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融合下的创新写作:故事化报道与非虚构写作

媒介融合下的创新写作:故事化报道与非虚构写作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物的故事化首先需要挖掘与寻找与众不同之处,即“差异性”。

媒介融合下的创新写作:故事化报道与非虚构写作

对于新闻报道与故事写作的结合,有人认为是“新闻文学化”[5]的表现,也有人觉得是新闻传播的人文特征所决定的[6];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新闻故事化一直存在边界模糊的争议,有赞同也有反对;从实践的角度出来,新闻写作的故事化已经被默认为符合新闻报道的写作手法。国外新闻界对新闻作品的表述通常会直接使用story一词,从中看出新闻报道就是故事的一种表达类型。

早年穆青先生提出的“视觉新闻”实际也是一种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开始,他强调通过“形式多样化、事件故事化、人物个性化、情节形象化、场面情景化”的方式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与可信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都市报风潮下新闻的人文性被提上议事日程,为了改变过去严肃刻板的宣传说教式报道,使新闻更有人文精神生活气息,新闻故事化之风形成。这个过程中,《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以及其他各地的都市报,都为中国新闻故事化的探索贡献了积极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深度报道”这一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典型文体。随着娱乐化的盛行,即使是篇幅较短的新闻稿,也开始尝试有情节性、场景性、曲折性、新奇性的故事化写作。在互联网写作时代,即使是在“浅阅读”“浅写作”的风潮下,故事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依然盛行,产生出“非虚构写作”这一“深度报道”的延伸品,一些新媒体开辟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引人关注,如界面的《正午(NoonStory)》栏目、网易的《人间》栏目、腾讯的《谷雨》项目,以及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剥洋葱”等。

新闻故事化的演变形式并不影响其作为新闻作品真实性的本质,且记者可以从更细致、更多维的角度,体察民生、观察社会、记录人性,这也是一种深层地反映社会的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以间接、柔软、润滑的方式让受众接受,而不是像宣传口号、硬性道理一般强行地传播。故事以其极有代入感的叙事特点,或让受众轻松消遣,或深入受众灵魂,超越了新闻事实的简单传递,让新闻也可以成为沁人心脾的作品。

(一)人物设置的故事化

故事的讲述种,人物是最重要的表现元素,是驱动故事展开的关键。新闻故事作为一种事实的存在,依然有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元素,而如果说情节是一条线,那么人物就是这条线上的若干个点。同时新闻故事也要以刻画人物为目的,“人物报道”中所有的情节、细节、环境都是为塑造人物的精神和灵魂而服务的;“事件报道”或“现象报道”则必须通过关键性人物或代表性人物的塑造来表现核心主题与意义。人物故事化表现在新闻报道中也有一些技巧可循,具体来看可以包括人物的选择、设置、描写与塑造。

1. 人物的设置与选择

人物的选择与设置,是在对人物进行具体写作之前的重要步骤,它是故事能否讲好的前提。虽然人人都有故事,但作为新闻,从写作之前的采访环节开始,人物的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采访谁、不采访谁、优先采访谁、重点采访谁,最终都会影响你的故事叙述的视角和框架[7]。因此,需要对人物进行选择与设置,这需要从故事化的角度来确定标准。

(1)人物的差异性表现更加受到重视。

人物的故事化首先需要挖掘与寻找与众不同之处,即“差异性”。新闻报道的人物稿往往将人物以“优秀”“先进”冠名,并以此作为选题价值的重要依据,而在故事之中,人物的差异性非常重要。这里的“差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人物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二是群体人物之间的不同性。前者用于人物专访,寻找人物自带的差异气质,即常规情况应该如何,而这个人偏偏不同常规。如《南方人物周刊》报道影视明星周迅的文章《女孩不惑》,突出不惑之年的周迅仍保持女孩童真的特点。后者用于事件或现象类报道,人物群像构成报道主题,因此故事中的人物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如纪实短片《低空深呼吸》讲述患有矮小症的袖珍人的生活,这些人都来自一个酒吧,重点记录的几个人物又各有不同,有细心懂事的彩虹,有活泼可爱的丁彤彤,有深沉好学的周兆永等,彼此有相同的身份却又有不同的性格。这种差异性避免故事的千篇一律,增加故事节奏中的层次与落差,最终达到“异口同声”的效果。

(2)注重形式的陌生化与内在的共鸣性相结合。

形式上的“陌生化”制造了新闻故事的新鲜感,满足了观众“旁观”的社会心理与好奇的心理欲望,这一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罗夫斯基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物的故事化设置。抓住人们对不熟悉对象的审美情感,增加故事的吸引力,所以通常新闻中的人物故事,要么是写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要么是写不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当“平凡”与“不平凡”相结合时,新闻的新奇性和故事的吸引力也就出现了,这正是“陌生化”的效果。同时,这种陌生化要与内在共鸣性结合,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这里的共鸣性是一种“熟悉化”,“陌生”与“熟悉”彼此勾连,让观众在陌生中找到熟悉感,在熟悉的语境下感知陌生的人与事,这是两者结合的真正价值。比如《老广的味道》《重庆小面》等纪实作品是地方美食的纪录,形成差异化的“陌生感”,但“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主题与中国民众内在气质极其相符,观众在熟悉与陌生的审美感知之中感到舒适与和谐

(3)群体人物设置注意人物角色分工。

群体人物设置的故事化方法,如同戏剧的人物角色一样,一是要有主次之分(有主角、配角),二是人物角色要有分工担当,每一个人物都不能多余,都是有使命的。一个好的故事,首先要谋划全局,要为你的作品谋划全局的人物,什么时候出场,用多少笔墨,起什么作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某期节目《少女如何看待性?》一共讲述了三个早孕少女的故事:璐璐(化名)性格开放、能言善语,是第一主角;小青(化名)从曾经的“北大苗子”变成早孕女孩,文弱敏感,是“女二号”;小珊(化名)因为父亲严厉而早恋,又不敢面对早孕事实,篇幅最少。三人的故事各有偏重,体现出人物的角色分工:璐璐主要讲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小青反映了一个好学生如何陷入难以自救的陷阱,小珊的故事则是从父母教育角度分析了原因,并讲述社会组织援助的作用。不管是图文类报道还是视听类报道,这种人物设置的方式都是适用的,也只有这样,故事的讲述才能紧凑而有节奏,不同人物有不同侧重点,综合表现出了群像的整体特点,突出报道主题。

2. 人物的描写与塑造

人物的故事化表现还体现在描写技法方面,这是人物最终塑造完成、呈现在受众眼前的重要阶段。新闻写作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也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记者从采访准备到完成报道,都需要静下心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和思考人物的各个方面,用细腻的笔调将人物分解、合成、提炼,让受众感受到既符合事实又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1)再现人物对象的谈话风格。

人物语言的引入是人物故事化塑造的关键,如同戏剧剧本中的人物说什么,怎么说,对谁说,都是人物内在的表现。但是人物语言的筛选、运用都是有要求的,不能简单植入、笼统搬用。其一,人物语言是为突出故事主题服务的,因而不能全盘照录,要学会淘汰,去粗取精,让人物形象更清晰、故事节奏更紧凑。其二,人物语言写作方式要多样:“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结合,“独白”与“对话”相结合,事实评述与语言运用相结合。下文是关于诚信故事的新闻报道《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中的一段人物描写,它形象再现了人物电话通话的表现场景与直接用语,点明了人物说话的用语和表情,表现出鲜明的人物语言风格与主题性格。

材料一:“哥,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保东,欠你5万多元的保东啊……你让我找得好苦啊!”电话里的马保东激动得语无伦次。

“哥,我终于能还你钱了。我要还本钱!还利息!还要加感情!我要还你100万!”马保东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还”。[8]

(2)肖像与行动依然是展现人物特性的法宝。

外在的样貌与行为是让人物活起来的重要步骤,也是新闻视觉化的体现。肖像与行动描写,首先需要寻找人物身上的“亮点”,作为外在表现的呈现,外貌与行动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的细节也是最能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地方所在。比如材料二描写脑瘫诗人余秀华的外貌,抓住了她不脱羽绒服的这个点,一个身穿红色带毛领羽绒服的诗人在一群脱去外套的人群中坐着,一个突出的场景跃然纸上,而这个“招眼”的外貌也把人物强烈的自尊感刻画出来了。其次,外貌也好,行动也好,都是在记者仔细观察的前提下完成的,而到写作环节,观察的内容就需要像一帧帧分解的分镜头脚本,详细清楚,如材料三中描写余秀华走路动作的文字,将左脚、右脚、手臂的动作都写得清清楚楚,还带出了人物由外到内的精神气儿。总之,人物的形象不管是美丽俊秀,还是丑陋恶俗,都不是笼统的,美有百美,丑有千丑,要在报道中体现人物清楚的个性。

材料二:满满一屋子的人,几乎都脱了外套。北京室内的暖气下,这再自然不过。余秀华却仍然把自己裹在红色的羽绒服里,还绕着茸茸的红色毛领。诗集发布会一个多小时,结束后她终于热得去室外透气,却还是不肯解开哪怕一颗扣子:“因为里面的衣服不好看。”她皱皱鼻子,不好意思地挡挡自己的小短靴……[9]

材料三:走路的时候,余秀华通常是右脚笔直向前,左脚斜着抬起,手臂半翘着,平衡摇晃的身体,这是脑瘫留给她的遗迹之一。但她有办法把手臂与身体摇晃得像唱戏时大人物出场的样子,带着“也来了”的神气。[10]

(3)用精练的文字展现现场的情景和气氛。

人物在故事中作为一种角色的塑造,也是一种社会身份的体现,因为人物的描写与塑造不仅仅在本身,还在于自己所处的时间、空间等社会场景元素。场景是人物故事形成的客观条件,处于场景之中的人物才是饱满丰富的。除了人物自身携带的信息与故事元素之外,空间、情景、氛围等场景元素是故事立体展开的关键。场景是人物的背景依托,是人物串起情节、讲述故事的过渡元素。但是场景主要起辅助与烘托的作用,不宜浓墨重彩,比较适合用简单精练的文字加以勾勒。材料四中,作者抓住居民胡国民住房的色彩这个点,将“城中村”居民在艰苦条件下依然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心态表现得非常到位;材料五中菲佣姐妹Mary与Nadurata在广州奶茶店门口徘徊的一个场景细节,将她们的内心活动与生活现实不留痕迹地透露出来。

材料四:胡国民住在工业园区内一片叫金竹沟的地方,这里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当地农民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修建起来的自建房,都在三层以上,有的人家甚至在十年内陆续修建起了几幢楼房,并相互连接、包围,最后形成一个独立的私人院落。胡国民家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别人家的房子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泥土色外墙……然而,胡国民把自己的门口刷成了明亮的黄色,这让他家那朱红色的大铁门也变得格外醒目。他很自豪地说,这是今年新刷的,他只是觉得自己家的房子太单调了,他不想跟别人家一样。[11]

材料五:姐妹俩在一家商店门口停了下来,Mary看起来已经要进去了,Nadurata使劲拦住了她,指着头顶上的广告牌,嘟着嘴,皱起眉头,夸张地将双手摊开。Mary最终还是没进去。待她们离开,我好奇地凑到商店前,是一家连锁的奶茶和果汁店,大门上方的广告牌上写着饮料的种类和价格,仔细一看,15是里面最小的数字。[12]

(二)构置有情节的好故事

讲述故事和倾听故事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绵延不绝的交流活动,新闻文体在这样的意识推动下不断发展演变:从“客观新闻”“精确新闻”到主张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新闻故事的“新新闻主义”[13];从简单务实的“倒金字塔体”到有故事有情节的“华尔街日报体”;从西方的“特稿”到中国的“深度报道”,以及当前的“非虚构写作”,新闻的故事化写作一直都在持续发展,而不管上述的哪种文体,情节的书写与构置都是讲述故事的最重要点。新闻本身就具有新奇性的价值,加以梳理整合就可以串起具有故事特征的情节,这既需要采访环节的求实求细,更需要在写作环节将信息点进行提炼、构置,具体可以从冲突、悬念、节奏与情感方面着手。

1. 冲突:二元对立的设置

冲突矛盾的种类大约分为三种,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事之间的矛盾、自我内在的矛盾。不管哪一种矛盾都是二元对立的体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冲突本身就是新闻事实的体现,报道矛盾、揭示矛盾,是新闻报道的义务与责任。

冲突性也是新闻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社会中的一些冲突事件或现象往往成为有价值的新闻选题,因此在合理地运用冲突设置,既是对新闻事实的多角度表现,也是一种故事化的技巧。

“冲突”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故事中的冲突源于“戏剧冲突”这一艺术学概念,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典型化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新闻故事中冲突不能像艺术一样夸大化、集中化,而是基于事实的提炼与处理,但作者同样需要有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与理性智慧的思想,才能找到这种冲突的信息素材

根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辉煌中国》改编的电影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气势恢宏,画面与声音都强调宏大格局,但其中一个小故事却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故事从拉萨市达孜县扎西岗村党支部书记德吉央宗·洛措与藏民罗桑旦达之间的矛盾展开,罗桑旦达不愿搬迁,洛措一次又一次走访劝说,对方都无动于衷—— 这样的冲突在一部主旋律题材的作品中显得更加不和谐,冲突感的放大却反而吸引了观众,从矛盾出现到多次走访后无果,再到最后矛盾解决,一个小故事将中国扶贫工作的艰难与成绩讲述得跌宕起伏、深入人心。

2. 悬念:重重设局的悬念链

悬念是故事感最明显的特点体现,“华尔街日报体”之所以影响深远,正是因为很好地运用了悬念的手法:从小点切入,从一个细节处设置悬念,再引入悬念背后的大主题,它完全打破了过去新闻写作要求直接阐明事实要点的写法,先写“树叶”,再展示“整棵树木”,最后才揭晓“整片森林”,用小悬念套着大悬念,形成逻辑紧凑的悬念链。

故事中的悬念往往不止一个,从开头到结束,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巧妙地设置,从而形成跌宕起伏的悬念链。国内电视纪实类节目代表栏目《经典出奇》《档案》以及一些法制栏目《今日说法》《拍案说法》等很好地运用了悬念设置的技巧。如《拍案说法》表面按照“一刻拍案”“二刻拍案”“三刻拍案”的古代说书思路结构,实际三个步骤分别是“悬念高挂”“事情追踪”“剥丝抽茧”的设置。《档案》栏目导语也惯用“重重疑问”的方法,材料六就是其中一期的导语。它一开始就是大量的谜题设置,让观众心里疑问丛生、悬念迭起,而故事就是揭开一个又一个悬念的过程。

材料六: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难道也如常人,心怀多少参不透的迷情?身患渐冻重病却也儿女成群?夫人遭百般怀疑,霍金本人又做何想?两段感情,一生难题,是什么令霍金百思不解,成为始终参不透的巨大谜团?他为何突然离家出走?晚年遭受家暴,是否真实?[14]

3. 节奏:把握全局的布设

把握节奏也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它与冲突与悬念的设置有所不同,不是故事单项的安排,而是统领全篇的部署。故事的节奏首先要根据受众的心理接受节奏来安排,要能够判断故事讲到哪里会引起受众心理起伏,到哪里受众心理比较平静舒缓,什么时候情绪是积极的,什么时候情绪是消极的,总之要根据受众的心理律动、情感反应的规律来把握节奏。另一方面,在受众心理的内部节奏之外,还有故事叙事本身的外部节奏规略:节奏紧张与节奏缓慢的结合交叉使用;开头一定要精彩,吸人眼球、引人入胜;中间环节要有情节的转折,既要有整篇的高潮,也要有小层次里的高潮;结尾要饱满充实,兜得住之前的故事发展与所有情感依托,能够有主题提升感,让人意犹未尽。总结起来,可用16字来表述:缓急把握、龙头最重、蛇腰拐点、猪臀结点。

以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中“霍金一生未解之谜”这期节目为例,通过下文的分解,大家可以发现:从小处看,节目中处处都有冲突或者悬念,设置密度极高,保证观众看节目时的好奇感几乎一直被“吊”着;从整体结构上看,故事的节奏把握兼顾了很多细节,做到了开头精彩、前后呼应,全片设置了六个转折点,平均4~5分钟就有一个拐点,中间有紧张的冲突,也有舒缓的故事讲述,结尾处回到家庭、亲情,感情收得圆满,主题得到升华。总的来看,故事有起伏、有波澜、有变化、有动感。

导入:霍金葬礼。

开头:时间派对。(场景开头、悬念)

派对主人揭晓。(人物出场)

霍金的成就与传奇经历。(展开)

转折:离家出走。(冲突、悬念)

伊莱恩是谁?(悬念)

护士团出现。(展开)

转折:简与霍金的爱情。(倒叙)

坚守爱情执着选择婚姻。(展开、节奏舒缓)

爱情考验刚刚开始。(悬念)

孩子负担、身体更加恶化。(冲突、展开)

与妻子交流少。(展开、节奏舒缓)

转折:霍金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悬念)

霍金小时候经历。(倒叙中再倒叙)

渴望认可,喜欢被人崇拜。(展开)

转折:简为什么选择沉默?(悬念)

乔纳森的出现。(倒叙中的插叙、展开)

转折:与伊莱恩结婚。(冲突)

家庭关系破裂。(冲突)

新任妻子家暴、离婚。(冲突、悬念)

转折:晚年生活。(节奏舒缓)

与家人修复关系。(展开、节奏舒缓)

结尾:葬礼现场。(呼应开头与主题)

(三)用多媒体语言诠释故事

在融媒体时代,故事的讲述不是单靠文字,还可以或靠口述、或靠图片,每一种语言符号都可能成为故事表现的元素,同时每一种语言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化表达的技巧。作为全媒体记者,应该懂得各种媒介语言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多元化的语言诠释故事化的创新写作。

1. 文字书写的故事化笔法

文字书写是新闻报道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新闻笔法的故事化写作已经得非常成熟,上述的很多故事化手法也都是从文字表达发展提炼出来的。除此之外,在微观的语言表述上,具体的笔法仍能体现出故事的味道。

第一,抓住细节的文字。

不管是对人物极尽所能地描写,还是对场景戏剧化地铺展,报道中一切故事化的展开都离不开细节。细节是新闻真实性的保障,更是完成故事写作最好的“武器”:一方面它是事实不是评论,满足了人们“只听故事、不听道理”的心理;另一方面,细节是点的抓取,以点带面,更加浓缩性地表现主题,避免出现面面俱到的长篇大论。几乎每一篇优秀的新闻故事文稿中,都充满了细节,它也因此成为故事化写作的“标配”。下文来自两篇经典的非虚构作品,一篇是写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做搓澡工,一篇报道了“亚洲大力士”才力从荣获冠军到离世的故事。两位记者用极其细腻的笔法将悲剧式的故事拿捏得恰到好处,前者抓住主人公母亲家窗台上有几盆花这一细节,暗示了绝望中的希望,让读者忧而不伤、叹而不哭;后者的细节之处更是不可思议地放到了死者母亲做的一个梦上,将梦与现实用一个细节的时间数据连接,让读者在细腻的笔调中体会悲伤与无奈相混的复杂心情。

为了迎接女儿的归来,邹春兰的老母亲将小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炕头的窗台上摆放着几盆花,一盆杜鹃正长出一朵鲜红的花蕾。窗外阳光灿烂,一条冰封的小路,正在悄然融化。[15](www.xing528.com)

从被布谷鸟惊醒的梦中脱身出来之后19个小时,商玉馥看到梦境的征兆变成了现实,她走进病房,第一眼就看见才力只穿着一条内裤,姿势僵硬地仰面躺在病床上。一种不祥的预感让她本能地尖叫起来:“哎呀!快给他穿上裤子!”[16]

第二,饱含情感的文字。

新闻故事化放弃了生硬的宣传文字与写实文字,主张赋予新闻人文关怀与情感。故事化的写作往往透着作者深深的情怀,是“有体温”的创作。“有体温”三个字分别包含了三层不同意思:有,即写作要有希望,用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力量,照亮人们前行的方向;体,记者的文字要能够体恤人心,体贴关怀百姓,让人动情于中;温,指文字温暖美好,不仅能暖心,还能让人在温暖中找到尊重。因此,文字的情感价值最终是宣扬人情、表现人性、尊重人格。这正是当前众多融媒体新闻作品追求的“暖新闻”价值表现。

·有:有希望,有人情味,给人力量。

·体:体贴,体察人心,给人感动。

·温:温暖,暖人心弦,给人尊重。

与普通的抒情写法不同的是,饱含情感的文字书写往往不会直抒胸臆,而是在字里行间暗藏着各种丰富的情感。下文四段案例是同题报道,皆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报道中关于“横幅妈妈”成××的写作。成××在震后十年里每年都用写横幅的方式纪念自己在地震中死去的儿子贺×。四段文字都充满情感,但比较来看,C与D的文笔更胜于A与B:C用到了地理空间的细节数据,并将横幅写成“母亲的书信”,温暖动人;D则将一个死去的人写成“活在横幅上”,短短一句话将死亡的悲伤与活着的希望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加入时间与空间的信息元素,文字写得深沉,立意却得以高亮。

A. 5月6日,离“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还有6天,北川老县城景家山崩塌遗址的乱石上,一条横幅显得格外醒目,开头写着“亲爱的儿子你还好吗?妈妈好想你!”[17]

B. 十年间,北川县茅坝中学遗址不断有人自发前来哀悼,而在操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面,有一条横幅格外醒目。横幅上面写着“亲爱的儿子,你好吗?妈妈好想你……”文字的末尾,是一串电话号码……[18]

C. 从5.12地震遗址纪念馆门口到儿子的学校,有450米。39步残破的阶梯,成兴凤这十年来走过了无数次。成兴凤每一年都会坚持写一封信给儿子贺×。信被制作成横幅,高高地挂在安静的废墟之上。[19]

D. 十年之后,在那块悬挂在北川茅坝中学乱石碓前的横幅上,贺×仍然活着。[20]

有情感的文字需要媒体与记者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种素养从20世纪90年代深度报道兴起时,已经作为一种职业意识被广泛接受,而在自媒体蓬勃崛起的今天,经济营利诉求、个性抒发诉求使得故事越来越低俗化,这需要大家呼吁“人文关怀”的回归。新闻故事归根到底是人的故事,即使记录对象是物、事、社会,也要以人的视角去写。

第三,富有智慧的文字。

写作的人文色彩,除了情感的赋予,还要有智慧与理性的光芒,这样的文字会让故事更加有深度,好的故事从来都不是“就事说事”,而是在故事之后让人悟出道理,在情感与灵魂上都有收获。常用的手法是在叙述与描写中夹杂评论,但评论往往“只见其神不见其形”。下文写香港影星古天乐年轻时的样貌,就采用了描写与评论相结合的手法,避免了单一描写的平庸和过多评论的招摇。引用金庸的原文描述五官样貌,之后的文风则如其笔下的主人公,随性点评却着力深刻,在否定与模糊之中,人物却清楚独特—— 不必正儿八经地用力书写,但早已深入人心,这就是聪明的写法手法。

金庸对杨过的描写是这样的:长身玉立、眉清目秀、剑眉入鬓、凤眼生威,使起剑来优雅潇洒,翰逸神飞,大有晋人乌衣子弟裙屐风流之态。清秀凤眼有俊俏之意,剑眉生威则见英气。年轻时的古天乐几乎是为这个角色而生的,既不阳刚又不阴柔亦非中性,恰好在优美与刚健、男孩与男人交汇难辨的点上,行动间自有一股风流随性,狡黠中有风雅,浮浪但不油腻,是很多女孩子梦中的浪子少侠。[21]

充满智慧的文字背后是聪慧的作者,智慧除了结果是深刻的之外,过程也与众不同,“不走寻常路”。下文两则关于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报道中,故事对象是当年两个颇受争议的人 物—— 从“情义男”到“薄情男”的吴加芳、先于学生逃生被戏称为“范跑跑”的中学老师范美忠。写作中,作者都避免了争议的两端观点,用隐藏的方式表达出不一样的立场。

地震十年后媒体对吴加芳的采访再次铺天盖地,而《新京报》的这篇《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平常》最为出众。只看标题,就格外智慧,用最朴实的话说了最简单的理,节选的两段文字,前一段朴素写实,以细节开局,后一段“抖开”包袱、以花寓情,让人感到“平常”的温暖,“真实”的体贴。

吴加芳如今爱养花。花种养在房顶,每天傍晚放了工,换身干净衣服,他就到房顶侍弄花草。

花开得很别致,一根长梗上四朵花,花朵火红,个个成双成对的,像电线杆上的四个大喇叭。这种当地俗称“炮打四门”的花,吴加芳不晓得学名叫作朱顶红,但一直晓得是亡妻石华琼的生前所爱。[22]

《对话林浩、范美忠:“英雄”与“懦夫”的震后十年》是一篇颇有意思的报道,对于范美忠这个难以被界定的人物,作者智慧地采用动态化的纵向比较写作。如下文片段中所写,如今的范美忠与家人过得恬静温和,静谧沉稳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而在美好文字的下一段却是一句让人感觉极不和谐的话。这样的组合方式、组合顺序,格外不同常规,给读者以深深思考的同时,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智慧。

周末的早晨,阳光剪碎树叶,投在窗帘上,范美忠逗弄小儿,原木桌上放着乔治·斯坦纳的《语言与沉默》,妻子和女儿盘坐在沙发上读书,客人来也没能撬起她们的头,几颗枇杷静静躺在拙朴的小碟里。

而就在十年前,有人找到学校,恐吓要报复他全家。[23]

2. 视觉语言的故事化呈现

充满故事性的画面一直都是摄影师与摄像师追求的目标,影像叙事就是要求讲述好故事,在镜头中表现出吸引观众的视觉故事。随着视觉产品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视觉感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追求真实而刻意创作的单调、粗糙的画面逐渐不被接受,而对强节奏、强刺激的故事化画面要求则越来越高。在摄像技术的基础之上融合更多艺术与文学创作的构思与审美,是视觉画面“故事化”的重要保障,从而形成镜头的变化与技巧,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注重细节镜头,成组剪辑排列。

细节在任何时候都是故事的最重要组成,它能够深入人物、事件、场景的肌理之中,将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与物、事与情刻画出来,让人看得清、跟得紧、想得深。细节的镜头主要是根据画面中的内容来判断的,主要有人物细节镜头、场景细节镜头等。人物的细节镜头从景别上来说,通常是较小的景别—— 特写、近景、中近景,比如:人物的面部 神情、手脚的局部动作、服饰的特色装点,等等;当然也有较大的景别,比如要强调人物与背景的反衬落差,就需要使用全景镜头。场景细节镜头可以是场景之中局部,如广场上的某一束花、书中的某一行字、河水中的某一个倒影、车流中的某一个车牌,等等;也可以是整个场景的全部画面,但在整体场景中一定要有细节点,如荒芜的大山深处飘扬着一面国旗、苍茫天空中一只飞鹰、空落落的村庄里一个独行的老人,等等。场景的细节镜头往往可以通过推进、拉远的内部运动方式来完成。

细节镜头并不因为细节的局部性而单个存在,事实上将细节的画面剪辑成一组,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虽然每个镜头是片段的、局部的,但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叙事结构。如下面这一组镜头,用细节组合的方式让人物出场,比常规的整体信息镜头展现更有故事感。细节镜头成组运用可以产生层层递进、逐渐走近的效果,同时还能产生悬念。

镜头1:人物的脚部行走镜头。

镜头2:人物手揣裤兜局部镜头。

镜头3:人物制服左胸别着的工作牌镜头。

镜头4:人物眼部及所戴黑框眼镜特写镜头。

镜头5:人物背景全景镜头。

镜头6:人物面部镜头。

镜头7:人物正面全景镜头。

第二,短时间多镜头,多维固镜更有动感。

故事化拍摄,多用时长较短的镜头,不宜过长;强调镜头组接频率快、节奏感强;同时,多使用固定镜头,多维度的固定镜头组合比运动镜头更有动感。大家通常认为,运动镜头更有动感,是画面故事化表现的常用镜头方式。事实上,运动镜头能让故事内容丰富,固定镜头则能让故事细节强化,在拍摄时,两者结合才是最好的方式。运动镜头有推、拉、摇、移、跟、升、降等不同运动方式,镜头通过运动将更多的内容摄入,场景拍摄与事件拍摄都常使用运动镜头,但运动镜头时长相对比较长;固定镜头虽然是看似静态的镜头,但却有质量高、构图准、捕捉精彩、纵深感强等特点,将1~2秒的固定镜头组合起来,既有前述的这些优点,又更加有动态感、节奏感。

要实现固定镜头时也有动态感,需要以大量的镜头素材为基础,因此一定要做到多维固镜的拍摄。“多维”强调两个方面的多:一是在每个场景拍摄时,要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地进行画面拍摄;二是讲求不同场景、时空的拍摄,增加视觉的差异感。“多维固定镜头”会通过前期摄影积累景别多样、视觉内容丰富的画面,画面的变化与差异一方面将大大有助于后期剪辑时画面外在节奏、内在节奏、情绪节奏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迎合了观众观看时的心理节奏,从主体到客体都形成故事感。

第三,强调两极化落差,提高视觉冲击度。

故事化的拍摄还特别关注“两极”画面。为了强化和渲染“故事化”的效果,要求记者在拍摄时尽量多拍“大远景”与“大特写”等视觉反差很大的“两极”画面。有记者认为故事化的画面叙事需要对画面拍摄的景别与内容差异进行量化的归纳:一般用于交代环境的关系镜头,即大全景或远景画面,约占全片的 20%左右;作为过渡的中景、中全景画面占全片的大约 10%;涉及人物或主体的动作、表情、细节镜头,即近、特写画面应占全片的大约70%左右。

大量运用“两极”画面,更能适应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同时,也能使影像中的故事情节和被摄对象的形象更具感染力;“两极”画面的组合也会使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故事讲得好而家喻户晓,除了解说词的叙事特色外,影片的剪辑也常常使用落差感极强的镜头组合方式,将食物的特写镜头与食材产出的远景镜头“大跳跃式”地剪辑在一起,这种独特的视觉符号叙事远远超过了文字的讲故事能力,将故事的感官震撼力与内在张力都表现出来了。

3. 声音符号的故事化表达

声音符号的故事化表达并不是用人的声音有感情、有节奏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将声音符号进行有技巧的录制与剪辑处理,使其更能够体现出故事的特点与传播效果。声音通常分为人的语言、音响、音乐三种常见类型,人的语言声音通常是叙事、达意的最重要最常用的类型,它只是人发出的有意义的社会语言的声音,不包括人发出的噪音、掌声等声音;音乐是一种典型的辅助声音符号,由旋律或旋律+人声的方式表达,是表达人类生活与情感的一种艺术;音响被认为是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如:自然环境声音、社会环境声音、动物的声音等,在声音的故事化表达中,音响的使用非常重要。除了这种分类,还有“同期声”“解说”“配音”“画外音”等声音类型,都是常用的声音表现符号。

第一,提纯:同期声碎片化。

“同期声”本身是一个影视专用术语,是指与画面影像同时录制下来的声音,在视听传播的制作环节,它是与拍摄后期完成的“解说”“配音”相对的声音。随着这种声音类型影响效果的扩大,它也被广泛运用在广播、音频传播中。它通常是指新闻现场录制的声音,与播音员的配音、演播室播音相对应。因为具有现场的真实感,同期声的讲述往往比后期故事讲述更能吸引人,后者因为音质的高质效果反而带来人为的编排感觉,不及前者有原始感与真实性。所以,新闻报道中常常鼓励使用同期声,其表现效果比解说配音更有吸引力。

同期声因为缺少前期的准备和策划,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尤其是人物语言同期声,会出现表达不够精准、拖沓、重复等现象,因此同期声一定要筛选与提纯。可将同期声进行碎片化地剪辑,一句一句断开之后,选出有价值的素材,再打乱顺序,重新进行声音的组合排序,形成新的故事构思。

微纪录片《语路计划》采访了12个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反映这些人走向成功的故事。在纪录地产大亨潘石屹那一集中,全部同期声文字整理不到500字,几乎都是碎片的语言,排在一起就能明显看出并非正式采访谈话时的顺序。比如一开头就说“很小(的时候)对钱有很大渴望”,最后才介绍自己是谁,中间讲在家务农、去海南的窘迫都是片段、零散的,没有紧密关联;但是这种重新组合的同期声,又形成了新的故事逻辑,表现出潘石屹的成长蜕变,从小时候渴望有钱到发现钱不是万能,再到对精神与亲情的向往,深刻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

第二,加料:同期声一定要有音响。

同期声除了人物语言同期声,还有音响同期声,音响的使用是新闻故事化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音响的使用使声音表现元素与手法上都更加丰富。只是靠人物语言同期声推动的故事声音,依然稍显单调,而音响同期声则将故事的声音表现元素扩大了,在声音的时间和空间上还可以与人物语言同期声形成差异,表现多维声音时空。另一方面,音响的使用,可以生成新的叙事意义层,产生重复叙事、强化叙事的效果,在开头与结尾处的音响还可以有“带入”与“退场”的作用。

同样以《语路计划》中采访潘石屹的微纪实作品为例,作品的声音表达除了人物语言同期声之外,始终都伴有各种同期音响的声音,使声音符号丰富多元。开头先以音响声音出场,给人一种故事呈现的场景与环境感,快速带受众进入其中。结尾处同样用音响结束,不仅前后照应,还利用音响的空间感表达制造一种离场的感觉。有的音响叙事与人物语言叙事处于相同时空,起到了重复与强化的讲述作用,如说到“火车穿过山沟”,就出现了火车鸣笛声、行驶声,使故事表达更加深刻;有的地方则特意将音响叙事与人物语言叙事进行差异化组合,比如说到“小时候就对钱很大渴望”的时候,伴随的是建筑工地上机器敲打的声音,使声音表述形成了多维时空,同时也暗示了两者间的某种联系—— 小时候渴求钱,长大后因为修房子赚了钱。

(开头:建筑工地机械声)

很小的时候就对这个钱有很大的渴望。(伴有机器敲打声)

如果说有了钱的话,可以给我妈妈治病。(伴有机器敲打声)

我在农村里面所有的农活都干过。(伴有风声)

我记得我在西山上面干活的时候,看着火车出入,总觉得火车穿过山沟之后,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伴随火车鸣笛声、行驶声)

(19)88年的时候,海南岛建省的时候,我觉得是个机会,我就去了海南岛。(伴有空间噪音)

在这之前的每一个春节都是回家去的,跟家里面的人在炕上,看这个春节联欢晚会。(伴随空间噪音)

只有(19)90年的春节,我没钱回家了,当时我想能够凑点钱回家,结果这钱死活凑不出来。

可是这个春节联欢晚会一定要看……(伴有同期音乐歌舞声)

等我出来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沮丧,就是心里面从来没有过的孤独感,就觉得怎么一个人放到一个荒岛上去了呢?(伴有电话铃声、脚步声)

(插入:与客户聊天的画面与声音,伴有风声)

物质财富固然是财富,但它肯定不是全部。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像一只鸟的两只翅膀一样,如果说只有一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插入:陪老乡聊天的画面与声音,伴有秦腔音乐声)

我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我爸爸说,孩子,要出门了,记住两句话,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伴有秦腔音乐声、空间噪音)

我叫潘石屹,现在在给北京盖房子。

(结尾:老家田埂上放鞭炮的画面与声音,音乐起)

第三,增色:音乐加强故事的节奏感。

音乐虽然是辅助性的声音元素,但它依然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它可以构建故事情节、塑造叙事时空、推动故事发展,以及调动受众心理情绪变化。音乐的不同使用方式、使用环节,决定着音乐具体作用:故事开始环节的音乐往往具有时空带入的作用,中间环节则起到故事的转场过渡作用,结尾部分音乐往往可以提升主题。而这些使用技巧让音乐完成了叙事,并为整个故事构造了一个外在的节奏层,增强了故事性。在很多新闻专题报道、纪实报道的故事叙事中,音乐符号的运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管是过去的“深度报道”还是当前的“非虚构写作”,都是对故事化写作的体现与发展。同时,采访与写作本身也就是对故事把握的过程,采访是寻找故事的艺术,写作是表达故事的创作过程,因此,新时代的信息传播者更应该有“故事意识”,让真实的事变成真实的故事,让真实的人变成真实故事里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