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采访写作与视频采访报道的区别
“电视”在声音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视觉信息(画面信息),英文表述television正是tele-(表示“远距离”的词根)与vision(表示“视力、视觉”)的组成,结合起来的表面意思便是“看见远方的景象”。电视这种媒介的出现,使一种附加了更多新元素的采访形式出现了,电视采访更作为一种独特的采访方式而被广泛认可,而这是由电视的巨大影响力带来的,“电视为王”证明着过去几十年里这一媒介及相关媒体机构的霸主地位。
互联网媒体的崛起是对电视这个旧日王者的最大挑战,这一挑战如同广播所面临的挑战一样。因为传播技术、接收终端技术的改变,过去独属于传统电视媒体机构的传播市场发生了分割和转移,电视机正在被移动视频接收设备所取代,这同时导致电视信息内容的节目样式也在发生变化。
由此,关于电视采访与写作的界定也正在被改写。“电视采访”被认为是“电视记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1];“电视写作”则专注于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的文案写作、播音/解说/主持文稿写作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采访与写作的主体不再限于“电视记者”,采访写作目的不仅仅是“报道新闻”,采访报道的技术实现不单单停留在传统电视台。相比较于“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平台,“视频”(video)则是从制作媒介元素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更适应融媒体的表述理念,它与音频一样,是一种电子信号的采集、存储与传播技术,只是其对象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影像而非仅仅是声音。而“视频采访与报道”并不限定采访报道的主体或机构、传播的途径与平台,而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强调视觉与听觉信息的获取与储存。
从“电视采访写作”到“视频采访报道”,其生产的方式和内容并未发生太大变化,都是通过对人物、事物的声画摄录方式来记录采访、获得信息,其写作报道的形式都关注文案创作与视听符号表现。但是,两者不同的是从媒介分类到媒介融合的意识转变,以及这一意识支配之下的新闻生产思维。视频采访报道的思维往往不再受传统电视节目时长、样式制约,而是以融媒体信息产品的形式来决定实践的一些变化。比如一期电视访谈节目20分钟,前期采访准备会围绕这20分钟进行周密策划部署,文案写作必须是相应时长的表现;而融媒体的访谈类视频,时长表现是多维的,包括时长为20分钟的视频主体单元,还可能特意设置片段视频的采访报道、价值点突出的微视频报道、延伸内容的采访报道以及花絮等配套视频,整个采访报道的谋划思维由单一布局变成多维的整体架构。
(二)视频采访报道与电视采访写作的共同特点
视频采访报道与电视采访写作都是视听媒介的信息内容生产,是在视听技术支持下的独特呈现,因此可以称为“视听采访报道与报道”。首先,这类采访报道仍是脱胎于早期印刷/报刊类新闻采访报道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必然具备新闻生产的共同特性,一是对于真实性的本质要求,二是记者的基本技能要求。其次,视听媒介的采访报道比起印刷媒介,更加强调以媒介技术为依托。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印刷/报刊采访写作与经验更丰富的广播采访报道,视听采访报道报道既需要对它们有所继承,又要不断丰富创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采访报道虽然还不够成熟(大多数网络媒体缺少独立采访权),但表现出一些独特之处。由此,在当下新旧媒体交替、融合之时,视频类采访报道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视听采访报道个性,不少学者已有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叶凤英教授指出,其拥有现代的采集手段、独有的采访形式、形象画面的报道、特定的思维方式、综合的表现因素、特殊的工作方式、复杂的工作环节以及“投入”与“产出”流程等八大特点。[2]视听采访报道这种有着鲜明媒介特点的采访的独特表现,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采集方式上看,视听采访报道有从画面拍摄、声音录制,到画外采访、出镜采访贯穿一体的流程性采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视听采访报道的技术特点是其从采访中独立出来的重要支撑。采访报道初期,画面摄入设备与声音录入设备是彼此分离的,这使它有画面拍摄与声音摄取这两个重要环节,之后出现了画面与声音的一体化摄入,而后出现了出镜采访、同期声采访等。
第二,从表现元素上看,视听采访报道是声音与画面(包括静态文字、图片与动态镜头)相结合的综合性采访。正是由于视听采访报道特殊的技术支撑和采集手段,使得其必然是声画结合的综合元素展现。画面的组成既囊括了传统的文字与图片表现,又有动态镜头的组成。记者需要全面收集视觉表现元素,比如对画面中构图、光线、角度等进行处理,镜头的运动方向、起幅落幅、推拉摇移跟升降的拍摄方法等运用,都是记者在视听采访报道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体现。同时,在声音元素的采集中,视听记者需要对音乐、音响、人物声音等多元声音元素进行娴熟处理,对现场的有效同期声进行及时判断与录制。因此,视听记者需要具备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有效进行信息的判别与采集。
第三,从信息形态上看,视听采访报道是更加直观、形象、快速的立体性采访。声画结合的综合性表现,使视听表现形态比起文字、声音或单一图片,都显得更有视觉冲击力与直观的表现力。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指出:“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的脑中。”[3]视听语言的具象性仿佛是其与生俱来的魅力,这种生动的视听空间深深弥补了人们在现实世界里的感觉缺陷,让遥远的异域事物清晰呈现,而视听采访报道者正是完成这样一种立体空间的搭建者。相对来讲,视听采访报道正是将文字新闻中无法展现的、较抽象的信息或数据加以形象化地展现。
第四,从运用范畴上看,视听采访报道是可以运用到大新闻领域,即狭义新闻、专题、娱乐、生活、谈话等多种节目类型中的扩展性采访。在传统概念中,采访必然与新闻连在一起;然而信息时代,新闻信息本身也被不同媒体展现样式所扩大延伸,因此,视听采访报道也利用自己的媒介特点,将采访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其实,从最早的电影延展到电视,电视的采访就是与娱乐相关联的,换句话说,视听媒介是从一种类似电影的娱乐工具慢慢转换成新闻传播媒介的。所以,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节目样式层出不穷,视听采访报道的运用又从纯新闻的采集扩大到更加多元的信息采集中。比如专题节目中的深度调查访问、纪实节目中的跟踪拍摄与体验式采访,以及大量娱乐类节目中晚会、演播室、外景现场的采访等,都是当下视听采访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视听采访与报道的技术应用
1. 视听采访报道设备的发展变化
视听采访报道设备经历了一个硬件技术的发展更新过程,大约表现为以下几种发展变化趋势:
第一,从无声采集到声音与画面信息的一体化采集。更早的摄影机拍摄的都是无声影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无声电影之后,出现了后期的配乐、配音,播放电影是用留声机或人工伴音的方式,实现声音与画面的结合。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光学录音方法出现,使摄像机的胶片可以实现声音的录制。到了磁带机以及后面电子信号时代,声音与画面同时录制,在摄入与录取品质上越来越好。
第二,从大型设备到轻便化设备的发展。早期的电影、电视等视听摄像设备都比较庞大,构成也很复杂,不便于轻易地移动,更不方便做户外的采访工作,所以通常只在演播室使用。之后,不断改进的摄像机的重量与尺寸都大大缩减,逐渐实现单人操作,之后出现的家用摄像机、微型DV机,不仅轻便易携带,而且将专业的摄像技术普及民间。(www.xing528.com)
第三,从无法储存到采集与储存功能合一。早期的很多摄像机没有储存功能,只能即拍即播,在拍摄之后直接把信号传送出去。胶片机虽可以存储,但需要复杂的冲洗与编制环节,它对于电影这种不追求时效性的媒介还比较合适,却不太适合电视这一追求方便快捷的视听媒介,因此磁带机被发明出来。1956年,美国推出第一台磁带录像机,实现了电视领域的摄入与录取的同步化。之后日本推出的小型磁带录像机更将摄录一体机带入平民市场。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视界首先出现了摄录一体机ENG,即“电子新闻采集”设备,声音与画面可以同时拍摄录入,并且轻巧易操作,也是与今天大家看到的摄像机在外形与操作上最接近的设备。
2. 电子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
ENG(全称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起源于美国,表面意思就是“电子新闻采集”。这种新闻采集设备加上后期的剪辑程序共同构成“电子新闻采集系统”,后逐渐推广到日本、欧洲各国,并全面取代了之前的16毫米摄像机,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视听信息采访的常规模式。
SNG(全称Satellite News Gathering),中文意思为“卫星新闻采集”,它的主要原理是将现场采访到的视听新闻信息通过卫星直播车传送到通信卫视,再传送到媒体机构,媒体接收到卫星信号后或直接播出或剪辑后播出,最终实现传播输出的同步(只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差)。因此,SNG中的核心采访设备就是卫星直播车及其内部的成体系的传送 设备。
DNG(全称Digital News Gathering),译为“数字化新闻采集”,是信息的摄入与传送信号全面数字化的发展结果,也是ENG的升级。“数字化”是相对于“模拟化”而存在的一个新方式,数字摄录设备正是对模拟式摄录设备的改变,包括信号记录、处理、储存等。数字信号是对模拟信号的优化,其信号失真度小,防干扰能力强,信号传送质量高,更适合于信号的远距离传输。DNG虽采集的是数字信号,但充分结合了ENG系统的工作方式与流程,也包括前期中对数字技术录制声音和图像的拍摄和后期数字化信号非线性编辑两部分的工作,同时它还包括了SNG的数字化升级,即DSNG(Digital Satellite News Gathering)“数字卫星新闻采集”。
3. 节目制作方式的技术发展
除了新闻信息的采集,视听信息内容往往以各种栏目为单位制作成不同类型的节目。而节目在制作的开始环节仍是信息的采访,这一类的采访形成了专门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ESP与EFP,它们是电视视听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也成为视听类节目制作的常用方式,在融媒体时代它们仍然是视听节目采访、制作的主要手段。
EFP(全称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表示“电视现场制作”,顾名思义,也就是适用于媒体机构以外(通常称为“台外”)的地方进行节目信息的采集、编辑、制作。因此,它与SNG一样涉及一整套的硬件设备,通常包括:多台摄像机(多机位)、一台及以上的视频信号监控与切换设备、一个音响操控设备,以及灯光、话筒、耳机、对讲机、节目信号储存设备等其他工具。EFP的主要特点是采访与编辑同步化,实现了多点摄录、即采即编,它非常适合用于重大事件、赛事、演出、活动的现场信息采集,可以用于与SNG中卫星直播车相结合的信号采集与传送同步的直播,也可以用于节目录播。
ESP(全称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表示“电子演播室制作”,与EFP相对,是媒体机构在其搭建的演播室里展开的节目制作,因此也被称为“棚内或室内”制作。ESP的最大优势是室内设备比EFP的现场设备更加精良完备,目前一些质量更佳的专业级设备必然在体积与重量上有条件限制,因此不便于用于户外,但演播室内的设备设置都是为其方便操作、高质量、多功能而量身打造的。所以,ESP是性能更好的视听节目制作系统,只要不涉及现场因素,电视台或商业媒体运用ESP的频率更多;同时媒体机构内部的卫星传递设备比卫星直播车更加精良,ESP+SNG仍然可以完成直播。
4. 后期剪辑处理的技术应用
视频作品的后期剪辑及特效处理过程是一个技术应用的重要阶段,随着短视频等热门融媒体产品的涌现,后期软件的技术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化,出现了各种品牌的软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dobePremiere(简称PR),是视频后期剪辑中最常使用的一款软件。它是一款简单易操作的剪辑软件,与音频处理软件AU(Adobe Audition)、视频特效软件AE(Adobe After Effects)都是美国Adobe公司生产的软件,在视频制作中方便随时与这两个软件连接,并且方便与其他Adobe公司的产品相互协作,是一款编辑画面质量与兼容性都比较好的软件。
EDIUS,是一款经典的非线性专业视频剪辑软件,最早由日本康能普视公司(Canopus Corporation)研发,后被美国Grass Valley公司收购继续出品,在非线性剪辑刚刚替代线性剪辑时非常流行,特别针对新闻记者、无带化视频制播和存储,兼容性很好。其升级产品EDIUS Pro以实时、多轨道、HD/SD混合格式编辑、合成、色度键、字幕编辑和时间线输出等多维能力,为所有的视频获得格式提供无缝的实时工作流程。
Sony Vegas,也是一款专业级别的剪辑软件,其后期处理的功能强大,除了剪辑之外,其特效、音频、调色功能都很出色,在声音处理上比前两个软件更为强大,还可以快速导入、多元格式地快速导出。
Adobe After Effects(简称AE),是一款图形视频特效处理软件,与前三种软件的不同在于,这是一款特效编辑制作软件,包括稳定、跟踪、嵌套、脚本、3D图层、画面修补、变形等视频图像特殊效果处理。其功能升级,使用难度更大,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
除了上述后期剪辑软件,国内的不少专业电视台、电台往往采用索贝(Sobey)、新奥特、大洋等国产视频剪辑软件,其使用方法都大同小异。随着当前视频制作的普及化与平民化,一些非专业型的剪辑软件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如:会声会影、快剪辑、iMovie,等等,适用于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采访报道的实时拍录后的简单快速剪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