工作中也能指出类似的缺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解几何题时,总是提问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没有把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吸引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来。某些学生经常做不好家庭作业,而对此,这位数学教师和学生们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在分析了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后,我们把“培养学习愿望是培养强烈兴趣的稳固情感状态”的问题提交学校教务委员会讨论。上述缺点的揭示,促进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全体教师得出一致结论:学习的热切愿望是苏维埃学校里的一种政治道德情感,而培养这种情感首先有赖于我们教师。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某种天赋才能,这是在日常学习活动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是能够把教师语言的真正激情与虚伪做作的“热情”区分开来的。他们不喜欢冷漠无情——不是外表上的冷漠无情,而是隐藏在骨子里的教师不相信学生力量的冷漠无情,所以,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式的激情,应当成为每个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没有这一点,没有对学生的学业利害攸关的真挚情感,就不可能提出培养热切的学习愿望的问题。
教育集团向每个教师提出一项任务——在备课时深入思考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途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回避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虽说有苦难,但却有获胜的办法。每个学生都应当振奋精神、孜孜以求,争取学习的优异成绩。学生能否振奋学习精神,不取决于谈话、开会之类的某种特别措施,而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热切的学习愿望这一问题的提出,其本身就是促使每个教师去考虑自己工作的整个方法,首先是讲授新教材的教学法。
下面,我们再以那个八年级为例。展示一下全体教师在培养学习激情方面取得了什么成绩。在上半学期末,班里俄语不及格的有4名学生。这门课的这种差分只能靠埋头苦干的工作才能消除。为此,就必须使成绩不好的学生看到最初的,一开始也许是很不起眼的进步。学生尼古拉对不及格习以为常了,作文和听写的“2”分已不能使他感到焦虑了。他相信他的俄语永远也得不到好成绩,这种想法是如此牢固,以致他觉得完成这门课的家庭作业简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师雷萨克为自己立下一个目标——打通“不感兴趣”这堵墙,在尼古拉和其他学生那里树立起能够成为文理通顺者的信心。
这位教师给4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留了作业:每天抄写一页高尔基的《母亲》,在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每个词的拼写法。这项工作的真正成果只有在耐心细致和埋头苦干完成它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学生们之所以对它产生兴趣,是因为它与完成普通的练习不同。他们感到,教师对新的作业形式寄予了巨大的希望,相信他们的知识必能日臻完善。这增强了他们的毅力,才过了一个半月,就已初见成效。无论是尼古拉,还是其他3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都在《母亲》的原文中找到了他们几年来草率犯下语法错误的那些词。对其他文艺作品,他们现在也开始细心阅读,并且能在其中找到说明所学语法规则的例证。遵照教师劝告,他们编制了拼写法词典,在词典里,每一语法规则都有相应的栏目。所有容易拼错的词的正确写法都抄入了词典。终于来到了这一天,4名成绩不好的学生俄语听写都能及格了。这一点更使孩子们欢欣鼓舞。
教师提议让这几个八年级学生做一次这样的家庭作业:以“伟大的俄罗斯语言”为题写一篇文章。他们对这次作业都很努力。文章两周后交给了教师。尽管在修辞上还有不尽完善之处,但从拼写法的角度来看,都写得合乎要求,被评为“3”分。这次成功不仅对“后进生”本人,而且对班里其他学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家都看到,由于勤奋学习,4名学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且都已相信,每个人只要严格要求自己,都可以学习得更好。在班集体里,终于形成了催人奋进的紧张气氛。这种气氛是整个学生集体的重要情感状态:随之出现的是成功地完成当前学业的信心。
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培养掌握知识的持之以恒的愿望的最重要任务。
我们得出结论:在掌握知识和完成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习的热切愿望也是一种精神满足状态。但只有在为崇高目的所鼓舞的学生集体里,才能感受到这种精神满足。当4名学生的学业尚不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时,他们在集体里感到自己是孤独的:集体虽说也同情他们,但不能代替他们学习。然而当这些学生取得初步成绩时,集体已开始把进一步提高学习差的学生的成绩视为自己的目的。
集体对这些学生的成绩的责任感,这些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就是这样形成的。
取得优异成绩的高尚目的,也依托于对自己智力劳动的尊重感。对从前不及格学生学业的细心观察表明:他们已开始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欢乐。当教师向全班布置新的作文题时,这些孩子已经没有从前使他们忧心忡忡的绝望感。相反,他们感觉到的是紧张的激动心情,这种激动心情也感染了全班。那些俄语作业一向只能得“3”分的学生,一个个也是心潮澎湃,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现在,教师的任务是:善于保持整个班集体的紧张情感,并赋予它积极的性质,必须更鲜明地向学生指出他们应当奋力以求的目标。教师宣布一周后当堂写一篇题为“奥涅金与皮却林[8]”的作文(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宣读了自己就这一题目写作的范文。这就是每个学生应当奋力以求的样板文章。全班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接着,教师又宣读了这篇范文不同写法的另一稿。学生们显然已经相信:俄语具有无穷的潜力。他们看到:同一种思想,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表达。全班同学怀着浓厚的兴趣投入了当前这篇作文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好地作好这篇作文的愿望,现在是以它可能实现的信心为基础的。学生们都力图深入地把当前这个作文题的内容弄清楚,把提纲编写好,把思想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在准备这篇作文时,这些八年级学生已不局限于课本,还广泛地利用文艺作品里的文字。
一周后当堂写出的文章,质量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作文。我们对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文情况的观察证明,学生命笔时激动和紧张的情绪是积极的,这是就学生没有拘束之感而言,而以前的那种拘束之感,乃是平时对学习漠不关心的后果。在观察长期被认为无望及格的尼古拉时,我们看到,呆若木鸡和无动于衷的状态已为活跃所取代。这是才思奔涌的证明,也是完成相应作业所必需的。如果说从前上课15—20分钟他们还不能集中思想写作,那么现在铃声伊始他们已经动笔。别的八年级学生写作时也怀着同样的兴致。就这样,学习的愿望成了富有成效的积极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全部精力。文章写好后,学生已不复有以往交作文本时的那种沮丧情绪。相反,课间休息时,他们热烈讨论着自己的文章,没有一个学生感到失望或对成功缺乏信心。尼古拉得了“3”分,只有4个拼写错误和两个修辞错误。他立刻把写错的词抄进了自己的拼写法词典。在这次作文后,尼古拉的作文又有几次不及格,但现在暂时的失败不但没有使他沮丧和失去信心,反而激发他去克服困难。一经教师向他指出哪些规则还须特别注意时,他就能认真仔细地完成训练熟巧的练习。(www.xing528.com)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常有这种情况,从一个教师授课的教学法观点来看,简直无懈可击,但对教材的讲述萎靡不振,针对性不强,以致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郁闷心情。教师对教材无动于衷的态度,立即会“传导”给学生,这样一来被讲述的教材似乎成了矗立在师生之间的一堵高墙。这是一个难于捉摸和难于确定的概念,我们在日常实践中往往用“这堂课上得很蔫”这句话来批评这种“课堂语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思考的那种倦意,然而,比起上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孩子们上这样枯燥的课更加疲惫。我们学校每年分析本校教师的课都在400节课以上。这一工作使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当一个教师不从学生的观点去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考虑他的语言应当激发出学生哪种情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枯燥无味、萎靡不振的课。这种课从来也引不起孩子们真正的激动心情,使他们觉得很漫长,而且只有下课铃声才能带来些许生气。在这样的课上,是培养不出学习的愿望来的。所以,除开种种教学法要求之外,对一节课还得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节课应当激发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亦即对学习的满足感,因掌握新内容紧张思考的疲乏感。在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每一节课时,我们一向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内领悟知识过程的活跃程度上,放在教师使全班同学感到有兴趣的程度上。以这种观点分析一节课,有助于个别教师和整个教育集团在课堂上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
我们把培养学习愿望紧密地与学生的意志努力联系在一起。一个学生理当孜孜以求,力争学好,但这不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和自尊心。激励学习的基本意志动因应当是:对学习的自觉态度,为共产主义建设者的未来活动做好准备,集体亦即班级和学校的荣誉感。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为集体争光的愿望,我们努力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当尼古拉和另几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顺利地升入十年级后,学生集体帮助他们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在尼古拉(已在九年级)加入共青团的团会上,他保证今后的学习只得“4”分和“5”分。共青团员们欢迎他的声明。对集体的责任感帮助他调动起克服学习困难的全部意志力。他以教师推荐给他题目写出了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还是在上半学年末,他的全部功课都得了“4”分。全班的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在1950—1951学年度读完九年级时,26名学生中有16名得了“5”分和“4”分。
培养认真学习的愿望,是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学习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会使学习的愿望变得切实有效和富有理性。还是在中学里,达到生活中某种愿望就已在青少年男女那里形成。而我们则把帮助每个学生选择能实现的目的,亦即完全切合实际的目的视为自己的任务。在仔细研究孩子们的个人喜好时,我们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课外活动的正确安排,会促进理想的树立,苏联文学和苏维埃人生活的整个形象,也会对理想的树立产生良好的影响。
在我们学校里,经常举行读书研讨会。在一次读者会上,讨论了普·安格林娜[9]的《集体农庄田野上的人们》一书。普·安格林娜笔下的苏联女爱国者的形象,对树立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诚实劳动者的理想,产生了良好影响。十年级女学生尼娜在会上满怀激情地说,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的女拖拉机手和共产主义战士。理想的选择促进了尼娜学习成绩的提高,她成了一名优秀学生,顺利地读完了十年级。
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培养学习愿望也有助于巩固学生集体、集体主义情感和互相帮助的意向。千方百计地培养这种感情并使之朝向正确的道路,是每个教师集体的任务。这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质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水平的保证。
【问题与思考】
1.请思考这一段话:
在研究学生的知识和提问方式时,我们查明:这位教师有意无意地对学习差的学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而对学习好的学生提出较困难的问题。这种“定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们一听到教师面对全班的提问,差不多已经断定这个问题是对谁而发。在某些学生那里,确信自己“学习差”的观念已经形成。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提问时总是避难就易,又怎能不形成这种观念呢?例如,教师和全班同学都已习惯这样的评价:赖萨无论学哪门课,其中也包括俄国文学课,都只能得“3”分。她本人也习惯于这种评价。教师们对此也坚信不疑。如果赖萨偶尔得了个“4”分,她此时此刻感受到的与其说是满足和高兴,倒不如说是尴尬。
难道不应该给学习差的孩子提出较容易的问题吗?难道这不正是“个别对待”吗?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中,苏霍姆林斯基又赞扬一个老师:
让我们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的数学课吧。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而解题占用上课的90%的时间),他们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在第一组里,是学习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须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其中还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即席口头解答,不需要做书面作业: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学生就举手要求回答。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习题:应当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只能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组里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教师们常说,这一部分学生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习而取胜的,他们能顺利地学习,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
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但是对复杂的习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组、第三组学生所做的少一半至2/3。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习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这些组的学生并不是停滞不动、凝固不变的,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有些教师能够做到使他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应当去仔细看看这些学生在上课时的脑力劳动的情况。在这里,充满着上面所说的那种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有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你从儿童的眼光里就能看出那种紧张地、专心致志地思考的神色:一会儿发出快乐的闪光(正确的答案找到了),一会儿又在深沉地思索(从哪里入手来解决这道应用题呢)。教师在这样的气氛里工作是一种很大的享受。
这两位教师,都采取了“个别对待”,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2.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深刻地指出:“教师本身对工作缺乏热情是导致学生课堂冷漠的根源。”你对工作有热情吗?对所传授的知识有热情吗?无论你有无热情,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而作为老师,自己还可以并且应该做哪些反思改进?
3.“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培养掌握知识的持之以恒的愿望的最重要任务。”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你认为,为什么要创造“成功的预感”?如何创造“成功的预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