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逻辑思维:构思能力培养技巧

逻辑思维:构思能力培养技巧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访的逻辑构思能力需要养成一个基本习惯—— 层层分解。图5-1 逻辑思维板块图如策划对某位从著名编剧转作高校教授的对象做一个人物专题,可以采用时间线的纵向逻辑关系,按照人物的经历分为3~5个时间阶段,其排列顺序可以是倒叙、顺叙等不同方法;也可以以人物身上的3~4个优秀品质为划分标准,采用横向板块式的并列逻辑关系形成策划结构;还可以抓住其职业转型中心点,解释背后原因,形成“原因-结果”的因果逻辑关系。

逻辑思维:构思能力培养技巧

新闻工作需要面对庞大的信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芜杂,记者不仅要有及时采集信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内在的对信息的逻辑梳理能力,这种逻辑梳理能力,即是记者在整个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构思的能力。

以新闻专业学生常做的新闻报道选题“大学本科毕业后是就业好还是考研好?”为例,策划该高校教育选题之前,至少需要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专题作品准备做多长时间或多少篇幅?3分钟或者10分钟?

本次专题做成一个什么体裁?是问题专题还是人物专访或其他?

专题作品的核心推动力是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已经搜集到了哪些相关新闻背景信息?

本次专题的创新点是什么?

本次专题的预设层次或结构大致是怎样的?

专题实施时设置哪些采访对象?为什么选这些人?需要他们提供哪些信息?

一些学生做这个专题时习惯采用“街谈”式的采访,无目标无设计地向路人提问:“你认为大学生毕业后是就业好还是考研好?为什么?”这是常见的新闻策划“疾病”。设计问题太大、太宏观,缺少对问题的结构化思考,便难以完成具体问题的分解与细化,最终难以解决新闻报道的核心问题。这种现象反映在采访时欠缺了一个重要能力—— 结构化思维的能力,或者说是逻辑构思能力。初学者往往感性地去认识自己的策划主题或采访内容,比如从自己的角色、利益和心态去进行新闻策划,而缺少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如果不习惯逻辑化地去思考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新闻采访与写作过程混乱,而缺乏逻辑性的思维惯式甚至会让大家不能察觉自己的问题所在。

如何训练策划中的逻辑构思能力?

(一)层层分解

逻辑思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层次划分意识,如同给你一颗枣,你不能拿到之后就吞下去,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囫囵吞枣”。要吃出枣子的味道,得一口一口地咬。整体囫囵便是没有进行思维活动的做法。采访的逻辑构思能力需要养成一个基本习惯—— 层层分解。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首先要能够划分层次,其次要保证层次之间的关系符合某种逻辑。(www.xing528.com)

第一层意思会比较容易,如同小学时候分析课文时常常采用的“总-分法则”,先确定一个中心话题,再按照中心话题分支,应当了解哪几个方面、哪几个层次的问题。就像我们常说的“逻辑树状图”,从树根到树枝形成多层生长发展,由树根衍生出分支,枝干还可以继续细分,变成一个层层分解的系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可以采用图5-1所示的简易形式,对你的采访对象进行分层剖析,画出树状图,列出提纲。

第二是要确保层次之间有某种合乎逻辑的关系,这一层面的逻辑是建立在前一层面基础上的,即确保从“树根”到“细枝”之间合理管理。比如:两分法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并列关系”,也可能是“大小关系”,可以是“微观-宏观”的关系、“主观-客观”的关系、“原因-结果”的关系,等等;三分法之间也可能存在“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采访者自己进行一番构思。

图5-1 逻辑思维板块图

如策划对某位从著名编剧转作高校教授的对象做一个人物专题,可以采用时间线的纵向逻辑关系,按照人物的经历分为3~5个时间阶段,其排列顺序可以是倒叙、顺叙等不同方法;也可以以人物身上的3~4个优秀品质为划分标准,采用横向板块式的并列逻辑关系形成策划结构;还可以抓住其职业转型中心点,解释背后原因,形成“原因-结果”的因果逻辑关系。

(二)侧重取舍

如同我们拍照、摄影一样,面对同一个拍摄对象,我们会有自己不同的选择角度,因为有时候要想面面俱到、全方位展现一个事物,总是有一些难度,这时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所想要展现的那个侧重面。前面我们完成了一个“分类”的任务,接下来需要进行一个“取舍”的工作。“分类”把性质类似的话题或观点放在一起,清楚而系统地呈现出采访对象的特色与全貌;然而面面俱到会带来弊端,新闻记者会因为过于追求全面而流于肤浅与繁杂,并且可能陷入千人一面的窠臼之中,因此需要进行“重点化”的选择。

这当中也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分清主次,即确立“重点化”“次重点化”,能够区别出“有用的”和“没用的”,就像我们在清理挑选新收成的豆子一样,将各种豆子(话题或材料)一一呈列,排定优先顺位,最有用的先挑出来;二是明确挑选取舍的标准,也就是说什么是最好、最优的,采访者心里必须清楚,也只有这一点成立,前一点取舍才能实现。

“总-分原则”的思维模式让很多人缺少所谓的重点意识,平均分配的方式是最常使用的。如以某著名教师为对象的人物报道策划,拟定三个层次来展现该人物——“好老师”“好朋友“好儿子”,根据人物不同角色展开的层次划分很清晰,但这三点明显需要一个侧重面来表达你的中心议题。而这个时候选择哪一个成为重点,需要依据每个采访者的内在依据,但相通的几点在于你的新闻作品将在什么平台传播,你的受众最喜欢哪个点,哪个点是你认为别人没有发现或不太关注的。安徽卫视《记者档案》在策划采访央视前著名记者王志时,需要选择王志曾经采访过的案例来进行发问,最后,栏目组在王志若干的采访案例中选择了两例:《成杰克腐败案》和《贪官胡长清》,原因是这两例既契合当时老百姓的关注热点,又能深刻体现王志这位记者的采访风格与采访理念。

(三)把握定位

在进行侧重面取舍时的一个标准是“你的最终报道作品要表达和传递什么样的主题”,换句话说,策划应该有清楚的报道定位,这个定位就如同逻辑树状图中的根部,所有的中心话题与分层话题都是由这个树根决定的。在实施新闻策划方案时一定要立足于“根”,一定不能像“墙头草”一样东倒西歪。

比如策划采访报道某位免费为穷人理发的理发师,完成了策划文稿之后,在具体的采访中发现,理发师不善言辞又工作繁忙,采访时间受限;而记者在采访中无意识地认识了一位原定的采访对象的朋友,这位朋友也是帮助穷人的志愿者,而且采访时间充分又善于表达。第一次采访受挫后,这位记者临时决定加入后者作为采访对象,但因为是临时改变,在处理两个人物的衔接关系时并没有深入思考,没有建构起合理的逻辑关联,导致报道作品混乱,无法集中反映原先的策划主题。

初学者由于经验不足、身份认同不够强烈等原因,往往容易忘记自己策划时的基本定位,有时反而被强势的采访对象所带动和影响,这就是很多有经验的资深记者最不喜欢的“被采访”经历。有时候为了交流顺畅,可以暂时或者表面地“被采访”一下,但不能太长时间,更不能真正地被对方“逆袭”了。初入新闻业的记者往往容易过于自恋地、一厢情愿地埋头于自己的主观世界,逻辑构思的能力正是要帮助大家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提醒大家应该保持理性的思考,把握住事态发展的核心定位和整体轮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