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河渠书》,汉·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87年)著,成书于公元前104~公元前91年,是最早论及郑国渠的古文献,但未提及郑国渠大坝。原文从略,因众所周知。
以后的有关文献,包括汉·班固《汉书》,所记载的有关内容与《史记》的记载基本相同。
(2)在宋代以及元代,虽也有泾河筑堰的记载,如“旧有石翣[1]”、“旧有石堰”等,但均未明言在秦时,不足为据。
(3)《泾渠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袁化中著。文载:“国至秦北山下,视泾河巨石[2],约三四里许,而泾水流于其下,堪以作堰。于是立石囷[3]以壅水,每行用一百余囷,凡一百二十行。借天生众石之力以为堰骨,又恃三四里众石之多以为堰势。泾流于此,不甚激亦不甚浊。且堰高地下,一泻百里,东收洛水,达于同州。”这是第一部明确而具体地指出郑国在泾河建拦河大坝的古文献,并指出大坝由石笼(石囷)叠筑而成。
(4)《陕西通志》,清·沈青崖等编修,100卷,1735年刊印。此书被冀朝鼎评价为“对历史上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原始资料搜集得最为理想”。该通志卷39先后引用了《史记》与《汉书》等文献中有关郑国渠的内容。最后详尽引用了上述袁化中在《泾渠议》中有关郑国渠及郑国渠大坝的内容。
(5)《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泾第一期报告书》,1923年李仪祉著。文中引用了上述袁化中的资料,并据以断言:“是则俨然一巨堰,不仅以之遏水,且以之蓄水矣。”“不激,停之功也;不浊,淀之功也。”不过,李仪祉在此文中未指明大坝有多高。
(6)《陕西渭北灌溉工程报告》,1923年(与上文发表的年份相同)李仪祉用英文发表于《北京导报》,内容与上文相近,但明确推断出郑国渠大坝坝高为30m。这是有记载以来第一次明示了郑国渠大坝的坝高。
(7)《中国水利工程史》(Die Geschichte des Wasserbause in China),[4]这是李仪祉以导淮委员会工务处处长的名义用德文发表的长篇论文,刊载于德国工程师协会(VDI)1931年《技术工程和工业史论文集》(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k)中。该文从中国原始社会(公元前30世纪)开始,一直讲述到论文发表时的20世记30年代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水利工程史,引证宏富,图文并茂。文中再次引用了袁化中的论述,并继1923年之后时隔8年再次阐述了郑国渠大坝坝高为30m,而且是在德国的重要论文集上发表,当极为慎重。
(8)《水坝工程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Dam Engineering),施尼特尔(Schnitter,N.J.)著,发表于《水力发电》(Water Power)1967年第4期。该文引用了李仪祉的上述用德文发表的论文,这是郑国渠大坝第一次出现在国外的文献上(如不计上述刊载了李仪祉论文的国外文献),而且明言是一座高30m、长300m的石笼坝(stone-crib dam)。(www.xing528.com)
(9)《新大英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1980年版。该书在第441页中亦明确记载了郑国渠大坝坝高为30m,长300m。
(10)《重力坝》,汝乃华[5]编著,1983年出版。该书载文称,秦时在陕西“郑国渠渠首建成30m高的石笼坝”。
(11)《重力坝设计》,潘家铮[6],1987年出版。该书载文称:“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又在陕西修建郑国渠,渠口应当建有挡水的堰、坝建筑物。”
以上所列文献中,最具史学价值的当属袁化中与李仪祉的论述了。
袁化中,任职陕西泾阳县知事,身在泾河畔,对泾河当了如指掌。从他的《泾渠议》中,可窥见他对泾河历史的深切了解,以及他对坝工技术的真知灼见。文中所用的坝工术语,无可挑剔。如“不甚激亦不甚浊”,言简意赅。他是中国坝工史上确认泾河上有秦郑国渠大坝的第一人。
图1 李仪祉像
李仪祉(1882~1938年),原名协,陕西蒲城县富源村人,如图1所示。曾赴德国留学,回国后曾任多种要职。蒲城县地处关中平原,距泾河甚近。李仪祉作为当地人,对泾河、郑国渠与郑国渠大坝,具有无可争议的发言权。特別是作为中国近代水利先驱、20世纪世界杰出科学家之一[7]的他,不仅具有丰富的近代水利科学知识,还对中国的水利工程史,特别是对黄河与泾河的水利工程的兴衰了解甚详。他堪称研究水利科技史的巨匠。他对泾河水利史的研究,见解独到,不是纯学术性的探索,而是为了实用。他不仅在1923年和1931年多次提到郑国渠大坝,而且提到大坝的破坏及其原因。他所有的对泾河水利史的研究,都是为当时引泾工程制定规划和确定设计方案作准备。他研究的结论是:要重新发挥泾河的灌溉作用,就不能袭用郑国渠大坝的模式,要另辟新途。这就是由他主持兴建、竣工于1932年的泾惠渠大坝选址的依据。李仪祉是中国坝工史上确认郑国渠大坝坝高为30m的第一人。“坝高30m”——这一纪录在公元前3世纪的世界坝工历史上所占的分量是很重的。在郑国渠大坝之前2000多年的坝工历史上,世界上所有的水坝,其高度都未超过20m。郑国渠大坝坝高的记录在保持了1300多年之后,才在日本出现高32m的大纹池(Daimonike)坝。此后又经过300多年,才在印度出现高33m的木达克马苏尔(Mudduuck Masur)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