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质谱仪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期,人类在牛顿(I.Newton)力学、道尔顿(J.Dalton)物质原子理论、热力学、电磁学等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造就了物理学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在这样的物理大发现背景下,德国物理学家E.Goldstein于1876年提出了阴极射线理论。他认为在低压气体放电管玻璃壁上的辉光,是由阴极产生的某种射线引起的,并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十多年后,W.C.Werner进一步研究发现,阳极射线所带正电量与阴极射线所带负电量相等,并根据它们在磁场和电场影响下的运动规律,得出阳极射线由带正电的粒子组成,电荷相同时质量小的离子偏转得多,质量大的离子偏转得少。这些实验现象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后来质谱仪原型的理论基础。
基于这些早期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从阴极射线中发现电子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J.J.Thomson和他的助手F.W.Aston利用Werner的方法,通过磁场使阳极射线的粒子发生偏转,并通过电场使具有不同电荷和质量的离子分隔开——首个扇形磁场质谱计模型,就此诞生于著名的卡文迪许(H.Cavendish)实验室:使离子沿抛物线飞行,将其轨迹记录到底片上,从而测定其精确质量。并且,利用这个质谱仪的设想,他们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氖(Ne)的2种同位素的存在。
1919年,Aston完成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质谱仪的研制,它升级改造后,更能分辨1%质量单位。借助这些具备电磁聚焦性能的质谱仪,Aston发现了多种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个非放射性元素,发现了天然存在的287种核素中的至少212种,第一次证明了原子质量亏损。并且,通过对大量同位素的研究,他阐述了“整数法则”,即:除了H以外的所有元素,其原子质量都是H原子质量的整数倍。并且,通过质谱分析,他解释了造成实际值与上述法则偏差的原因是同位素的存在。他为此荣获19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40年以前,质谱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被化学家采用,用于气体分析和测定化学元素的稳定同位素。从40年代开始,质谱法开始被用来对石油馏分中的复杂烃类混合物进行分析,并证实了复杂分子能产生确定的、可重复的质谱谱图,之后才被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开拓了有机质谱的新领域。随后,四极杆质量分析器(1953年)、离子阱质量分析器、串联质谱系统(1954年)和飞行时间质谱仪(1955年)亦相继问世。特别是离子阱质量分析器中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而且数据采集速度快,可与多种离子化方式衔接,可进行多级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检测,在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构信息获取及反应机理的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原子轰击、电喷雾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等新的“软电离”技术出现,质谱仪的应用被推广到高极性、难挥发和热不稳定样品,特别是蛋白质样品的分析。生物质谱仪飞速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前沿的热点之一。
7.1.2 科学目标
20世纪50年代,生命科学领域以“中心法则”的建立为标志(图7-1),研究者们逐步开始探索控制生命活动的基本分子机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相关质谱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和开展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的研究,乃至于进行多组学的联合研究工作,以解决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元件”的核酸、蛋白质和糖脂等生物大分子,同时处于机体内广泛的动态化学修饰之中,并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图7-2)。而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的多种动态化学修饰,大大丰富了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作用。针对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图7-1 “中心法则”的意义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反映了细胞未来的潜能,告诉你哪些事情可能发生;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揭示了细胞发展的方向,告诉你哪些事情将要发生;蛋白质(protein)则显示出了细胞的各项功能元件,告诉你细胞的各项变化是由哪些元件完成的;而代谢物(metabolite)是最后发生各种变化的产物,告诉你细胞中正在发生的变化。遗传信息(information)由上而下传递,物质(material)基础由外而内展现。
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法并列的谱学方法。它利用微观物质在质量上的差别所带来的物理性质或现象的不同,来对微观物质进行区分。简单说来,它就是通过对微观粒子气相离子的质荷比(质量/电荷的比值)[1]测量,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人们把基于质谱技术对生物大分子特别对蛋白质的高通量研究方式,简称为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1]。它是研究细胞或者某种生物体内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情况的方法,包括蛋白质表达水平、结合方式、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情况等。基因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蛋白质才是执行生命体功能的基本单元,它通过形成各种复合物,组成通路网络,来行使复杂多样的生物学功能。所以,有很多生物学问题需要在蛋白质层面上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要站在系统的层面去考察,例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2]、蛋白质的细胞定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3]、信号通路及代谢通路的调控和功能等。
图7-2 多组学分析:针对不同层面的组学交叉结合,开展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详见下载图7-2,下载网址见31页脚注)
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研究形成了基因组学(genomics),对蛋白质的研究形成了蛋白质组学,对小分子代谢物(small molecular metabolite)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代谢组学(metabolomics)。不同层次的研究相结合,又形成了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功能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functional proteomics/genomics)等研究方向。
基于此发展背景,蛋白质修饰与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主要通过基于先进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蛋白质进行高分辨、高准确性的鉴定,确定蛋白质在功能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结构分析和分子影像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发现蛋白质的功能。通过质谱分析,定位发生在蛋白质上的修饰位点,进一步指导蛋白质结构的测定和功能分析。此外,通过对重要功能蛋白质的精确定量分析,可追踪在不同时间和处理条件下的蛋白质结构变化,从而为解释细胞活动的分子机制,筛选疾病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提供分子基础。
7.1.3 建设方案
系统总投资5 340万元,建设周期约为3年。计划初步建成一个国际领先的、能提供全方位蛋白质鉴定和修饰分析,并具备强大定量分析功能的蛋白质修饰与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可以为细胞活动的分子机制研究、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药物靶点的发现,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蛋白质修饰与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从生物学研究的需求上将初步建设构成4个基本功能模块:样本制备模块;蛋白质高分辨鉴定模块;蛋白质修饰规模化分离和定位模块;功能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模块。4个模块采取灵活的串接或并接模式,实现系统集成和优化。关键设备主要包括11台功能互补的高性能质谱仪。系统构成如图7-3。
图7-3 质谱分析系统的最初设计组成[2]
在样品制备模块中发展各种形式的色谱分离方法,在蛋白质水平、肽段水平和修饰水平形成多种兼容互补的样品前处理及分离平台。在蛋白质方面,形成以亲和色谱、离子交换和分子排阻等方法为主的高选择性分离模式;在肽段方面,构建基于微升和纳升规模的多维色谱系统,用于肽段的分级,从而提高蛋白质的鉴定覆盖率。
7.1.4 性能指标(www.xing528.com)
系统由4大模块组成,模块间采用并联和串联模式,各模块间可快速切换组装,多维色谱和质谱之间能实现在线高灵敏度串接,能快速实现对复杂样本的蛋白质高灵敏度鉴定、蛋白质修饰分析和相互作用分析,以及精确定量分析。关于预期具体指标说明如下。
7.1.4.1 样本制备模块
1.指标
对细胞和组织样本的蛋白质提取,可达到10批/d。蛋白质酶解通量可达到50个/d。酶解时间可达2 h以下,可同时处理样本超过24个。
2.定义
建立多种蛋白质提取模式,并实现流程化。采用微波或高压模式,使酶解时间最短降低到2 h以下,比现有常规速度提高8倍。采用多通道酶解模式,能同时处理的样本超过24个。对该模块选取动物(包括组织和细胞等)、植物(包括组织和细胞等)、细菌各一种模式生物作为测试对象,检测蛋白质提取的效率和速度。酶解部分选取标准蛋白质、蛋白质混合物和动物细胞样本进行测试。亚细胞分级部分采用动物组织和细胞各一种进行分级效果评价。
7.1.4.2 蛋白质的高分辨鉴定模块
1.指标
以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3]和液相色谱/质谱为核心,进行蛋白质鉴定。技术规模达到2 000个蛋白质/d。灵敏度达到亚飞摩尔(fmol),鉴定假阳性<1%。对特定蛋白质鉴定氨基酸的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定义
以哺乳动物细胞或组织蛋白质酶解肽混合物为样本,蛋白质鉴定规模达到2 000个蛋白质/d,其肽段的假阳性率小于1%。对标准蛋白质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亚飞摩尔。对标准蛋白质鉴定氨基酸的覆盖率达到30%以上。
7.1.4.3 蛋白质修饰的规模化分离和定位模块
1.指标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分析规模达到50个位点/d,灵敏度为飞摩尔。修饰位点定位误差<1%,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检测种类达到10种以上。
2.定义
以哺乳动物细胞或组织蛋白质酶解肽混合物或标准肽混合物为样本,主要以磷酸化修饰为例,分析规模达到50个位点/d,修饰肽段的鉴定假阳性要小于1%。对合成磷酸化肽段的检测灵敏度达到飞摩尔。主要以合成修饰肽、已知修饰蛋白质或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酶解肽混合物为标准,检测包括氧化、甲基化(一甲基、二甲基、三甲基)、乙酰化、磷酸化、硝基化、亚硝基化、泛素化、类泛素化、N 糖基化、O 糖基化、脂酰化、羰基化等至少10种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
7.1.4.4 功能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模块
1.指标
建立蛋白质体外和体内、相对和绝对定量方法。蛋白质体外和体内相对定量的规模达到200个/d,定量误差<30%。蛋白质绝对定量规模可达到50个/d,定量误差<20%。
2.定义
以哺乳动物细胞或组织蛋白质酶解肽混合物为样本。体外相对定量是指体外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法,如TMT技术或者iTRAQ技术[4];体内相对定量是指稳定同位素掺入培养细胞的方法,即SILAC技术[5]。相对定量的规模达到200个/d,定量误差即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30%。蛋白质绝对定量指以合成稳定同位素肽段为内标的多反应监测方法(MRM)[4],绝对定量规模可达到50个/d,对标准蛋白质的定量误差<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