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是师范生成长的一体两翼,教学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教学的深入。教学工作研习,不仅能培养师范生“教学即研究”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师范生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教育研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后说课、课标研习、文本研习、实习汇报课评议、课例案例研究等。
1.课后说课
说课按时间可分为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课后说课不同于课前说课,课后说课要求教师基于本身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真实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教学理论分析研究,找出经验教训,探索新问题。这样的说课,教师除了要说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些、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之外,还要反思教学活动的一些细节、具体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更要反思教学活动背后的深层观念与规律。这样的反思是一种行动后的反思与研究。
课后说课,说课者要做好四个方面的选择:一是选择好说课的主题;二是选择说课内容,侧重于实际上课效果的分析;三是选择好材料,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四是选择好表现形式,说课要综合运用多种语言。说课应当以讲述语言为主,再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等多种语言。为了拉近说者与听者的距离,在说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可以加入简短的交谈语言。还可以借助一定的仪表仪态、教学课件等方式。
课后说课可以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实习生每人选择自己的一堂典型课(可以是特别成功的课,也可以是存在问题的课)进行课后说课,在说课中反思与改进。
表3-1 课后说课记录表
2.课标研习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标准意识,认真研读课标,深刻领会课标精髓,践行新课程理念。
课程标准研习可以是横向研习,也可以是纵向比较研习。横向研习又可以分为整体研习和重点研习。整体研习就是对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进行整体梳理和分析;重点研习就是对课程标准中的某一部分内容做重点挖掘。无论是哪种方式的研习,都要紧紧围绕具体的教学实际展开研究。
课程标准研习可以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集中研习,特别是要发挥好相关课程(如《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及其任教老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表3-2 课程标准研习记录表
3.文本研习
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点。文本研习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虽然我们解读的是一篇课文或者一个例题的内容,但是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需要通观整套教材,在整套教材的大框架下条分缕析。
对文本的研习可以从五个视角出发:一是编者的视角,这一内容居于整套教材的位置、提示语的设置、课后练习的呈现等,均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只有弄清编者的意图,才能整体了解文本。二是作者的视角,这是语文学科特别需要关注的。知人才能论世,因此需要我们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写作风格等。三是文本的视角,深刻领会文本中蕴含的信息。四是学生的视角,换位思考学生会有哪些理解与困难等。五是教师的视角,发挥教师的优势与特点,灵活分析与处理。
文本研习可以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实习小组提前确定好研读文本的内容,实习生课下自主查阅相关材料初步研习,在此基础上,实习小组集体研习。
表3-3 文本研习记录表
4.实习汇报课评议
与“常态课”不同的是,汇报课更能迅速地促进实习生成长。备课磨课时的所有环节都能促使上课者进行多角度知识的再学习和多方位的设计思考。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其专业成长的宝贵财富。同时,汇报课对于听课的学生而言,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听课者应在听课时与自己的、自己以前听过的课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提炼出教学规律,将听课的过程转化为教学研究的过程。
汇报课评议既要关注教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既要关注教学目标,也要关注教学效果;既要关注教学方法,也要关注教学内容;既要关注教学过程,也要关注教学理念。
表3-4 实习汇报课评议表
5.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途径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目标驱动的研究活动,已经成为现今全球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方式。[1]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是以一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
课例研究以报告的形式形成成果,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大致可以包括“题目”“课例解读”“教学改进实践”“改进实践后的反思”和“改进成效分析”等[2]:
(1)要有反映课例核心观点的题目。题目包括正、副标题,是课例的点睛之笔。正标题反映的是课例的核心观点,蕴含改进的内容与方向,副标题则要点明教学内容。
(2)课例解读。
(3)要有教学改进实践的呈现。在对课例进行较全面的解读之后,要撰写一个完整详尽的基于课例分析后的教学改进设计。教学设计思路一定要阐明为什么这样改进,改进的主要策略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策略。
(4)要有对改进实践后反思的阐述。这里的反思指对改进的再反思,也可以是改进实践后的再实践、再反思。反思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针对要改进的地方做反思分析。
(5)要有对改进成效的客观分析。改进成效分析是指教学改进后课堂、学生、作业等发生了哪些好的变化,收到了怎样的效益。可以对跟踪调测的数据加以说明,也可以是教学感悟式的语言描述。
课例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应是仅仅一次活动,因此,特别需要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好主导和指导作用。可以和课后说课活动合并开展,也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习活动单独开展。
案例3-1:
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名著阅读课[3]——品读鲁滨孙人物形象课例研究报告
在如今信息膨胀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但阅读不能被取代。语文学科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学科、重要学科。在传统课堂教育中,培养阅读能力基本上是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聆听做笔记。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陶行知教育思想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生本智慧课堂主张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为学习的指导者、点拨者。因此,以初中名著阅读课为课例,我们开展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语文生本智慧课堂的研究。
一、研究的主题与内容
1.确定研究主题
阅读在语文学科上有重要的地位,阅读理解能力更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品读经典名著是新课标的要求,是考纲的要求。在阅读中学会梳理情节、品读人物形象,是语文阅读理解的难点、重点。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生本智慧教育理念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一致,老师的满堂灌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体会人物形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学为中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选定研究课例
《鲁滨孙漂流记》是广东中考推荐阅读名著篇目,主人公鲁滨孙的人物形象鲜明,整本小说为塑造鲁滨孙的人物形象设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学生可通过阅读名著梳理清楚情节,品味人物形象。
选取品读鲁滨孙人物这一课题,既切合学生实际,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中做”“做中学”的体现。通过品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谈启发,谈体会。课堂上,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引导学生主动学、积极学,从而达成生本智慧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课例研究过程
1.学情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文意感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品析人物的能力,为深入品味、剖析人物形象、学习好本课时的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在语文亲子阅读沙龙中,学生以演课本剧的形式对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有了基本的感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沙龙活动提供了学生体验平台,但是对于全面梳理小说情节、从多个角度品味人物形象的帮助尚不足。恰逢初二生物地理中考冲刺,学生面对学习上的困难,需要鲁滨孙这样的榜样力量,激励他们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勇敢向前冲刺。
2.教学设计的变化
第一轮研究课前,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① 梳理小说情节,了解作家、作品。② 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③ 学习鲁滨孙的冒险精神,培养顽强不屈的意志。
在预习指导时,我设计了 4道填空题帮助学生梳理情节,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笛福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设计了三道预习检测题:① 文本内容理解,检测学生对名著作家、作品与内容的感知;② 判断荒岛上生存的相关事件,了解情节;③ 思考鲁滨孙生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为引入新课做铺垫。
在研讨课后,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和生本智慧教育思想,我发现课前备课未能充分指导学生学习,课堂上的讲练评未达到理想效果。第二轮研究课前,根据科组各老师的建议,我重新设计预习检测的题目,克服思路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衔接不够顺畅的困难,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微课指导画思维导图,把梳理小说情节放在课前;课堂上,通过朗读让学生品读人物形象,删除烦冗、啰唆、重复的问题。
3.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
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的课堂上的主要流程为:预习检测、作者简介、从艰难逆境读鲁滨孙、从心路历程读鲁滨孙、从思辨史实读鲁滨孙、总结人物形象、写人物颁奖词。在第一次课堂展示中,教学环节紧扣,脉络清晰,每个环节过渡自然。但是我的课堂容量太大,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办法在一节课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从所有角度完全品读鲁滨孙;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但使用并不够充分,并未能灵活运用,未能发挥其最佳的效果。
针对在第一次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科组内的教师给予了建设性的建议。他们建议以颁奖词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自主录制关于颁奖词的微视频,抓住关键词探究文本中的相关情节;在课堂展示中加入朗读的环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课堂探究中,关于思维导图的运用,教师可利用平板创设场景,让学生参与进去。比如,鲁滨孙的四次出海经历,能否创建一幅地图,标志伦敦、几内亚等地点,让学生在平板上建立思维导图,标注鲁滨孙遇到的事情和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再如,可以通过地图做标记的方式对荒岛的三个地点“海边—崖洞—森林”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平板建立思维导图,标注鲁滨孙遇到的事情和人物形象关键词。关于最后环节——课堂检测部分,建议加入关于情节概括和人物分析等内容,帮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只有学生真正动手去做,他们才能体会更深,学习更积极。
根据各位老师的建议,我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再次设计了教学流程。课前,学生先观看微课,以《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布置预习任务单,指导学生在课前梳理小说情节。在第二次的课堂中,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更紧扣。我将课题《荒岛求生攻略》分成了三卷进行概述和分析,条理清晰。但是从内容上来看,第一、第二卷的内容显得重复,评课教师建议进行删减,重点突出第二卷的内容,还需对鲁滨孙心理活动的品析进行详细分析。教学流程中,把关于“精神王国”的探究作为“合作探究”环节中的内容非常具有开放性,所以评课教师建议把“鲁滨孙的心路历程分析”作为课堂的线索,在课堂的“合作探究”环节建议让学生分工,分小组找出鲁滨孙解决食物或住所等问题的方法,在思维导图“鱼骨图”中补上提示语,让学生更加明确答题的要求。教师可教学生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并结合文本中的句子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我对各位老师的建议再进行内化吸收,最终的课堂展示中,我设置了以下环节:① 电影选段引入,引起学生兴趣。② 学生发言,回顾作家作品等基本文学常识;学生发言,梳理情节。③ 重点探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和突发情况,确定荒岛生存的第一步——解决物质问题。④ 朗读探讨,通过朗读、品析心理描写,理解人物成长变化。⑤ 谈收获启示,畅所欲言。这节课,我得到了良好的评价,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衔接自然,归纳总结到位,拓展延伸中能很好地达成情感目标,学生能在品读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后,结合实际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学有所得,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在课后活动中,我针对课堂的重难点内容设计了三项任务:① 总结鲁滨孙的硬汉形象,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去总结人物形象;② 综合探究题,要求学生为学校“十大名著英雄人物”评选写颁奖词,创新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③ 书面谈感悟启示,与中考题型挂钩。课后评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内化学习成果。
三、课例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1.课堂教学的成效
从学生的角度看,在第一轮的研究课中,学生反应比较沉闷,因为相似的合作探究环节比较多,学生对于重复的问题设计、探讨环节反响不激烈;内容量大,课堂未能达到所有目标。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其他学生没有任务意识、目标意识,未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参与。因此我了解了语文课堂上“一课一得”,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可以通过突出重点,做到以点串线、以点带面。
在第二轮的研讨课中,要想突出语文教学的“主体性、实践性、整合性”,就要把重点转移到学生主动学习上,学生发言比较积极。然而,在处理“精神王国”这一话题时,因设计重复的环节,学生没能把握课堂重点,一直停留在表面,未达到良好的效果。(www.xing528.com)
在最后成果呈现中,以一个电影选段为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的设计和融入,架起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在品读文本方面,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分析及运用文本中关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学生分工合作,有人朗诵,有人分析,有人板书,读中学品析,深入探讨背后原因,在合作探究中收获知识;以颁奖词的写作作为拓展延伸部分,以读带写,能让学生从小说中走出来,走进自己的生活,从自身的表述中得到真切的启示感悟。设计的板书形象具体、逻辑性强。学生在黑板上参与板书,也能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充分展现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特点。
2.课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名著阅读在广东语文中考中占相当的比重,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在求学、成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本次名著阅读探析人物形象的课例中,我们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离不开情节的推进。因此,学生应掌握阅读情节、概括情节、串联情节的能力。但是,单由老师讲授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只能让学生形成一时的印象,并不能让学生深刻牢固地记得。所以,在名著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设计线路图、表格或思维导图。学生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会梳理小说情节。
品析人物形象一直是阅读理解的重点、难点。从初一开始,我们教授学生学会按规范、按思路归纳人物形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品读人物形象,深入剖析人物的精神品质。每个角度都可能产生奇妙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文本感知能力、细致分析文本的能力。
语文课堂并不惧怕无法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实际上,PAD学习平台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到课后提升,都有完整的一套系统。特别是课前指导预习,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次研读课前微课,在互动答疑平台上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在名著阅读课上,老师更可以发布资源,帮助同学理解难点、重点。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感知内容、品析人物,化被动为主动。
3.课例研究反思
陶行知教育理念下的生本智慧课堂,学生的地位主体化,能做到自主质疑、自主提问,合作探究、共同研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点到面:微课讲解,小知识点串成线再扩到面,课前就知道学习的目的,通过自学能够梳理清楚小说的情节。以前总是觉得语文科信息化教学不实际,生本课堂太乱,因为要写的文字多,不方便同学书写等,不愿意适应新的教育潮流。实际上,语文的生本智慧课堂也可以很精彩,数字化导学有趣、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好,改变了传统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先学,老师寻找课堂难点和聚焦点,课堂上重点研究、探讨问题,做到每个小组有兴趣、有话可谈,重点更加突出,课堂更加高效,翻转平台做到运用、检验、评价一体化。
我们应该积极反思,不断总结,努力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下数字化生本智慧课堂的教育改革。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为我们的整个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我们只有打开思维,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积极寻找对策,进一步完善和突出数字化课堂的效用,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才会推动教育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为便于督促、检查和档案留存,每位实习生须提交一定数量的教学叙事、教学后记、课例/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等。
教育教学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教学的故事。它是教育教学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教学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教学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撰写教育教学叙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4]: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却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案例3-2:
一名实习教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自我反思的叙事研究(节选)[5]
朱姗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实践真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今天讲台上的实践,我开始又一次否定自己。上了半节课后,居然上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W 老师听不下去,自己接手上完了剩下的半节课,简直又羞愧又难过。
现自我检讨如下:
备课还停留在印象化阶段。这个印象化是没有精细到每个细节,虽然自己也有和小C老师模拟上课过,但始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忽略了一些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导致真实上课时,出现和模拟上课时候不一致的情况。然后逻辑思维混乱,不能很清晰地抓住文本的特点进行教学,甚至出现围绕一个语言现象连续问了两个无效问题的情况,然后问出口的瞬间,我自己都后悔,怎么能这么绕呢?继而我开始自我补充,然而越补充,就越觉得自己把本来应该让学生思考的部分给讲出来了,导致更加懊恼。
没有从内心、从学生学情出发,真正欣赏文本,导致语言枯燥乏味。在学生读完一些句子或者段落之后,评价语单一,一直重复“真美啊”“是的,很美”,甚至出现感情平淡的情况。我领读完一小节的第一句话之后,学生的齐读感觉居然比我的领读还要好,简直尴尬至极。
虽然能够把握住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但是对文本的感知不够敏感,导致想不到很多可以引申扩展的地方。
W老师的精彩之处如下:
感情自然而又丰富,真正欣赏文本。可以看出,W 老师是真的喜爱这首诗歌。她在解读的时候,一直带着幸福的微笑。会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秋的世界,真正静下心来聆听秋的声音。连我这个听课者,都感觉自己的精神受到了熏陶与感染,秋天是那么美,秋声是如此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而我,明显是出于教学任务而单纯地赞美文本,究其原因,应该是自己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文本,而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俯瞰文本。
能够抓住关键问题一针见血地贯穿全文。例如,针对本篇诗歌的脉络提出问题: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具体写了什么?第四节写了什么?秋的声音辽阔在哪里?不像我那样繁复地分别针对每一节提问,导致课堂节奏拖沓,效果不佳。
对于课堂节奏以及学生学情的关注与把握,行云流水却又生机盎然,我想要鼓励学生却显得干巴巴,甚至使课堂气氛变得略微尴尬。
好在W老师还算宽容,知道我和小C老师都缺乏锻炼,帮我们争取了去其他班再次上这一节课的机会,接下来可得更加精细地备课,好好和小C老师磨课了。
磨课再出发
我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是实习教师容易犯的通病。和小C老师回到师大以后,我俩痛定思痛,吃完晚饭就找了一个空教室开始磨课。先各自对课堂进行反思总结,再重新设计教案,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分别模拟课堂上课,力求将备课细化到每一步,最后讨论、修改、总结,达成共识。
通过此次磨课,我认识到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是深入钻研教材。我和小C老师对教材进行研读的时候,都能够注意到秋声的特点是“辽阔”,包括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谷粒,但是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揣摩。后来仔细研读之后,才想到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扩充“辽阔”的特点,并且对“每一片”“每一朵”“每一滴”“每一颗”进行解读:世界上有相同的叶子和小花吗?既然没有,一片叶子就是一种声音,世界上所有的叶子发出的声音昵?简直是千变万化、千言万语,这才是真正的辽阔。只有真正钻研了教材,才能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和文本发生对话。
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对于“大雁洒下的温暖的叮咛”一句,我和小C老师都认为可以让学生想象大雁会和白云说什么。但是我主张让学生在朗读、想象的基础上演一演,而小C老师认为这样演一演的范围比较小,不能很好地调动积极性,而且更应该把时间花在后面对于“辽阔”的解读,以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读,去感受。最终我们决定看班级学生的基础如何,如果课堂效果好的话,可以演一演,如果学生感触不多的话,就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读自悟。
上好一节课的硬件基础,是大方的教态以及良好的表达。我们都还属于刚开始学飞的小鸟,在教态和表达上都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晚上的模拟上课下来,我发现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时候,教态反而不够大方自然,而自己感觉最别扭的时候,教态却舒展了。说明上课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态。此外,我的表达在很多时候都还要更加干净利落一些,这在之前的两课堂上也有所体现,不自觉地重复学生的发言。或者发布指令性语言的时候带有口头禅:让我们再读一遍吧!再读一遍好不好?这都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上注意。
还有比较犹疑的一点就是:我俩的课堂教学经验都不足,有时候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大家各执一词,甚至谁都没办法向谁妥协,可见对于文本理解的角度的重要性。
现在的教学设计自我感觉是可以展示一番了,但是没有老教师指点,总怕还有我们没有考虑到、没能讲透的地方。
教后记亦称“授课心得”“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
案例3-3:
赏读的感觉:风行水上——《小镇的早晨》教后记[6]
赏读是我的语文教育理想,它意味着学生对语言文字中美好的“人情物理”的认同与接纳、欣赏与享受,意味着情感上、心灵上、思想上的沟通与对话,意味着对文本中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链接与体验。
《小镇的早晨》上完了,学生早已蹦出教室游戏了,而我心中却仍然回味着课堂“赏读”的一些细节。
现场:
今天的赏读是从我的这段谈话开始的:“小镇的早晨多美啊,作者最后说,确实《小镇的早晨》如同一幅风景画,只是作者不是用色彩、线条,而是用语言来描画的,这样的语言不仅有色彩,还带着深深的情谊。我们读书就是要有一种本领,能够将文字还原为丰富的生活。先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在你的头脑里能不能跳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来。”
我的谈话很快就让学生本还躁动的心安静了下来,并很乐意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读起书来。自读后,我又让他们闭上眼睛,听声音很柔、很甜的侯同学朗读。朗读结束了,余音仍留。“看到了吗?”我问。学生点头,但没有人举手,我知道要将丰富的画面转换成线性的语言来描述,哪怕是对于眼前这些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自己开起头来:“我看到了这样的小镇早晨——月牙儿还留在天边,但小镇早已显露出它的轮廓。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水明澈,静静的,缓缓的。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河面有它美丽的倒影,一条小船悄无声息地穿过桥洞驶来,又悄无声息地在眼前消失。”
学生接下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冉冉升起的太阳、伴着朝阳晨练的老人。课堂上静静的,只有说话人的轻言细声,我能感觉每一个人都在用心感受着,感受着这清新的晨风、和煦的朝阳、粼粼的波光、来去无痕的船儿。
再一次朗读,一个比一个美,一直美到了我的心坎里。
来点波澜吧。我说:“昨天我们已经知道,恬静就是安静的意思,如果把第一句‘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改成‘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行吗?”学生回答:“不行,安静给我们的感觉是死的、呆板的,而恬静能给我们柔柔的美感。”“不行,虽然意思上没什么差别,但听起来给我们感觉太不一样了。‘恬静’的‘恬’和‘ 甜美’的‘甜’同音,恬静,听着,我感觉小镇的早晨不仅是安静的,安静中还有丝丝甜的味道。”我稍一播种,居然收获起如此的欣喜!我说:“是啊,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小镇魂牵梦萦于作者的心头,怎不有甜的滋味。恬静,这是和谐、舒展、淡雅、甜美的宁静!”
我接着说,一个“恬静”,让我们产生如此丰富的感受。读读下面的第二部分,又会有哪些词句拨动你的心弦,让你不由自主停步咀嚼、欣赏,并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与同学分享呢?
学生自读,伴着习惯性的交谈。再一次课堂交流时,课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儿来形容,那真叫是“热气腾腾”!张同学快人快语:“‘沉睡着的水乡小镇,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了’这句话真美。作者没有说是被喊醒,被吵醒,被惊醒,而是‘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想想早晨妈妈呼唤我们醒来那轻柔、亲切的声音,那是怎样幸福的感觉。”我说:“你的讲述同样给我们幸福的感觉,真的,有你在,我们的课堂如此精彩,我感到了上课是这样的有味有趣,这不正是幸福的感觉吗?”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满脸幸福地坐了下去。
“我想说那个‘舔’,舔本来只是人或是动物的动作,课文说‘火苗舔着大锅’,我能想象那火苗如同人的舌头在舔着锅底。”“啊?”手常举、思维快,但表述常难如意的郝同学又一次引得下面同学惊讶和嬉笑。很快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转脸对嬉笑者言:“我是说,这个‘舔’用得很形象。”我说,你说得也形象,并和同学们一起笑着示意他坐下。
赏析完了,照例,我们又来回头读课文。同样的,声如天籁。
学习第三自然段了,指名读书后我装起了糊涂:“急匆匆的脚步声、自行车的丁零声、摩托车的突突声明明是噪音,在作者的耳朵里怎么就成了欢快和谐的交响曲了呢?”几个同学的回答不能让我满意,这时何同学发言了。这是个沉稳的女孩,常常不鸣则已,一鸣便惊人,这回怎样呢?“在作者眼中,这并不是噪音,因为这是人们上班、上学而发出的声音,这声音意味着小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在作者心中,这声音就是欢快和谐的交响乐,这声音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生机,代表着人们对发达的企盼!”我带头鼓起掌来,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竟说出如此连贯、如此深刻的话语来,能不让我心生感慨吗?赏读的感觉真好啊,那是风行水上!
反思:
一、板块结构,头绪少一点意味着课堂的开放多一些
课堂由三块组成:其一,想象“恬静”。通过静心朗读将语言还原为丰富的画面,再将脑中创造的美境用语言作描述,凭借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阅读本,更当有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我没有问学生这一小节讲了哪些景色,然后抽出什么什么什么来,血色全无。语言本来是美的,构成的画面是诗意的,我的设计从整体出发,又回归整体。美是主旋律。其二,赏析“热闹”。这部分的教学由这样一句引导语而展开:“ 一个‘恬静’,让我们产生如此丰富的感受。读读下面的第二部分,又会有哪些词句拨动你的心弦,让你不由自主停步咀嚼、欣赏,并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与同学分享呢?”——行云流水,不枝不蔓。其三,品味“交响曲”。学生在赏读中思绪飞扬。
为什么课堂上妙语连珠?是因为教师轻车简从,少有顾忌;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拥有自我。所以,简约意味着美丽。
二、有效互动,使课堂多变、充盈
教师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牵着学生读书、思考、回答,这不是有效的互动。比如如此问:小镇的早晨热闹从哪儿可以看出?唤醒为什么不用吵醒?旋涡是什么意思?置身于欢腾的旋涡里是什么意思?不是不可以问,是学生在不能注意到、不能识别时教师再去提醒不迟,而首先要把赏读的第一棒交给学生。然后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或点,或引,或挖,或抑躁,或鼓劲,或调侃,或意味深长地做补充。这样的你来我往,课堂上的信息流便如那交织的火力网,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心灵都为之激奋、张扬。在这样的教学现场,每一个生命便呈现出充盈而阳光的一面。
三、学习语言,语文课堂的永恒主题
有的老师由于受所谓“人文性”的“蛊惑”,于是对引导学生玩味语言蜻蜓点水,而醉心于引导学生“个性化理解”,玄言“论道”。由于见识所限和对课文的一知半解,学生的有些言论往往是幼稚的,甚至偏执、蛮横,十分可笑。这全在于老师的引导。我的这堂课重头戏是让学生入文赏读,出文赏析,让“恬静”“唤醒”“热气腾腾”等词句因为赋予其生活的体会而充满情意,获得生命。最后对于“交响曲”的理解也在自然的境界里放射出人文的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